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前期缺鐵時,沒有很明顯的症狀,但是到了缺鐵性貧血階段,消化系統、神經系統都會受到影響,也會比較容易被感染,生病的頻率增多。

雖然補充鐵劑後寶寶會很快好轉,但“鐵缺乏”對神經發育和這一階段的智力發育有不可逆的損害,並且這一影響可伴隨至寶寶成年。

寶寶爲什麼會缺鐵?

主要有這幾個導致寶寶缺鐵的高危因素,爸爸媽媽應該重視。

鐵貯存不足

很多媽媽在懷孕時就會缺鐵,如果沒有及時足量補充,很可能讓胎兒體內鐵貯存不足,無論是早產/低體重,還是足月寶寶,在嬰兒期(1歲內)很容易出現貧血狀況。

鐵攝入不足

寶寶從媽媽的子宮裏出來,從無氧的環境到宮外有氧的環境,血紅蛋白分解產生的鐵就可以貯存到體內,可以滿足寶寶生後4~6月對鐵的需求。

但是,因爲寶寶快速生長,鐵很快就會耗盡了,必須從其他食物中補鐵,所以寶寶添加輔食後,含鐵的輔食必不可少。

鐵供不應求

如早產/低體重寶寶,由於出生後追趕性生長,身體對鐵需求量增加,非常容易缺鐵及患上缺鐵性疾病,需要在醫生指導下餵養。

特殊疾病

如果寶寶有消化性潰瘍、炎症性腸病,或嚴重的牛奶蛋白過敏,很可能會出現缺鐵和缺鐵性貧血。

怎麼判斷寶寶缺鐵?

“鐵缺乏”不僅危害身體,更重要的是,還會對智力有很大的影響。

缺鐵時,寶寶面色、眼瞼和指甲會變得蒼白,在生活中會出現煩躁、精力不能集中、記憶力差、情緒多變、智力減退等表現,還會影響寶寶的神經系統發育和認知能力。

1、成績差

當寶寶讀書時,你可能會發現,他費老大勁追趕學業,卻總在班級落後的邊緣。

2、免疫功能下降

除此之外,鐵缺乏的寶寶免疫功能下降,容易出現反覆感染的情況,嚴重時可阻礙寶寶的發育,出現營養不良、身高和體重增長緩慢等情況。

3、肝、脾、淋巴結輕~中度增大

而且,患有嚴重“缺鐵性貧血”的寶寶,表現爲肝、脾、淋巴結輕~中度增大,心率增快、氣急、心臟擴大等,合併呼吸道感染時容易發生心力衰竭,這是非常危險的情況。

4、挑食、異食癖

還有一個需要提醒爸爸媽媽注意的是,“缺鐵性貧血”的寶寶,可能會喜歡吃冰塊,還會有挑食,異食癖等表現,影響胃腸道正常的消化和吸收,繼而可出現寶寶厭食,食慾下降、舌炎等。

判斷標準

上述表現,對於爸爸媽媽來講,不好判斷,最直觀的方法就是查血常規!爸爸媽媽記好哦,如果血紅蛋白低於這個數值,就算貧血哦:

新生兒<145g/L

1-4月<90g/

4-6月<100g/L

6月-6歲<110g/

6歲-14歲<120g/L

預防與治療

孕媽媽

因爲孕媽媽貧血患病率較高,高達50%。

研究證實,即使孕媽爲“輕度鐵缺乏”仍可致寶寶早期貧血,所以,孕媽必須按時產檢,預防缺鐵。

寶寶

其次,是我們的寶寶,也必須預防“鐵缺乏”。

預防最好的方法就是改善飲食:增加鐵攝入、提高鐵的吸收,它們是最主要的預防措施。

6月齡後的寶寶除了母乳、配方奶,需要增加含鐵豐富的輔食。

如強化鐵米粉、蛋黃、瘦肉、肝臟、魚肉等。

還可在輔食中讓寶寶多嘗試富含維他命C的食物,如草莓、獼猴桃、橙子、番茄、深綠色蔬菜等,促進鐵的吸收。

定時檢查

最後,定時檢查。

國家建議早產/低出生體重寶寶在3-6月齡時檢查,足月兒可在6-9月齡時進行血常規篩查。

具有“鐵缺乏”高危因素的幼兒、青少年應每年篩查血紅蛋白。

鐵劑補充注意事項

如果寶寶貧血,需要補充鐵劑。

很多爸爸媽媽很疑惑,爲什麼需要補充一個月呢?

其實,糾正貧血需要補充4周纔有效果,補充4周後,再次查血,如果寶寶沒有貧血,還需要繼續服用鐵劑1~2月鞏固,以補充體內的鐵儲存。

服用時,如果在兩餐之間服用,就可以增加鐵的吸收,但爲了減少寶寶胃腸道不良反應,建議喝奶/吃輔食時一起服用。

如果出現了不良反應,就可以更換不同劑型的鐵劑,或劑量減半。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