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山縣英烈陳叔卿①長矛耀日鬥豪紳,革命農軍勢萬鈞。忠烈滿門青史載,②千秋世代吊忠魂。①陳叔卿(1885—1927),又名陳紅範,通山縣橫石潭鎮寶石西岸村人。1926年參加革命,同年11月在武昌「幹部政治訓練班」加入中國共產黨。12月任寶石區農協負責人。1927年6月,任通山縣農民自衛軍團長。同年8月任鄂南暴動委員會委員。當年10月,陳叔卿和三名農軍前往江西尋找黨組織,由於叛徒出賣,途中被捕。10月26日英勇就義。時年42歲。②陳叔卿的長子陳金安在寶石區農協會工作,次子陳銀安參加了紅軍,大兒媳汪桂清任寶石區婦女協會主任。後來,長子被日寇殺害,次子在一次戰鬥中負傷後轉入地方治療時,被叛徒出賣而犧牲,三子陳繼安犧牲於冷水坪,可謂是一門忠烈。舒漢誠① 寶石村中起怒濤,高湖烈火照天燒。高歌邁步豪情壯,赤膽忠心氣概嶢。①舒漢誠(1876—1927),原名舒煥辰,通山縣高湖寶石村人。他出生書香門第,十八歲繼承父業經營藥鋪,對窮人買葯常免收或少收藥費。1926年,年近半百的舒漢誠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4月寶石村農協會成立,大家一致推選舒漢誠主持農協工作。1927年秋收暴動失敗後,舒漢誠帶領農民上九宮山堅持遊擊戰爭。同年11月4日,他帶病下山籌糧,被民團發現被捕。7日在寶石壯烈就義。時年51歲。宋啟堂①楓橋烈火照雲天,勒馬橫刀勇向前。血染倉湖揚正氣,名垂青史寫新篇。①宋啟堂(1899—1932),赤壁市楓橋團碾園宋家村人。1926年在楓橋組織農運,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鄉支部書記、區委書記、蒲圻縣委委員、蒲圻中心縣委執行委員等職。1932年4月,在與敵作戰中犧牲於倉湖邊謝家後山。時年33歲。夏桂林①流離失所闖天涯,組織農軍保大家。紅色政權留萬代,忠心赤膽映中華。①夏桂林(1896—1928),通山縣山口焦夏村人。1918年,夏桂林被迫在通山、鹹寧、武昌、黃石、大冶、金牛等地奔波打零工、挑腳力。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12月當選通山縣農協副委員長,主持日常農協工作。1927年任中共通山縣委執行委員。同年8月30日,通山縣工農革命政府委員會建立,夏桂林任委員長。同年10月任中共通山縣委書記。12月14日,在湖北省委全會上,夏桂林當選為中共湖北省委執行委員。1928年1月,夏桂林在武昌閱場被敵人殺害。時年32歲。漁家傲·葉金波①暴動先鋒吹號角,農軍浩蕩旌旗獵。紅色政權成大業,②民心悅。揚帆再戰從頭越。壯志凌雲人踴躍,「堅強苦戰」稱豪傑。③鄂贛長驅贏五捷,④傳河嶽。千秋萬代歌英烈。①葉金波(1906—1934),通山縣通羊鎮人。1925年在鎮南中學加入中國共產黨。1926年任通山縣農民自衛大隊大隊長,後改任司令。1927年8月30日,葉金波任通山縣工農政府副委員長兼軍事部長。1928年春,葉金波任中共通山縣委代理書記、書記。1930年5月,當選為鄂東特委委員。1931年1月,葉金波調任紅三師政治委員。1933年8月1日,葉金波任紅十七軍副政委兼參謀長。1934年2月3日,葉金波被誣陷為「改組派」殺害。時年28歲。②據有關研究單位和專家確認,1927年8月3日。日建立的通山縣工農政府委員會,是目前確定為我黨建立的最早紅色政權。③1931年11月7日,中華蘇維埃第一次會議作出決議,發給紅三師一面綉有「堅強苦戰」四個大字的獎旗。④1932年6月12日至16日,紅三師在鹹通地區取得了「一週四捷」的輝煌戰績。譚質夫①年少英雄膽識高,②秉公執法眾人褒。③頑強勇敢軍威振,陷陣衝鋒隊伍豪。戰士名傳龍港地,英雄血染白霓橋。豐功偉業千秋頌,勝利花開世代嬌。①譚質夫(1913—1934),原名譚家文,通山縣高坑金竹窩村人。1928年6月參加少共組織。1930年任少先隊通山縣大隊長,同年參加中國共產黨。1931年秋,任獨立團政委。1932年,任鄂東南警衛團團長兼政委。同年9月調任紅八團團長,後改任團政委。1934年3月,被任命為中國工農紅軍獨立第三師師長。不久在白霓橋帶領警衛營掩護我軍主力撤退時,不幸壯烈犧牲。時年21歲。②1930年,譚質夫被中共通山縣任命為縣少先隊大隊長,他帶隊至鹹寧境內打擊民團,表現勇敢,受指揮部的嘉獎,被譽為「少年英雄」。③1930年3月,譚質夫任蘇維埃政府司法裁判長,他審理案件重證據,重調查研究,鐵面無私,蘇區人民稱道他是「紅色法官」。
回復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舉報

