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小編會和朋友們討論,長大後要嫁給什麼樣子的人,小編毫不猶豫地說,我要嫁給設計師!現在,小編仍然抱有這樣一個奢求。為什麼呢?最出色的設計師,都是全天下最體貼的人啊!

 

比如說,假設你是圖中的小紅人,當你想去看仰慕已久的蒙娜麗莎,卻被一大羣小藍人圍攻,唉,看畫的心情都沒了!怎麼辦纔好呢?

 

設計師巧妙地改動為單向入口,並且將蒙娜麗莎移到門口處,這樣,立刻就解決問題了:

小紅人心裡竊喜:嘻嘻,總算逃過一劫

為什麼居酒屋的收銀臺總在門口?

為什麼游泳池有分欄線?

為什麼地鐵上有護欄?

為什麼電話線長得像彈簧?

……

你想得到或想不到的日常設計,全在這個節目裏了。

在這部由日本NHK拍攝,面向兒童的節目

《啊!設計》(デザインあ)

中,上面這個滑稽又有點狼狽的小紅人經歷一遍遍的糗事,讓我們看到,啊,原來身邊有這麼多的好設計!

 

豆瓣上這個節目點贊最高的一條評論是,「別再說什麼種族天賦了,明明就是教育的差距,看完就知道為什麼日本的設計這麼強。」

 

雖然面向兒童是這個節目組的初衷,但小編和眾多網友一樣,感覺自己終於補回了那些年被語數英老師搶走的美術課。在這個節目中你會看到更多設計,忍不住驚嘆,啊原來是這樣!

設計的觀察

原研哉說過:「日本國民教育從小的美意識,纔是日本設計源源不斷的寶藏。」美意識即美感,美醜的區分不是第一位,「感」纔是。如何去感受呢?觀察。

 

《啊!設計》中的有幾個單元:「設計之人」「天馬行空」「製造」「素描」「拆解」「物品的視角」,從不同角度呈現設計中的觀察,讓我們用這樣「設計」的視角來徹底重新觀察身邊平常存在的事物。

形形色色是從事物中發現設計的原點,關於一顆蛋的想像有無限種可能:

 

在《啊!設計》的線下展中,你還可以體驗當一顆圓溜溜的梅子的樂趣:

 

總監製佐藤卓(對就是那個創造了明治牛奶等無數款經典零食的設計大師)說,做這檔節目的初衷,並不是讓孩子們來學習的,

只是希望能讓孩子覺得設計還挺好玩的。

 

比如觀察光影,它的變化是否會影響燈的形狀設計呢?節目中沒有說,而是通過畫面的切換啟發思考:

 

比如觀察色彩,壽司的顏色是否會影響食慾呢?

 

觀察瓶子,為什麼瓶子有腰呢?

 

同樣地,片中什麼也沒說,簡單的三個鏡頭便一目瞭然,設計也有自己的語言。

比較如下兩個醬油瓶,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區別?

 

一閃而過的吸管告訴我們,把孔按住,液體就不會流出來了。這是以前學習的大氣壓強知識,不過怎麼和孩子解釋呢?這裡也並未做解釋和說教,對於孩子來說,觀察再思考纔是更為重要的事吧。

 

多重視角

接下來,

「拆解」

這個單元是講從局部到整體來觀察事物。

每個單元短短几分鐘,每個物品熱熱鬧鬧地重現最小的形狀,再次重組,再現了從極簡至紛繁,再回歸極簡的過程。另外,這個單元簡直是強迫症福音。

  

除了這個引起強烈舒適的單元,

「天馬行空」

也是小編強烈安利的一個單元。這個單元通過倒推的形式來思考「這樣的設計好在哪裡?」

比如,為什麼澆花的長嘴是這樣設計的呢? 從一個倒推的小實驗開始:

雖然暢快,但花兒就要被澆死了

怎麼辦呢?只好想辦法,給壺接上長嘴:

然而尷尬的場面又出現了,嗯……澆花的姿勢不太對:

不過,改動一下長嘴的位置就好啦:

「素描」

這一單元中,由不同年齡、性別的人從不同角度來畫一件物品的素描。

 

