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寶寶月齡的增長,有一個最明顯的變化,就是寶寶出牙了,寶寶第一次長出來的牙是乳牙,一般會在36個月左右長齊,到了6歲左右乳牙會慢慢脫落更換。牙齒多寶寶的發音和相貌等有着很大的影響,在寶寶第一次長出牙齒之前身體會發出一些信號,家長們應該提前瞭解,做好對寶寶的護理工作,在寶寶長牙身體出現不適症狀的時候,幫助寶寶減少痛苦!

1、經常流出大量口水

寶寶在出牙的時候會口腔受刺激會分泌出過多的口水,如果在某個階段發現寶寶近期口水變多了,這就是寶寶要出牙的徵兆了,這個階段寶寶會經常流出大量的口水,下巴和麪部會因爲被唾液的長期浸泡導致出現過敏發疹的現象,這個時候媽媽應該經常幫助寶寶擦拭口水,天氣比較乾燥時,適當給寶寶面部塗抹乳液。

2、睡眠質量差

寶寶長牙的時候是一個身體出現不舒服的過程,有時候會因爲發炎導致寶寶口腔劇痛,這個時候的寶寶會情緒比較不穩定,睡覺時容易出現哭鬧,夜間驚醒的情況,如發現寶寶有發炎的情況,可以用布蘸點涼開水或者用小冰塊幫寶寶擦拭一下,緩解疼痛。

3、發燒

寶寶的正常體溫在36.9-37.5攝氏度左右,當體溫超過這個基礎溫度1攝氏度以上,就是發燒的現象,醫生表示,寶寶的發牙的時候是不會引起發燒的,如果寶寶發芽階段出現發燒的話應該帶寶寶看醫生,找出病因。

4、牙齦不適

寶寶在發牙的時候,牙齒對牙齦的神經會造成刺激,導致寶寶的牙齦出現癢,疼痛和發炎等症狀,這個時候寶寶會出現愛咬手指,吃奶咬乳頭等情況發生,這個時候的媽媽應該多加細心,經常幫寶寶做好口腔清潔和消毒的工作。

在寶寶出牙期間,寶寶的飲食反面也要多加重視,在這期間寶寶身體對營養的需求會比較大,除了及時補充營養外,口腔衛生也是很重要的,媽媽們應該多加細心呵護。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