鹹寧康樂

  • 發消息
  • 9

    樓主|發表於 2012-7-25 19:36:11|只看該作者

    程怡坤①驚雷動地裂長空,戰士巍巍似勁松。欣喜江山今壯麗,神州遍地盡英雄。①程怡坤(1903—1935),通山縣橫石潭鎮皇城村人。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擔任朱家灣村黨小組長、聯絡員。1928年任橫石潭遊擊隊隊長。1930年橫石潭遊擊隊改編為紅九連,程怡坤任連政委。1934年5月,程怡坤任中共通山縣委書記。1935年初,通山縣兩支遊擊隊合編為紅軍獨立營,程怡坤兼任營政委。同年6月,獨立營隨紅三師挺進江西,在銅鼓遭敵人伏擊,為掩護紅三師主力突圍,程怡坤在戰鬥中身中數彈,最後手握三枚手榴彈沖向敵羣,為革命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時年32歲。葉發全①大義滅親斬叛徒,②揮師大幕戰功殊。悲歌一曲朝天唱,偉跡千秋志氣舒。①葉發全(1910—1937),又名葉香園,通山縣蘭田葉家村人。1926年參加農協會,192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負責蘭田區農委會工作。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1年任紅三師九團排長。1932年任紅九連連長。1934年春任遊擊隊隊長。1937年5月下旬,為掩護特委和紅軍醫院安全轉移,不幸被敵包圍,苦戰三日,寧死不屈,為革命譜寫了一曲悲壯的樂章。時年27歲。②1935年秋,葉發全帶領九個遊擊隊員,將當叛徒的表弟孟阿黑嚴懲,表現出了一個革命戰士大義滅親的大無畏精神。成子英①烈火煉真金,英雄永堅貞。哀歌傳四野,②志氣盪乾坤。①成子英(1906—1927),又名成春、成遜善,字揖讓,通山縣燕廈文宣村人。1925年7月,他與羅偉等20餘人組織了「青年促進會」,學習馬列主義,同年冬加入中國共產黨。1926年參加湖北省農運幹部訓練班學習,結業後任命為省農協會特派員,前往陽新組織和領導農民運動。1927年2月,成子英、譚民治9位同志,被陽新反動勢力抓捕,並於2月27日將他們殘忍地殺害。時年21歲。②成子英等9烈士犧牲後,陽新人民為他們作了一首《追悼歌》。陳鍾①赴湯蹈火見忠心,「只願工農做主人」。②赤膽紅心昭日月,豪情壯志寫芳春。①陳鍾(1904—1927),又名陳天碧,通山縣西泉畈人。十五歲考入通山縣私立鎮南中學,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任鎮南中學黨支部書記。1926年4月,任中共通山特別支部,特支書記。同年7月,經中共湖北區委批准,通山縣增設黨的縣黨部,陳鍾等6人為執委。1927年5月18日,陳鍾等人被通山縣偽縣長魯秉誠誘捕。21日被反動派殺害於通山縣城。時年23歲。