上學時或欣賞畫作時,我們更多時候習慣考慮一幅畫應該打多少分,評論它是否好壞,然而,我們看到的這些風格各異的素描也皆是妙筆啊,多元的視角,一樣很有意思,值得尊重。

設計師

聽「設計」這個詞,許多人都期望他們會做一些特別的事情,但日本設計師內田繁說,設計是使日常豐富的基本。這個彙集了日本設計半壁江山的節目中,設計師們也紛紛現身說法,講述自己最滿意的設計、設計裏最重要的是什麼,如何精進設計。

他們訴說的絕非課本上的理論,反而是一些生活中看上去微小而細密的事情。

原研哉告訴我們多想想「如果這樣會怎樣?」

他也在用自己的設計思考,怎麼樣才能讓這個世界變得更鮮活?比如他設計了會微笑的車。如果我們把煩人的喇叭,改成用微笑來與人交流,那麼我們在看到車子的時候肯定會更開心吧。

設計了MUJI那款著名CD機的深澤直人這樣說:

針對人們習以為常、認為理所當然的事物,來做一些思考,正如深澤直人從抽風機聯想到CD機,這樣的設計實用也頗有詩意,音樂像風一樣飄散開來。

一切觀察皆從細微、弱小開始,如同日本設計師內田繁在《日本設計六十年》中所說,「弱小」與造出感覺世界的人類感情有著深深地關係。「夕陽西下時大自然營造的充滿驚異的世界」「彼此擦肩而過時嗅到的香氣帶來的難以言喻的回憶片段」「詩歌的世界呈現的無限空間」「令人懷唸的音樂喚醒了沉睡感情的那種時間」「黎明時刻中埋藏的晝夜分界線」等等,都是打動人心的東西。

 

「製造」

這一單元中,我們看到日本民間匠人們與設計師一樣,同為日本設計構成的源源不斷的養分,日本製造職人心滿意足、平和的神情也讓人感動。

△製造掃帚的奶奶和製造達摩的爺爺

一個沒有傳統的民族是沒有未來的,而在這個短短的單元中,我們可以看到日本的民間匠人傳承的手藝活兒,也是這個民族源源不斷的養分。設計師內田繁在《日本設計六十年》中寫道:「世界是不一樣的。各地區各民族都有自己固有的文化。設計應該在文化的固有性上成立。應該深挖日本的固有文化。」

 

原研哉說過:「日本國民教育從小的美意識,纔是日本設計源源不斷的寶藏」。在幾個單元中,我們可以看到這樣的美意識,不僅有自然萬物之美,也包含了設計者觀照萬物的體貼細密心思。

△節目中日文字母「啊」的不同形式

負責節目動畫製作的中村勇吾說了一段話,這便是我們熱愛設計,對設計與世界抱有極大好奇心的原因吧:

 

所有的創造都始於「觀察」,這是我們製作節目的原點。而在我們的身邊,就潛伏著大量的美和有趣。擁有了獨屬於自己的視點,就意味著一個自己的祕密世界。越是從觀察中得到樂趣,自己的世界就越豐富。然後再試著去創造吧,把你做的東西讓更多的人看到。創造出豐富的」我「這件事,一定會讓注視它的下一個」我「變得更豐富。

 

最後,分享楚塵文化的新書《日本設計六十年:1950—2010》,撰寫這本書的內田繁先生,既是一位榮獲紫綬褒章的設計師(

註:紫綬褒章:以日本天皇的名義,賜予「在學術或藝術上有卓著的發明、改良或創作的人」

),也被稱為「一個可以改造日本人的設計教育和創意教育的人。」

 

《啊!設計》讓我們看到精緻又精進的日本設計和美育,而這本縱貫六十年的設計史則讓我們更全面地看到這個越過震後堆積如山的瓦礫的民族如何在設計中,見天地,見眾生,見自己。


《日本設計六十年:1950—2010》

[日]內田繁 著    張鈺 譯

定價:128 .00元 

 

以出現在我們身邊的「MADE IN JAPAN」們為例

講述日本造物為何受全球歡迎的故事


編輯 | 銅豌豆

閱讀,讓一切有所不同

歡   迎   關   注

楚塵文化

楚塵讀書君信號:

ccreaders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