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香盈滿人生路文 網路 編輯白石秋水

什麼樣的人生是充實的呢?有人說,是香茶伴經典,欣然同意之時,我更想說,是當閱讀成為一種習慣之時。午後,陽光緩緩地流動,一縷青茗,天光雲影輕盈地撫過書頁,心靈在溫暖的空氣中感悟、升華。讀是感悟。讀莊子,讀到的是空靈與澄靜。心如澄澈秋水,行若不繫之舟。他甘願做一棵守護月亮的樹,為的是守護那清凈的心靈之樹。讀李白,讀到的是瀟灑與不羈。「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鑄就了他的豪邁與飄逸。「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飄蕩著他的自信與博大。讀李清照,讀到的是悽婉與哀傷。「花自飄零水自流」是怎樣的一種憂傷。「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是怎樣的一種悲壯。「只恐溪頭舴艨舟,載不動,許多愁」,又是怎樣的一簾斷腸。

打開書就像打開一扇封閉的思想之門。那些啼叫著的文字,那些沉甸甸的文字,是我們先輩奔騰不息的熱血啊! 「雲邊雁斷胡天月,隴上羊歸塞草茵」。品讀蘇軾,讀出的是忠誠,悟出的是偉岸。「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品讀譚嗣同,讀出的是正氣,悟出的是堅韌。「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品讀魯迅,你會讀出一種錐心顫骨的震撼,更會讀出一種發自心底的崇仰與赫然!在四季之首的春悄然而至時,願化作蝶,去讀風,與之共同裝點百花;去讀雨,在無聲的世界裡看它滋養萬物,孕育無窮;去讀那壯麗的山峯,浸潤著山青。與驕陽一起,去讀夏那迷人的景。與風一起,去讀秋那芬芳的落紅,悠悠遠行。與雪一起,讀冬銀裝素裹的世界。與太陽一起,讀大地些許的暖意。與水一起,讀漁翁的歌聲……

讀是面對,讀是探索,讀是瞭解,讀是品味,讀是溝通,讀是超越…… 當讀到《愛心與教育》時,那樸素中閃爍著華美,流暢中滲透著憂慮,峻急中深藏著思考,舒展中流動著智慧的文字吸引了我。而我又怎樣能夠擁有豐厚的理論素養,以一種高度的自覺意識從事教育教學工作?我認為,應該帶著自己的心去讀,帶著自己的夢去讀,帶著自己的實踐去讀,帶著自己的思考去讀。時時反觀自身,反觀自己與書中的差距,才能走出淺薄,走出自滿,走進學生,走進教育。讓讀像春風化雨,在我的心底融入一抹綠意,陪春走過夏、秋、冬。讓讀消釋那轟鳴的雷聲,帶給世界安靜的夏,蟬噪林靜;引領繾綣的溪流,奔向大海,波濤洶湧。讓讀與秋同行,緩緩而來,讓花兒在輪迴中恬然地躺下,沒有歷劫苦痛,只剩下葉落歸根的釋然。讓讀伴梅於冬,給它最多的愛撫,讓無盡的暖流湧遍全身,有雪的陪伴,遠行的人也絕不孤獨。

讓讀與所有的人同行,攜起手來,從愛心出發,傳遞這份珍貴的薪火,走向真正的教育,充滿愛心、民主、真誠、人性的教育! 人路不平書香引;書香盈滿人生路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