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打臉中情局的黑科技,如今我們用在了吃飯上

3 人贊了文章

故事追述到蘇美冷戰期間,那段時間,蘇美情報機構常常利用為外國修建或改建大使館的機會,把有線竊聽裝置埋設在使館內,由此導致的小摩擦頻繁不斷,手段可以說是無所不用其極。

那些「帶不走也留不下」的竊聽器 1945年8月4日,蘇聯少年先鋒隊將一個巨大而精緻的木質美國國徽送給了時任美國駐蘇聯大使的威廉·埃夫里爾·哈里曼,金唇竊聽器就嵌入在國徽中。美國人用最領先的科技對這個禮品進行了掃描,沒有發現任何供電設備,所以放心的把它懸掛在了大使單位的背牆中心。該國徽懸掛在美國駐蘇聯大使館(Spaso House)的大使辦公室中長達七年,直到喬治·凱南擔任美國駐蘇聯大使時才被發現。

直到1985年美國在對其駐蘇大使館的新館舍進行安全檢查時,在混凝土構件中查出了一大堆麥克風。1987年里根說:「美國除了全部拆除駐蘇新使館大樓外,別無選擇。整幢大樓竊聽器密布。」

金唇(英語:The Thing),它是第一種利用被動技術傳輸聲音信號的竊聽器。所以「金唇」被認為是射頻識別技術的前身。

「一切竊聽器都需要電源」。這個間諜領域貌似不可顛覆的真理,然而卻被蘇聯人打破了。蘇聯人放置了一個精巧的設備:「金唇」在木質國徽中。這是一個鼓膜銜接的鋼針,攀談的聲響會經過薄膜轉化成鋼針的轟動,而克格勃在對面的樓里用高強度的雷達照耀這枚鋼針,就可以經過細小的轟動信息復原屋內的聲波。

被安放在美國中情局的博物館中的金唇竊聽器 因為沒有電,當時的反竊聽設備無法捕捉到任何信號,300米以內大耗電量振蕩器所發出的微波脈衝都能夠被「這玩意」捕捉到,更奇特的是它的工作壽命可以無限延長。 這種竊聽技術不是感覺非常炫酷呢?但其實這種看上去非常高大上的技術現在早已經普及到我們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了。 比如我們利用射頻識別技術可以實現免接觸獲取卡片的信息解決了之前IC卡接觸式的磨損問題。生活中用到很多的RFID射頻識別技術像二代身份證,公交卡,門禁卡,會員卡等等。

當年蘇聯這種使用被動技術來傳輸音頻信號的手段是射頻識別技術(RFID)的前身。那麼到底什麼是射頻識別技術(RFID)呢?

射頻識別技術

RFID是射頻識別(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簡稱,是利用可用於無線通信的電磁波(射頻)來自動識別個體的非接觸式自動識別技術。它的工作過程即:利用無線電波,結合電磁感應技術,識別特定目標,並與其進行非接觸信息交流。 射頻識別的無線系統通常有兩個部分,即應答器與閱讀器。應答器近年來又被稱作標籤或RFID電子標籤,每一個標籤有一個獨一無二的電子編碼用於識別。電子標籤的組成包括 IC 晶元與通信天線。 作為 RFID 系統中的數據載體,標籤在收到閱讀器發出的查詢信號時,能夠將一部分能量信號轉換為直流電流,以維持標籤內部電路工作;同時對另一部分信號進行調製、處理,再對閱讀器進行答覆。 閱讀器採用模塊化設計,最基本單元的為射頻電路信號處理電路

RFID閱讀器原理圖

信號處理電路原理圖 作為RFID 系統的信息處理與控制中心,閱讀器通過無線信號,完成對電子標籤的供能與通信。閱讀器與標籤上的天線能夠實現電磁波與電流信號的相互轉化,因此,閱讀器天線所構造的電磁場範圍,即為閱讀器的可讀區域。 現在,在工業自動化,商業自動化,交通運輸的監控系統,高速公路的收費系統,物品管理,流水線生產自動化,門禁系統,金融交易,倉儲管理,車輛防盜等方面RFID技術的推廣和使用都有著不可逆轉的趨勢。

在未來,RFID將會有更多更精彩的應用,比如生物特徵識別,如近幾年,國內外已開發應用了聲音識別、人臉識別、簽字識別、指紋識別、掌形識別、眼虹膜識別等人體生物特徵的鑒別。生物特徵識別時代已經到來,生物特徵識別技術將成為RFID重要組成部分,並促進RFID技術更快地發展。

手指靜脈識別 再比如產品電子碼EPC技術為物聯網技術開枝散葉,EPC系統是一個複雜、全面、綜合的系統,包括EPC編碼、網路、通信協議等內容,它是在計算機互聯網和射頻技術RFID的基礎上,利用全球統一標識系統編碼技術給每一個實體對象一個唯一的代碼,從而構造了一個實現全球物品信息實時共享的物聯網。可以預見,RFID/EPC自動識別技術將帶來國際航運物流和環球供應鏈的一場革命,將更進一步推動我國的自動識別產業發展。

EPC系統

以上只是對RFID技術的一點小小的介紹和展望,未來的世界必將有更多精彩和意想不到等待著我們。

若果你想了解更多射頻識別或無線連接方面的知識,歡迎搜索我們的微信公眾號BATboantong或掃碼關注我們~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