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时电子报杨舒媚/专题报导

世界排名七十,却自办「募款餐会」筹旅费,亡父与上帝是他最大支柱。
中华队卢彦勋于京奥网球男单首轮比赛爆出大黑马,以七比六,六比四直落
二,击败金牌热门选手,也是世界排名第六的英国强将莫瑞,晋级卅二强,
拿下台湾在奥运网球男单第一胜。

从卢彦勋到苏丽文,默默流汗流血的运动员们,让台湾在世界舞台上露脸,
令人既骄傲又心疼。他们的背后有多少辛酸?为何卢彦勋只能靠著「一条烂
命」,靠著宗教信仰拚向世界?为何我们的奥运选手,总是要靠自己打天下
?谁又知道,壮年骤逝的父亲,其实是卢彦勋坚持不放弃的意志源头?

很讽刺!台湾陈前总统一家辩称把七亿汇往海外是为了做「公益」,同时间
,于奥运网球男单打败「英国希望」穆雷(Andy Murray)、 全世界媒体打
破眼镜卯起来问「Who is Lu?」 的卢彦勋,却必须在纽约办「募款餐会」
,筹足旅费才能打球。

台湾人大多只听说政党、政治人物为了选举办「募款餐会」,不过,那些政
治大人物「募款」,一个席位五千、一万起跳算小case;但这位打败奥运夺
牌热门的「亚洲一哥」、「台湾之鹰」,提供一个便当「募款」五十、一百
块美金,能凑个三、四桌就不错了。

「七亿耶,如果给我们打球,可以打多久啊!」卢彦勋的哥哥卢威儒感慨。
在奥运的表现令人惊艳,卢彦勋红了,赛前播放一个星期就下档的麦当劳广
告,趁热又拿出来播;三重卢家楼下,那几天停满 SNG车,路过的警察不明
所以,还问邻居:「这一家系出啥米代志(出了什么事)?」

但在北京奥运之前,很少人注意到这位网球旋风儿,扛著国旗全世界打球争
光的卢彦勋,却只能在官网上,公布著「户名:卢彦勋,帐号:012- 10-31
8xxx
,银行:兆丰国际商业银行三重分行」的小额募款户头;而且因为台湾
网球风气不盛,他只好趁著去打美国公开赛,千里迢迢地向较能感受网球魅力的侨界募款。

奥运过后,苏丽文带来的感动、卢彦勋令人眼睛一亮的拚战后……,媒体的
注意力又被某些政治表演所转移,这些在运动场上,以意志与生命奋战的「台湾之子们」,他们的名字又会被记住多久?

从卢彦勋的故事,让我们关心,政府怎么对待那些为国奋战的运动员。

为何从卢彦勋讲起?因为跆拳、射箭、棒球,这些被视为夺牌重点项目的选
手,国家多少已经挹注资源投入培训;反观事前不被看好的卢彦勋,几乎是
在有限的条件下,靠一己之力闯出名号。

全世界都在看的天生好手

卢彦勋目前在世界网球男子单打排名七十,在他之前,台湾男单最高排名只
 
约三、四百,他也是当今亚洲排名最高的男单选手,所以球迷封他「亚洲一
哥」。

不过在台湾,知道他此一纪录的人并不多。其实,网球是世界上曝光度仅次
于足球的全球性运动;也就是说,即使台湾棒球或跆拳拿下金牌,其他国家
注目的程度并不如我国,反而是网球,当卢彦勋打败「英国希望」Andy Murray时,真的是「全世界都在看」,退一万步讲,至少整个英国都在看。

卢彦勋引起国际媒体瞩目,一是网球在世界体坛的受欢迎程度,加上单打难
度本就高于双打,男单又难于女单(因男女先天体力的落差),这正是为何
卢彦勋在北京刮起的旋风,更甚于「黄金女双」詹咏然、庄佳容。

几乎没有国内球迷的卢彦勋,一路尝遍冷暖滋味;例如这次北京奥运,因为
卢彦勋要掌握赛前练习的黄金时间,无法出席开幕典礼,一名中华台北代表
队的高官还出言嘲讽,「反正又不会赢,干嘛不来参加开幕典礼。」

事实上,即使台湾在奥运夺牌,也只能升上「梅花旗」时,卢彦勋在相对较
不政治的世界职业网坛中,却能借由他的实力让国旗露脸。排名世界第六的
「英国希望」Andy Murray 并不是他赢过排名最高的选手。二○○四年英
国女皇杯,他就曾擒下世界排名第三、甫获法国公开赛亚军的阿根廷选手柯
里亚(Guillermo Coria)。

