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條】

為了更精確的掌握沖洗的全過程,衝出品質更加卓越的膠片。最好的辦法是在沖洗正式的膠片前先作一個測試條,通過對測試條的比對,調整彩顯液的A液和B液的配比,增加減少彩顯的時間,檢查溫度的高低。保證沖洗的品質。這種初次的沖洗最好用測試條來作。成本低精確。

具體的作法是:

將色卡製作成12寸或更大一點的照片,用135相機將色卡拍下(注意色溫)n個整卷放在冰箱備用。

每次沖洗時剪下10cm一條試沖一次。根據試條的情況作相應調整。

======================【C-41沖洗工藝藥液常見的問題 】-----------------(1) 膠捲片基較厚,反差大,最大密度上升,最小密度大。

造成問題的原因 彩顯液濃度高;彩顯時間過長,彩顯溫度高;配製彩顯工作液時B液用量少;彩顯工作液的PH值高。

-----------------(2) 膠捲片基較厚,反差大,高密度部分深而不透光,已曝光片頭部分的膠片顏色不純,而膠片的背面有反光現象,有殘留銀出現。

最大密度發紅,說明出現隱青,可重漂幾分鐘上面的現象便會消失。  造成問題的原因 漂定液的濃度低;漂定液沖洗時間短;漂定液的PH值高了好;

-----------------(3) 膠捲片基不通透,發烏

造成問題的原因:定影液濃度低;漂定沖洗時間短。

-----------------(4)膠捲片基偏綠,反差低,高密度低  造成問題的原因:膠捲保存不好,受潮或受熱;膠捲時間長,過期。

在沖洗過程中,由於物理因素或化學因素的變化,以及機械方面的故障等等,都會引起藥液活性的變化,影響膠片的沖洗效果。如溫度、時間、攪動、濃度、PH值高或低。  由於在沖洗過程中藥液的化學反應常常會影響其PH值的變化。C-41沖洗工藝彩顯工作液的PH值應控制在10.1-10.3範圍之內.若藥液的PH值離於或低於規定的標準範圍,可以使用加酸或加鹼的方法調整藥液的PH值.

======================【幾個誤解】

對於很多人來講,手工沖洗色彩膠片似乎是個攝影的「禁區」。寧願忍受劣質沖洗,也不敢自己嘗試一下。

事實上,色彩膠片的沖洗並不見得是你想像的那麼困難。下面來看看常見的幾個誤解:

------------------1)顯影溫度必須達到規定的溫度點上,對於負片是38度,對於反轉片是38.7度

事實是:標準沖洗工藝規定的這些溫度點只是參照點。顯影的化學反應取決於時間和溫度這兩個變數。

在一定範圍內,升高溫度的同時減少時間、或者反之都能得到近似的最終結果。

換句話說:溫度控制的根本問題在與穩定性而不是絕對的溫度值。

------------------2)色彩膠片沖洗有可能在室溫下進行

事實是:只要延長時間,你可以在室溫(比如20度)下沖洗出彩色膠片,但是你保證會得到一卷偏色的底片。而且這種偏色效果無法在後期的掃描過程中修正。

這是所謂的交叉偏色,比如底片的明亮部分偏紅色,而陰暗部分偏藍色。沒有任何後期軟體能夠做這種校正。

------------------3)使用一次性沖洗藥液的沖洗結果最佳

事實是:這個結論只是針對手工沖洗。

使用過而且經過嚴格補充的藥液能讓你得到更好的效果。

E6和C41沖洗工藝都是針對大規模自動化沖洗而設計的,藥液的使用週期是經過連續加入補充液完成的。

------------------4)市面上配套洗相葯只能一次性使用

事實是:手工沖洗往往無法計算和控制藥液的補充劑量,因此用過後只好倒掉廢液。

E6和C41的沖洗手冊上有詳細的藥液補充劑量。如果你細心紀錄工作藥液的使用次數和劑量,你可以只購買補充藥液,然後開始不斷補給藥液的濃度。這樣可以進一步降低沖洗成本。

------------------5)家庭沖洗彩色膠片很困難

事實是:在家裡沖洗色彩膠片非常容易。

只要你有足夠的業餘時間、只要你手巧和心細,你自己沖洗的膠片肯定不亞於絕大多數圖片社的沖洗結果。

沒有任何人能夠像你一樣珍惜自己手中的膠片,你自己最清楚如何讓你的膠片顆粒最小、色彩最飽和、沒有絲毫劃痕、沒有一滴污跡。

------------------6)彩色沖洗藥劑劇毒而且對環境污染嚴重

事實是:彩色沖洗藥劑的基本成分衍生於黑白沖洗配方,前者有毒性但不會比後者更厲害。

黑白沖洗已經是很普及的攝影過程之一,但沒有因此而造成任何社會和個人危害。

使用沖洗藥劑需要一些化學試劑操作的基本常識,只要嚴格遵循藥液的調劑順序就不會造成任何意外危害。

比如,成品顯影液包括A,B,C三種瓶裝液體,調劑的順序是先A後B最後是C。

還有一個常識,稀釋粉裝沖洗葯時一定不能把水倒在藥粉上,否則會造成意想不到的後果。 處理廢液的一個基本方法是把顯影劑和漂白劑混合後倒入下水道,兩者中和後的產物基本上能夠被自然界的生化物吸收和分解。

色彩套葯中對環境保護最有危害的是穩定劑中的成分。柯達和富士經歷了花費巨額投資解決該問題,現在的沖洗已經不再使用舊配方的穩定劑。

------------------7)家庭沖洗色彩膠片成本很高

事實是:取決於你膠片的使用量。家庭沖洗用的套葯一般是1公升到5公升包裝。

粗略計算,每270毫升藥液可以沖洗2卷135/36規格的膠片,或者2卷120規格的膠片。5公升藥液可以沖洗20到30捲上述規格的膠片。

套葯中的顯影劑很容易被空氣氧化,而失去效力。配置成工作藥液的顯影劑保存期限是4到8周。

假如你能在藥液失效前充分利用藥液,你的沖洗成本會遠遠低於市面沖洗價。

否則,本來能沖20卷的藥液,你卻只衝了5卷,那成本就高了。

因此,結論是:膠片的使用量越大、家庭沖洗就越省錢。

------------------8)手工沖洗負片比沖洗黑白膠片困難許多

事實是:手工沖洗負片跟沖洗黑白膠片一樣簡單。

沖洗負片的關鍵步驟只有首顯的3分15秒,只要你能夠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控制住溫度變化,你就成功了。

沖洗的後續步驟是漂白和定影,它們對溫度和時間的精度要求遠遠低於顯影步驟的要求。而且,後兩步的失誤是可以修復的。

------------------9)沖洗反轉片的難度大於負片

事實是:反轉片的顯影時間是負片的兩倍,在手工操作條件下時間越長偏差就越小。

負片的顯影時間是3分15秒,假如操作延遲10秒鐘就相當於把底片過曝一級。

但是對於反轉片,顯影時間過10秒鐘所造成的影響就不很明顯。此外,反轉片可以通過直接觀察底片及時發現沖洗過程的任何偏差。而負片的沖洗失誤就不容易被察覺。

因此結論是:沖洗反轉片比沖洗負片更容易掌握。

======================

如果自己沒有暗室,也沒有沖洗設備,又不太懂技術,那是送到彩色攝影服務門市部請專門技術人員沖洗為好,千萬不要自己隨便動手。如果弄不好把膠捲沖壞了,拍照中的辛苦就算白下了,經濟上的浪費不說,精神上的遺憾更使入煩惱。

======================

【本文摘自:百度百科】【網路轉載/僅供參考】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