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曾經說過,一個對山水和歷史寄情的中國人,最恰當的歸宿地之一,是南京。

我很少專門記錄一個城市,

但是有些城市卻不得不說。

傳奇和典故,寫下南京的滄桑;

江河和湖泊,鑄就南京的魂魄。

六朝古都的金陵,

見多了世間的斗轉星移、悲歡離合。

舊時王謝堂前的燕子,玄武湖畔的月色,雞鳴寺外的桃花......

從魏晉開始,這座城市的命運,

幾乎就和整個中華民族的命運息息相關。

在我看來,不管用什麼標點符號,南京一直以來是一座溫潤的城市。一直以來,從沒覺得哪座城市比它更像一塊玉,它並不是近代才昂貴不菲的翡翠,而是一塊溫潤的白玉,不剔透但是內斂如君子,是中國幾千年來傳統文化產生的那種審美。

歷史的長河蜿蜒流淌,滲進這座城市的一磚一瓦,滋潤著這座城市的日日夜夜。

她是六朝古都,多少成王敗寇,多少榮辱興衰的故事曾經在這座城上演,這是歷史賦予她的厚重。

她有一條秦淮河,這彎彎曲曲的十里河岸千百年來有詩有舞,有酒有歌,多少文人騷客,才子佳人的風雅軼事在這裡傳承,這是歷史賦予她的靈動。

從地理位置上看,南京東望大海,西達荊楚,南鄰皖浙,北接江淮,長江越境而過。

地理坐標孕育了一座城,給了這座城生命還有經歷,於是這座城跨過山河湖海,走過前世今生。

對於有過大喜大悲的過往的城市,自然經歷過太多的繁華與冷清,經歷的多了,其眉眼間才會有如此器宇非凡的氣魄。

有了水,城就有了靈性,甚至有了自己獨特的脾氣秉性,更何況這座城北靠長江呢?

河從遠方款款走來,又向遠方款款走去,惟獨只圍著這座城繞了好幾道彎。

城似乎為河水的到來,信守著千年的誓言;河似乎為城的堅守,流淌著萬般的柔情。河名秦淮,城作金陵。

無數的故事在河的兩岸上演著。 

秦淮河依舊繞著南京,靜靜的流淌,載動歷史的滄桑,每經一處,都留下它的氣息,那是屬於秦淮特有的氣息。

夫子廟街道兩旁的建築殘存了一些古老的印記,那些牌樓和朱紅的油彩,隱約看出舊時的風韻。

明孝陵的蒼松翠柏依舊挺拔,銀杏還未泛黃,漫步於冗長的神道上,看著兩旁石像上的雕琢,彷彿是從紅塵中,走回了百年前。

從南京大屠殺紀念館走過,雖然只是近代史,卻也讓我看到了歷史的凝重,發現了野蠻的殘忍,領悟到南京的傷痕。

今天的南京,早已從歷史的煙雲中走了出來,它曾不止一次的經歷浩劫,無辜的百姓的血液也流淌過,但南京還是屹立在那裡,這是座不屈的城市。

別了,玄武湖的凌波,

我帶走了記憶,也為你唱一首歌:

六朝繁華化作過往,

掬一捧湖水洗凈你歷史的煙塵,

望不到你秦時的明月,

卻還能感受你唐詩宋詞的倩影。

千年已過,

玄武湖永不變更的漣漪,

唱著你前世今生不屈的歌。

◆ ◆ ◆◆

2017天天快樂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