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台由来~台北市申请02-2756-4622(中山区第四台)+(大同区第四台)(松山区第四台)优惠方案实施中!

 

 

服务内容:光纤网路 第四台 第四台数位化

 

速率:24M 60M 100M

 

同时申办有线电视 + 网路者优惠有线装机费优惠网路装机费

 

 
有线电视每月 525 元+24M每月718元 (含机上盒数位HD频道)

 

 

有线电视每月 525 元+60M每月838元 (含机上盒数位HD频道)

 

 

有线电视每月525元+100M每月938元(含机上盒数位HD频道)

 

 

*家中有两台以上电脑请告知可借用分享器HUB免费借用可接4台电脑

(以上适用)

 

方案 1 : ( 有线电视方案 )

 

 

 

 

 

  

 

 

~高画质HD数位频道内容~

数位频道 : 104个类比频道 + 历史频道、随选影片、罪案侦缉、人物传记、MGM、STC、Star World、Kidsco、Channel News Asia、BBC WORLD、CNN、彭博财经频道、DW-TVAsia、法国TV5电视台、澳洲网频道、彩虹、松视成人四台、30台九太数位音乐频道、最新电影随选频道、电视游戏 ........

 
HD数位频道 : 104个类比频道+ HD国家地理频道、HD国家地理野生频道、HD历史频道、ASN-HD全美运动频道、 HD台湾综合台、HD壹电视新闻台、 HD纬来体育综合频道HD-tvN、HD 时尚生活频道、HD-Fox频道、HD-Fox警匪频道、HD-Universal Channel频道、HD-Syfy Universal频道、   随选影片、罪案侦缉、人物传记、MGM、STC、Star World、Kidsco、Channel   News Asia、BBC WORLD、CNN、彭博财经频道、DW-TVAsia、法国TV5电视台、澳洲频道、彩虹、松视成人四台、30台九太数位音乐频道、最新电影随选频道、电视游戏...
 
*(频道内容依申请时为主)*

有线电视简史
西元1930年代中期,美国出现了利用线路传送电视影像、声音的系统,最初只是为了传送电视台成为联播网而已,后来,因为地理因素,部份地区电视画面收视不良,就有人利用合适的地点架设天线,设立了共同天线,利用同轴电线(Coaxial Cable)传播电视节目,以改善收视不良地区的画面。当时的用户,大概需要花费美金十元的连线费用以及每个月五元美金的维护费用。就好比台湾地区的第四台业者一般,历经了漫长无法令可管的年代,一直到了1972年二月,美国联邦传播委员会(FCC)公布了有线电视社区规范,并于同年的三月一日起生效,新法规中规定了所有的共同天线或是有线电视台都要向FCC取得许可证,才能正式经营,FCC只负责核发许可证明,有关执行细节则由各州相关法令规范。新法规公布实施之后,各界反应不一,经过漫长的惨澹经营加上业者投入庞大的软硬体设施,直到七○年代末期,才扭转了美国有线电视的颓势。但是1972年所颁订的法规并未规范著作权的问题,而且有线电视系统并非广播或再广播,并未将所传送的影片予以编制,即接收现成的影片,以私人频道额外收费再转播给第三者,因此著作权的问题在美国掀起了轩然大波,并迫使众议院于1976年通过了新的著作权法,于1978年公布实施。新的著作权法规定有线电视系统播放影片时需向拥有影片著作权的一方付费,但是有线电视系统可以无须事先征得无线电视台的同意,自由接收及播放无线电视台的节目。至此,美国有线电视系统终于拥有了合理完备的游戏规则,1984年颁布的「有线电视法」补强了1934年通过的传播法则,也奠定美国有线电视的发展基础。目前美国已经拥有超过五百家的有线电视系统,并朝资讯化的目的大幅迈进,同时间,为了达到双向沟同的目的,美国电视传播公司将完成七千公里的光纤网路,利用数据科技储存影像声光,以达成Video On Demand的互动式境界。届时,将不是电视公司提供节目给观众,而是观众要看什么就可点什么,同时可以作为购物及各种与外节沟通与联系的管道,亦即家中的电视机也可以像电脑网路一般,和别处的电视机相连接。