私底下,二○○三年的非正式纪录上,卢彦勋曾在练习赛打赢当今球王费德
勒(Roger Federer)两盘, 那是奠定卢彦勋信心的重要一战;也是那一年
,他的球技被世界知名教练霍夫曼(Dirk Hordorff)注意到, 主动找上门
要教他打球,Dirk并介绍卢彦勋成为自己门徒、今年温布顿十强选手舒特勒
Rainer Schuettler)的陪练员。

以来自「台湾」的男单选手为名,卢彦勋也曾在韩国大邱的世界大学运动会
,夺下台湾第一面网球男单金牌;他亦代表台湾于温布顿公开赛赢过第一场
球,也是台湾第一个打入美国公开赛会内赛的选手。

窜进百大 待遇却如公园阿伯

征战世界网坛,二○○一年,全球排名一千四百多名的卢彦勋,当年打进世
界大学运动会时,连正眼都不被瞧一下;到了二○○四年,他「一网打进」
世界前一百名,如今窜升到七十名,早已打破台湾多个网坛纪录的卢彦勋,
今年才二十五岁,如果没有堕落或重伤,绝对是一位持续创造历史的选手。

但是,这位默默为台湾带来荣耀的选手,却受到怎样的待遇?

或许你听过奥运过程的辛酸:没有教练到场边帮他练球,他自己得拜托其他
比赛认识的中国选手孙鹏与日本男子选手锦织圭,跟他一起热身;当对方答[m
应,开口要安排时间时,卢彦勋故意转身看后面回答:「等等,我问一下我[m
的教练。ㄟ,原来我没有教练啊……。」顽皮中透露著心酸。[m

即便卢彦勋的哥哥卢威儒动用各种管道,请来前网球好手、现任网球教练连
玉辉帮忙,却因为没有教练卡而无法进场。当然,台湾有关单位讲了一堆理
由,总之就是教练卡只有两张,都给了「夺牌希望较高」的黄金女双。

卢彦勋当然知道黄金女双的意义,于是他摸一摸鼻子,自己带著连玉辉去(国际网球总会)希望申请临时教练证,可是 ITF告诉他,一个月前,
ITF
曾开放国际奥会分配教练名额不足的国家,一个申请「临时教练证」的
机会,可是,「台湾没有提出申请。」

卢彦勋傻眼了,他是国家派出去的代表队,却根本无人想到他没有教练,连
一个多月前申请「临时教练证」都没人想到他。

卢彦勋看著协助自己热身的日本选手锦织圭,世界排名一二五,但后面有两
个教练、一个防护员;再看看他击败的英国选手Andy Murray 至少有三个
教练和一位防护员。但卢彦勋的「教练」连玉辉,最后只能靠奥会发给选手
十张门票的其中一张,坐在观众席上「看」他打球。

「在奥运中有教练,甚至比在自己的职业赛有教练更重要。」卢威儒分析,
因为在奥运,练球、预订球场都要透过国家教练,何况还要分析对手、临场
战术应变。师大运动科学所教授相子元也强调,随身教练才知道选手特性、
习惯动作,何时该让选手喝水、怎样讲话选手才会听……,尤其是单项对峙
的项目,赛中变化非常大,教练的临场指导非常重要。前体委会主委、台湾
运动科学之父陈全寿甚至不解:「怎么可能没有教练呢?这是没有任何理由
的!」
 
有没有教练的调教,差别在哪里?之前,卢彦勋一度为发球所苦,甚至曾因输球而萌生不想打的念头,后来遇到德籍教练霍多夫(Dirk Hordorff)后Dirk从卢彦勋的抛球、击球位置和击球节奏进行调整,十几分钟,前后不过十几分钟的指导,后来,负责在卢彦勋练球时挡球的卢彦儒说:「我的球拍差点被震掉!」

平常的训练,教练好坏就能影响选手表现,何况是临场教战。○○六年在
美网遇上西班牙选手Pablo AndujarDirk一开始就发现状况不对,因为
Pablo Andujar
的脚步左右挪移太快,卢彦勋抽球的角度虽大,但对手都能
追上球,回击球反而更强劲、角度更大,让卢彦勋疲于应付;于是Dirk当机
立断改变战术,马上要卢威儒用国语对卢彦勋大喊,「把球打到中间,找机
会再上网解决。」而这次奥运,无法亲临指导的Dirk,事前透过电话告诉卢
彦勋「就是让对手跑」,因而一举击败Andy Murray

下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