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開心麻花的舞臺上,去哪兒的90後員工個個變身吐槽達人,開始"資揭行業黑幕"的表演。這樣形式的發佈會,我還是第一次經歷。簡單談下發佈會感受在講講會議的主要內容:1.這樣形式的發佈會不枯燥,起到了不錯的吸引效果,信息傳遞更好。2.普通員工親身參與,沒有高管上臺,沒有客套寒暄,大家的參與感更強了。於人於己,效果都不錯,值得更多廠商去借鑑。

我給大家整理了下大家吐槽的幾點,首先是關於"大數據殺熟"的話題。去哪兒網機票報價系統的90後產品經理張楊談到,"我們不制定機票價格,我們只是機票價格的搬運工。"大數據殺熟黑幕其實是航空公司在根據市場供需實時調價的同時,數據緩存導致搜索報價存在一定的更新延時。

"大數據用來'殺熟'太浪費了!"出生於1997年的宋思佳,是跟數據打交道的"女程序員",別看年齡小,她可是團隊的頂樑柱。機票退改簽費用高被詬病已久,她所在的項目正是用大數據幫用戶省錢。

"你花1000元買的票,改簽要再花800。但你可能不知道,退掉這張票,重新買別的航班,我們還能退你200塊。這就是'退舊買新'功能。"當用戶提出改簽訴求,去哪兒網爲用戶呈現最經濟的選項,"這是去哪兒網最先推出的。" 宋思佳驕傲地說。

不止爆料,這羣去哪兒網中堅力量的90後員工,正嘗試用技術重新定義互聯網時代的服務。

去哪兒網數據顯示,在衆多年齡段中,90後是最厭惡"過度服務"的羣體。相比較電話溝通,這一人羣選擇自助服務、在線諮詢的佔比遠超其他年齡,達到96.54%。

"現在,近8成問題都由智能客服幫我們完成。但當地震等緊急事件發生時,我們人工客服對於旅客的重要性就得到更高的體現。"94年的去哪兒客服崔琦說。

相對於購買流程、報銷憑證等體驗式問題的關注度,去哪兒網90後用戶對於旅遊產品基礎信息的展示完整度更爲關注,佔到總體的近6成。

直線距離幾百米、中間隔着一條河,圖片海景房、窗外海景畫,對於有過同樣慘痛經驗的酒店業務產品經理漆躍昕來說,"這些真實的差評也能讓用戶在預定前看到"是她正在攻克的難題。

如何幫用戶甄選出服務更好的酒店和供應商,是入職一年的員工李鼎赫津津樂道的項目。這個項目的支持系統,是出生於1997年的他參與完成的。

作爲一家成立14年的旅遊出行平臺,去哪兒網一直保持着年輕。數據統計,去哪兒網近7000名公司員工,一半以上都是技術人員,公司員工平均年齡只有26歲,他們既是去哪兒網的創造者,也是去哪兒網的使用者。

直面問題才能解決問題。去哪兒網員工"自揭黑幕"背後,是這羣90後試圖用技術改變旅行的努力。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