日本有线电视发展概况
由于美国地大物博,有线电视硬体系统的规划方向和日本不尽相同,而台湾地理环境和日本颇为类似,日本的经验倒是有不少值得我们借镜与仿效的地方。事实上,台湾的有线电视法多少带有日本有线电视经营的影子,但是在有线电视的硬体设施规划上,我们又把日本的有线电视精神给省略,这倒是笔者觉得可惜的地方。但是以台湾目前有线电视的发展看来,软体节目的规划却又拥有了美国的阴影,或许我们没有和日本NHK一般真正中立超然的国营电视台,可以居于主导及研究的地位,号称民营实则党政军垄断的三家电视台只能算是政令宣导工具以及商业公司,离NHK还有一段好大的距离,我们只能「寄望」未来的公共电视台能有好的表现,只要能做到NHK的一半甚至于三分之一,大家都会心满意足了。闲话就此打住,让我们来看看日本有线电视的发展概况。日本是在西元1954年拥有了有线电视系统,也是为了解决群马县温泉地区因为地势的影响无法受到无线电视的讯号,在NHK的辅助之下,设立了共同天线系统,以解决收视问题。截至1994年的资料显示,日本每7.5户之中,就有一户是利用电缆线来收看有线电视节目。西元1972年七月一日,日本国会通过了成立有线电视放送法,并选定两个地区由官方示范经营,分别是多摩市以及奈良县的生驹市。由于日本政府的有计划实验,民间的有线电视系统经营者对于未来具有特殊双向传输功能的有线电视寄以厚望,到了1980年年底,日本有线电视系统就达到了两万八千一百一十三家,家庭用户也超过三百万户,也使得日本的有线电视发展订定了基础。

基本上,日本有线电视系统提供给客户的服务包括下列四种:
一、 无线电视台节目再播服务:区域内有线电视台的再播,绝大多数是因观众要求,想收看视讯品质较佳的节目,由于日本有线电视网路是统一由日本邮电省请电力公司在电线杆上架设,因此收讯品质相当优异,另外也包括教学节目以及卫星节目。
二、 自主性节目:以地域性为主的自主自制节目。
三、 专门、特殊的节目:因应一般电视台无法播放的节目需求,如音乐会、演唱会、体育节目等,用户需另外付费。
四、 双向服务:如卡拉OK、股市行情、游戏等需靠用户打电话并付费之后才能观赏的资讯及娱乐服务。

日本有线电视系统最值得国人借镜的地方要在于它规划完整的光纤网路了,可惜台湾只学到了日本的多系统经营方向,在硬体部份却任由业者自行规划,这也是台湾都会区满街电缆线到处飘扬的奇观之一。日本在其新建的大楼或是高级住宅区之内,均规划有完整的光纤网线系统,住户或公司行号迁入之后,只需要接上电缆线,即可享受有线电视,毋需有线电视业者自行牵线,不仅不会破坏市容观瞻,更有效普及了有线电视系统,至少,日本政府不认为有线电视系统是要与无线电视系统争取广告的大饼,也没有想保护国营电台的奇怪心态,这倒是我们难以所及的地方。

迈入合法化的台湾第四台
其实大约在民国六十七年左右,台湾地区就已经拥有类似有线电视的「第四台」,当时的第四台内容大都仅限于摔角、电视剧、时代剧等日本节目,由于当时第四台仍属于非法的行业,业者的规模、成本以及投资皆是相当简陋,只要几台录放影机再加上匹配器以及放大器就可以收取费用而维生,和今日的第四台实有天壤之别。多年来,民间非法第四台持续经营了大约近十年的光景,在这段时间内,业者和政府展开捉迷藏式的游戏,依据民国八十一年行政院新闻局公布的资料,光是一年之内所剪断的电缆线即高达近四十万公斤,相当于民国七十五年至八十年的总和。由新闻局所取缔的成果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一个现象,原有的三家电视台随著解严、报禁的开放,实在已经无法满足一般老百姓的需求,而政府对有线电视的开放仍然采取拖延的步调,直到业者结合民意代表对政府的施压,以及恰巧碰上民国八十一年美国向我施压301条款,有线电视的合法化终于展露了曙光。根据八十一年六月的中美智慧财产咨商会议的决定,台湾应于民国八十二年三月三十一日前,完成有线电视立法作业否则将施以301报复条款。虽然老美一直以301条款施压,但是有线电视法草案却在立法院一直被搁置,使得朝野极度震惊,此时,始终处与劣势的有线电视业者,为了争取合法的权益,开始了整合的作业。因为有线电视业者我面临的问题如果无法解决,政府永远不会允许及认同已经逐渐壮大的违法播映系统。