①這是陳鍾烈士生前寫的對聯:「陳鍾草命不怕死;只願工農做主人。」王雙慶①志同道合齊飛翼,赤膽紅心意志堅。昨日紅花爭向陽,今朝遍地盡春天。王雙慶(1903—1928),女,通山縣大路鄉畈上王村人。1923年經好友介紹,王雙慶與大路鄉八大門村的夏子青結為夫妻。1925年,王雙慶和夏子青不顧家人的極力反對,毅然離開舒適的家庭,投身革命。1926年王雙慶和夏子青雙雙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12月,王雙慶當 選為通山縣婦協執行委員、副主任。1928年,王雙慶在武漢與黨組織取得聯繫,以學生身份為隱護從事地下工作。同年2月,王雙慶在武漢糧道街被捕,不久被敵人殺害。時年25歲。華鄂陽①不畏艱辛忙濟難,慰勞北伐率先行。②丹心一片齊天地,歷史昭昭頌美名。①華鄂陽(1895—1930),原名華允臣、華以忠、華田貞,通山縣燕廈上畈村人。1919年赴蘇聯留學,留學期間加入中國共產黨。1925年6月回到燕夏上畈村,建立了中共燕廈黨小組。同年9月,華鄂陽接受黨組織的派遣,赴湖南負責籌建「湖南省濟難總會」。1926年湖南省濟難總會成立,華鄂陽當選為總會執行委員。1927年華鄂陽返回燕廈。1929年回到鄂東南,被安排到龍燕區擔任互濟會主任。1930年,華鄂陽被當作「改組派」誤殺。時年35歲。②1926年7月,北伐軍自粵入湘,以華鄂陽為首的湖南濟難總會,成立了「湖南人民追悼北伐陣亡將士籌備處」,動員長沙2000餘名工人、學生,組成了4個慰勞隊、8個宣傳隊、4個募捐隊、3個運輸隊,以及戰地服務隊與醫療隊等。生查子·譚元珍①富水育英豪,巾幗英姿俏。送子入紅軍,勸夫梭標造。②隊伍好媽媽,③大義心中曉。日月換新顏,女傑叢中笑。①譚元珍(1889—1931),女,通山縣大畈區九門譚家村人。1926年參加農協會,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任鄉農協會女委員、鄉婦協會主任。1929年任區婦女會主任。1931年任通山縣婦女會主任。同年11月,譚元珍在西坑執行任務時,因叛徒出賣而被捕,不久便將她殘忍殺害。時年42歲。②1927年,譚元珍動員年過四旬的丈夫和18歲的長子加入通山農民自衛軍。③譚元珍積極帶頭並組織全區婦女為紅軍、遊擊隊做軍鞋、洗衣、補衣,紅軍戰士說:「板橋譚主任,真是我們工農紅軍的好媽媽」。廖安仁①揮刀沖敵陣,善戰逞英豪。世代人稱頌,丹心照九霄。①廖安仁(1894—1933),通山縣廈鋪鎮郭家嶺鄉水凹灣村人。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任楊芳林區農民自衛軍大隊長。1929年任楊芳林赤衛隊隊長。次年任楊芳林區蘇維埃政府軍事部長。1933年1月14日,廖安仁為隱護戰友負傷後被捕,18日在楊芳林鎮被敵人殺害。時年39歲。
    回復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舉報

