個人非常喜歡馬術,覺得馬術的觀賞性很高,也做過很多具體的研究

中國馬術真正的發展是在二十世紀80年代左右,隨著小平同志的改革開放,還有引進來,走出去的理念,中國算是漸漸走向國際社會,很多國外的運動項目也進來了,馬術就是其中之一,但是到目前發展的狀況一般

  為什麼呢?先來分析下國內的馬術情況:

  一、馬術在人們心裡仍然是一個模糊的概念,有人覺得去景區騎個馬照個像就算是馬術了,所以說國人對馬術的關注不夠多。

  二、馬術的高消費,仍然是國人不太願意接受馬術的一個主要原因,要是想體驗到正宗的馬術教學或者買一匹好馬,其花費遠高於高爾夫運動。

  三、國內的教練員技術基本都低於國際水平。外行人看熱鬧,內行人看門道。現在國內就是看熱鬧的人遠遠多於看門道的。

  四、業餘遊樂騎馬有廣大的需求,可是馬場條件高低不一,有的國際水平,卻收費死貴,而且數量不多;有的就是一片沙地,用鋼管一圍,條件簡陋,而且普遍都是自娛自樂的形式,沒有知名度和影響力。中國馬術網的烏老大就說過,北方的馬場大但是糙,南方的馬場小可是精。我想如果南北方可以互相滲透一下可能這種局面會好很多。

  五、馬術裝備專業度不夠,世界頂尖馬具品牌很難在國內買到,話說回來就是能買到也沒多少人用得起……

  雖然我國馬術面臨著這些問題,但是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居民收入水平的增長,我國的馬術還是有巨大的潛力和前景的

  一、多在人民群眾中推廣,讓人們更多地了解馬術的益處和樂趣,以便於打下堅實的群眾基礎。

  二、多進行馬術表演或者馬術遊行,讓人們更近距離的接觸馬術,了解馬術。

  三、學馬術要從娃娃抓起,多開辦國際級的馬術學校來從小就培養未來中國馬術的領軍人物。

  四、國家多出台些有利於發展馬術的相關政策,比如允許在內地進行賽馬,適當放寬相應政策。不過我認為這樣一來也會出現許多其他相應的社會問題。

最後,像于謙這樣的名人,也開了馬場,也有能力給大家普及相關馬的知識。

總之,馬術在國內的發展將來肯定是很好的


千萬別、別發展!又會是一項腐敗運動。知道一匹馬要多少錢嗎,參見電影教父里那個血淋淋的馬頭。


馬都看不見,哪裡還有馬術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