当时有线电视业者大致面临著下列的问题:
一、 有线电视频道所播出的节目,大都是未经过授权的录影带,已严重的侵害节目著作权法。
二、 有线电视业者播放色情节目,牵扯刑事问题。
三、 有线电视系统未经合法登记,业者不用缴税,所以政府有权力及义务替业者争取福利。
四、有线电视缆线线路未经规划,业者随意架设,妨碍市容观瞻。

在这次的整合活动中,业者也意识到了版权合法化的问题,同时合法的传播公司也已经注意到此一市场大饼,纷纷和有线电视业者签订合约,让业者有合法的节目可播,由于费用增高再加上有线电视系统的台数逐渐增多,部份业者也借机予以涨价,由原先的五百元左右调整为七百元至八百元。有趣的是在有线电视尚未合法之前,由于播放的节目都属于无版权的非法影片,其内容及节目反而要比有线电视合法之后要来的好看,不知AV玩家们可有这样的感受。在301条款的压力之下,另一个冲击最严重的行业就要属于MTV了,MTV虽然也曾制造过不少的社会问题,但是它却提供了喜爱电影的朋友们一个相当理想的休闲空间,这两年台北西门町附近又出现了几家MTV,但无论收费、片源都和当年全盛时期的MTV拥有很大的差距。

关键的民国八十二年

有人说民国八十二、三年是台湾有线电视的关键年,也是有线电视的转机,除了立法院通过了有线电视法之外,与有线电视有关的政策也一一浮现:
一、 政府开放大型卫星接收系统(俗称的大耳朵),供三户以上用户及机关团体申请。
二、 立法院三读通过著作权法。
三、 台北市贸大楼展览馆展出台北国际电工器材,特别开辟了一个有线电视专区,供国人参观,现场并说明各种资节目如何经过有线电视系统播出。
四、 取得香港卫星独家代理权的和信集团准备进军有线电视。
五、 力霸集团进军有线电视。
六、 全省一百八十九家有线电视业者在台北市成立了有线电视传播发展协进会,行政院长及新闻局长均亲往祝贺。
七、 国民党营事业博新育乐公司积极并购现有的业者并准备进军有线电视。

这七项对业者相当有利的因素,奠定了今日有线电视蓬勃发展的基础,也使台湾的有线电视市场,从此进入了战国时期。以笔者的观点,目前台湾地区有限电视业者最需加强的除了多元化的软体节目之外,对于缆线硬体线路的品质,更是需要加强。毕竟以我们AV玩家的标准,现存的有线电视业者绝大部份都是不合格的,业者实则可以考虑在基干网路上采用光纤线路,终端传送再采用同轴电缆,由于双向锁码的调谐器国人接受的意愿并不很高,另须付费的影片频道也无法予以普遍,目前各供片商所能提供的影片大都已经无法满足一般人的需求,甚至常常抱著遥控器转来转去,在五、六十个频道中竟然找不到想要看得节目。Video On Demand绝对会是未来的趋势,业者不妨选择特定的区域开始试办,再逐渐普遍至每一个地方,这可能是比较稳健的做法。总而言之,台湾也罢,全世界也罢,有线电视的远景一片看好,站在AV玩家的立场,还是寄望业者多花点心思在收讯之上,要不然有线电视除了休闲娱乐之外,实在很难把它引入家庭剧院,成为真正物超所值的AV讯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