    鹹寧康樂

  • 發消息
  • 10

    樓主|發表於 2012-7-25 19:36:42|只看該作者

    吳致民①少小雄心大,豪情貫九霄。英名垂鄂贛,業績萬年昭。①吳致民(1900—1935),亦名胡梓,化名文仲敏,湖北省黃梅縣考田鎮尹家林村人。1922年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6年春,任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南京地區書記,同年冬調任武漢碼頭總工會祕書長。1928年5月任中共湖北省委鄂東巡視員。此後,歷任中共大冶縣委、鄂東特委、湘鄂贛省委委員,湘鄂贛省委宣傳、組織部長。他還是中國革命軍事委員會委員、中華工農兵蘇維埃政府執行委員。1935年2月,在通山縣三界鄉冷水坪不幸犧牲。時年35歲。阮耕①揮毫潑墨明其志,②號召參軍搞武裝。③赤幟高揚迎解放,壯志凌雲接曙光。①阮耕(1904—1935),原名袁修平,通山縣黃沙鋪鎮(祖籍大畈九門袁家)人。1926年參加農協會,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任中共黃沙支部委員。1928年任大永區委宣傳委員。1929年任中共陽新縣委常委、縣委宣傳部長。1930年5月,當選為鄂東特委委員。6月,調任中共大冶縣委書記。1931年1月,兼任警衛營政委。1932年6月,當選為鄂東南道委委員。同年8月,擔任蒲圻中心縣委書記。10月,阮耕任獨立團團長兼政委。1935年5月,阮耕在與敵人作戰中不幸犧牲。時年31歲。②1930年春,阮耕寫了一首詩曰:「風卷紅旗艷陽天,喜見耕者有其田。革命任重道路遠,不畏艱難走在前。」③1931年春季擴紅運動中,阮耕動員全縣近千名青壯年參加了中國工農紅軍獨立第3師。宋運昌①少年英勇志頑強,殺敵籌資意氣昂。②血染青山肥綠野,名垂青史寫華章。①宋運昌(1912—1937),又名宋治開,通山縣龍嶺村石門塘人。1927年參加革命 ,192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少共長安區委書記兼區少先隊大隊長。1932年任中共第13區區委書記。1933年調任少共鄂東南道委書記。1934年任河北工作團黨委書記兼主任。同年十月改任河北特委書記。1937年5月,宋運昌與葉發全前往長安區車坑尾檢查工作,途中與敵發生戰鬥 ,為隱護同志不幸壯烈犧牲。 時年25歲。②1936年,宋運昌幫助山中紅軍建立了一條「紅色線路」(即祕密的地下交通線),千方百計地給山中的遊擊隊送糧、送衣、送鹽、送葯。潘際漢①勤勤懇懇不辭勞,馳騁衝鋒鬥志高。烈士雄風昭日月,神州萬裏盡春嬌。①潘際漢(1912—1941),通山縣黃沙鋪鎮夏李屋村人。1929年潘際漢參加農協並任村農協文書。1930年任北山鄉蘇維埃政府文書,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2年參加紅軍,在北路指揮部當文書。1934年5月,潘際漢當選為中共通山縣委委員,任縣委組織部長。1935年調任陽新縣委代理組織部長。1936年任龍武通工作團少共書記。1939年,潘際漢先後擔任鄂南代表團和鄂南遊擊地委的青年部長。1941年2月,潘際漢在劉集戰役中壯烈犧牲。時年29歲。姜中信①手握鋼槍打匪幫,巧施妙計美名揚。②黃沙大地春光美,祖國河山永世昌。①姜中信(1906—1942),通山縣黃沙鎮梅田村人。1929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曾任排長。1930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31年2月,姜中信任紅3師第8團的連長。1933年7月,調任紅16師團政委。1934年,在江西修水指揮部隊掩護主力突圍時身負重傷昏死在陣地,後經當地羣眾救治,於1935年回到家鄉梅田。1940年陽新縣委重新吸收他為中共黨員。1942年他奉命留在偽軍做地下工作,同年3月,姜中信身份暴露後被敵人殺害於黃沙石牛山。時年36歲。②1931年7月,姜中信巧妙地利用 遊擊戰術,在紅7團主力的配合下,不到半小時就全殲敵人1個營。闞發源①橫石青山壯,農運鬥志昂。雄威寒敵膽,「誓死不投降」②①闞發源(1899—1928),通山縣橫石潭鎮畈中村人。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任橫石潭支部委員。曾參加鄂南秋收暴動,後隨工農遊擊隊到九宮山進行祕密活動。1928年10月24日壯烈犧牲。時年39歲。②闞發源臨刑前疾呼:「我們共產黨人只流血,不流淚,誓死不投降,來世再革命,革命萬歲!」成振齋①武寧大地起風雷,革命烽火不可摧。壯志凌雲圖大業,忠良赤膽顯雄威。①成振齋(1900—1931),又名勝良,通山縣上邊源人。1926年到廣州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學習期間,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9月,成振齋受黨組織派遣到江西贛州任農運特派員,他在武寧一帶建立黨組織,組織工農遊擊隊,並兩次組織農民暴動。1930年9月,任武寧縣蘇維埃主席。1931年8月,被人污陷為「改組派」而不幸犧牲。時年31歲。
    回復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舉報

    鹹寧康樂

  • 發消息
  • 11

    樓主|發表於 2012-7-25 19:37:23|只看該作者

    吳棟樑①漢口工人鬥志高,楊芳農運起狂潮。龍潭虎穴孤身闖,②壯志豪情貫九霄。①吳棟樑(1894—1927),又名吳中柱,通山縣楊芳林泥壠人。1926年在漢口參加店員工會並任工人糾察隊隊長,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7月,吳棟樑回通山縣任楊芳林黨支部書記,隨即組織農民自衛隊,與其他方面農軍一起攻下通山縣城,建立了通山工農革命政府。同年10月31日在楊芳林犧牲。時年33歲。②吳棟樑為救出親人與鄉親,他孤身闖入「還鄉團」團部。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