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題主的這個話題,我想許多球迷應該都在心裡設想過這個問題。在劉國梁和孔令輝的雙子星時代之後,「二王一馬」作為國乒三駕馬車,統治了世界乒壇長達十餘年的時間。王皓、王勵勤和馬琳三人迥異的打法和人格魅力讓他們俘獲了無數粉絲。不過儘管三人實力強勁,但是對於題主的問題,我們還是要多角度進行看待。

在回答題主的回答之前,需要理清題主問題中的一個說法即:全運會32強並不等於男二隊或者省隊的競技水平,全運會32強中半數以上都是目前中國男乒一隊選手。

首先從器材來看,「二王一馬」三人都是在塑料球時代來臨之前選擇了退役,因此對於塑料球並沒有如同封閉訓練一樣系統且高強度的針對性訓練,因此對新球的適應程度究竟多深仍是未知之數,不過從馬龍、張繼科、許昕等主力選手在面對塑料球時經歷的困擾來看,想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內完全掌握新球是相當不現實的,倘若「二王一馬」復出勢必要和已經適應了新球幾年的年輕選手們進行正面交鋒,難度可想而知。

其次從全運會的參賽規模來看,全運會男單決賽階段一共只有32名選手,除了直接晉級決賽階段的6人外,其餘選手皆需要通過資格賽爭奪參賽名額。因此題主所言的能否打進32強,事實上是能夠打進全運會的男單決賽階段。從「二王一馬」的實力來看,三人的大賽經驗、心態把控都十分充足,但是從技術角度來看,馬琳、王皓、王勵勤等人的打法早已退出了先進打法的行列,因此即便三人復出,面對如今打法整體偏向兇狠的年輕選手,「二王一馬」在技術上也已經不佔任何優勢。


我覺得這個問題而言不可一概而論,因為3個人的情況其實並不相同。如果真的這3位都封訓一個月去打全運會的話,我感覺王勵勤應能恢復到國家隊的水平,王皓不好說,馬琳基本上不太可能。

為什麼這麼說呢,有如下幾點原因:

1.跟身體素質和體能的保持有關。這方面顯然王勵勤最好,絕對是退役屆的良心,身材一點沒走樣,跟在役運動員沒區別,估計王勵勤的6塊腹肌還在呢。當運動員時,王勵勤就酷愛身體訓練,是最注意身體素質的國手。退役之後,王勵勤雖然練乒乓球的時間少了很多,但一直堅持身體訓練。而王皓、馬琳這方面就差多了。

2. 必須替馬琳和王皓說句公道話,因為他倆天生屬於喝水都發胖的類型,這已經在科學上得到了證實,至於原因嘛,可能跟內分泌以及基礎代謝率有關。而王勵勤則好像很難發胖。馬琳王皓如果想達到王勵勤那種身材,就得付出比王勵勤大得多的鍛煉時間和強度,這是他倆的天然劣勢,沒辦法。有時候胖真的不完全賴自己~

3. 跟打法有關。這方面馬琳最吃虧,直板單面拉的打法對步伐和體力的要求極高,而現在球變大變重了之後,客觀來說又增加了直板運動員的難度。看看許昕就知道了,如果馬琳復出,肯定比許昕還要難得多,因為他退役的時候球跟現在還不一樣。即使馬琳擁有世界上最好的前三板和台內小球技術,但器材的改革和橫板技術的發展(最主要是霸王擰),會使他的前三板和小球優勢蕩然無存,而會使他的相持劣勢愈加凸顯。

而王勵勤和王皓這方面就會好得多,畢竟他倆都屬於雙面拉的實力派。


雖然這個問題肯定是沒有正確答案,但頗有意思,作為開球網小編的我,試著回答一下。

先解析題干:全運會三十二強是怎麼打出來的?每屆全運會不太一樣,但近兩次大致都是經過2~3輪的單淘汰(七局四勝)決出的XX強,進入複賽。但這個過程中不會包含一些世界排名靠前、世界冠軍們,所以簡單來說就是100多人,經過2~3輪淘汰賽,然後和世界冠軍、全國冠軍、世界排名靠前的那十幾位耳熟能詳的一起,合起來叫做全運會三十二強。所以,這裡的關鍵在於:二王一馬,王勵勤、王皓、馬琳,經過一個月的集訓,能否通過這2~3輪淘汰賽這關。即對著2~3位省市隊的選手全勝。

先給結論:二王一馬中,肯定有人能夠進入32強的,但還得加一個附加條件,即:這一個月他們全力投入。(進入三十二強就發500萬,基本都會全身心投入了)

再說原因:

1)新球的適應

新球相對於之前的乒乓球,旋轉減弱、體積增大、速度減慢,對於老運動員來說應該是利好。畢竟慢了一些。此外對新事物的適應,老隊員就不如新隊員了,但對於世界頂級的二王一馬,就算不是利好,但至少也能和新隊員旗鼓相當吧。這裡王勵勤力量大佔優,但感覺王勵勤適應的速度應該沒有王皓、馬琳快。

2)身體狀況

王皓、馬琳基本是發福了,王勵勤的身體狀態還是保持的比較好。如果一個月的時間,相信基本是一大半時間都是身體恢復訓練,大概能夠有些作用。不過全運會預賽的強度一般,一天一盤球。這仨大老爺們拚死扛住就行。

3)技術狀態

這個不多說,這三人玩起技術來,一般的省隊隊員擋不住。

4)經驗

這個也是長處,比起省市隊的小年輕們,這三個老油條,經驗肯定全方面碾壓。

所以綜合看,全身心投入一個月,拿下2~3盤對省市隊的勝利,對於二王一馬來說,絕對有七成把握。即至少有兩人能夠順利過關。


困難不小,畢竟多年沒有系統訓練了,儘管他仨有紮實的功底,得過世界冠軍,曾經是頂尖世界高手,時過境遷,再現往日輝煌,可謂阻礙不少。技戰術日新月異,昔日世界冠軍再想進入32強,決非易事,還有希望。這只是假設,馬和二王不會再參加全運會。也很難進入32強。


力哥應該可以吧,琳醬,皓哥都胖成什麼樣了,跑都跑不動,不過應該能贏一些小將,畢竟經驗,球商,技術都在呢,隨便回答,不喜勿噴


一定能進32強??,如果說前八名進不去還比較現實。其原因:1、年令大,2、不訓練,3、身體胖。但他們球技高超,有豐富的臨場經驗,也許奇蹟會發生。也許其中一人進入前四名,那也不好說呀!因為姜還是老的辣。


問題問得如無知孩童,先了解規則修訂了多少?器材更改了幾次?現今打法已經又改革發展了什麼層次?這些上一代的個人技術和適應狀況?整天如夢遊一般,不務正業,把心思放在學習上,媽媽沒有告訴你再這樣如此渾渾噩噩準備去搬磚養活自己嗎?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