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參加了一次聯誼,女生數量幾乎是男生的兩倍,大部分女生是碩士學歷,男生主要是本科。每人選3個心動對象,然而全場沒有一對互選成功。很多聯誼活動都會出現女多男少的情況,且女生學歷普遍比男生高。互選不成功就沒有再聯繫。是不是到了28歲以後就不願意去爭取一份感情了?所以結婚只能是妥協?


首先,中國女性的思想邏輯受到了大量影視作品和雞湯文章洗腦過度了。同時,在社會層面,社會會女性更寬容。相比於男性,女性的社會殘酷感接觸的時間更晚,強度更低。

導致了中國年輕女性(特指青少年)對社會真實性的嚴重脫節。

同時,女性父母由於在青年期的過度保護,學習週期的拉長,女性接觸社會普遍在23歲後才開始,如果讀個碩士更是要25歲後。

與此同時,男性由於從小的社會責任要求,對殘酷的社會認識更足,更早的學會妥協和背負責任。

因此,當很多高知女性還在看電視劇,想像自己白馬王子和男朋友重疊的時候。大部分男生已經能夠徹底分清夢中女神和現實中的女同學了。

當男生已經開始學會妥協一些問題時,在追求女神過程中,慢慢把標準從100降低到75-80時,他們結婚了。而那些女生還一直在100期待中的,只能一直等下去了。

最後,快30了,突然覺得由於年級大了,自己只有把標準一次性變成60或者70時,才能結婚,就覺得這個世界欺騙了他,是不是應該要100妥協到60了。

害了你的是哪些毒雞湯,保護過分的父母,更低要求的社會。也有可能是面對追求自己的80分男孩還不猶豫發好人卡的自己。

下面的鏈接是我回答,原來婚戀市場男女決策邏輯的:

為什麼現在越來越多的女生不願意結婚? - 鈕子壤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7135177/answer/441429127


碩士畢業工作兩年,即將28歲,大家口中的標準剩女。

怎麼說呢,即便都說大城市的結婚年紀會後推一些,但是實際上很快就發現一個問題,就是當你年齡大了能選擇的單位就是會小很多,尤其對於女生來講。身邊適齡男生越來越少,即便同齡的男生有,但是人家可以向下兼容個五六七八九十歲,但你就不同了。一般碩士畢業二十五六歲(我指的是正常學齡上,神童跳級的不算。),工作兩三年後開始考慮婚姻家庭,因為畢竟面臨生育壓力,大家都不想當大齡產婦吧。然而同期畢業學歷相當的男生工作兩三年很難實現財務自由買車買房的能力(家庭條件一般的)。本科畢業的現在已經工作五六年,大多可以實現,所以能結婚的選擇範圍就在這兒。碩博畢業的男生單身的有麼,有,能馬上作為結婚對象處麼,不能。我身邊的男生同學,如果單身沒房,是沒有主動去相親的。

再說自己。剛畢業時候家裡就開始張羅相親,那時候剛出校門覺得我還是個寶寶怎麼能去相親呢,即便見了面最後也都不了了之,以各種理由斷了聯繫,這些相親對象很奇葩不靠譜麼,當然不是,只是自己覺得還不到結婚的時候,以結婚為前提去相處實在壓力太大。加之自己矯情,不看外貌不看條件非要什麼感覺,最後,拖到現在,想要結婚了,身邊沒有人。再去相親,第一,可選範圍就狹窄很多,第二,因為年紀大了,人年齡越大越難以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思考方式,兼容性越差,所以覺得遇到奇葩的概率也越大(沒有貶義的意思,單純指和自己不合拍的習慣方式,我在別人眼裡當然也是個奇葩)。還有一點就是你不得不承認,年齡大單身的人性格上多少是有一點不好相處的,不管哪方面。綜上,在可選範圍變小,質量變差的範圍裏,是維持原有標準呢還是降低標準,自己選擇。維持原來標準去等真愛能不能遇到呢,不能說絕對不能,那概率有多大呢,你自己想。降低某方面標準,去選一個靠譜的結婚過日子(並不是欺負老實人的意思,我們都是老實人)的就一定不會幸福麼,當然不,據我所知身邊大多數人的生活都是這樣的。在我看來想要過最簡單平穩的日子已經需要拼盡全力了。

兩年前我的想法是一個人可以過很好,自由又舒坦,為什麼非要談戀愛呢?兩年後的想法是,生活真是太艱難了,想要找個人陪我一起組團打怪,互相取暖。

當然,還是那句話,聽說過很多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我覺得自己已經想的很明白了,矯情的毛病還是沒改掉,等哪天改了,就來發個徵婚廣告。


老實說,如果讓我再選一次,我也不願選擇大齡女青年交往


不是我歧視女生啊,女生年齡大了,只要不是非常漂亮或者特別有錢的的,相比男生確實比較劣勢。

瀉藥:雖然沒有婚姻,但依然可以戀愛。充盈自己的過程也會遇見美好。婚姻不是全部,沒有也不會不完整。我覺得更多的是修善自己來這一趟人世的體驗吧


流水線的教育,流水線的學生,流水線的人生。

什麼時候兩個人相愛需要跟學歷,年齡掛鉤了?其實,你不知道愛情什麼時候發生。

婚姻僅僅是一個選擇而已,有的人結婚會幸福,有的人結婚會不幸福,有的人就要轟轟烈烈的愛情,有的人就喜歡平平淡淡的生活。我相信真正喜歡一個人不單是因為她的容貌、學歷、年齡,而她也不會就因為房子、車子、鈔票而去選擇他,這種愛情可能少但是還是存在的吧。關鍵在於自己怎麼想?想怎樣吧?

女生的年齡跟男生的工資一樣,大家都是聰明人,不需要明說的,認為重要的就重要,不重要的自然不重要。


學歷只是學習能力的背書,並不能成為主要的評判標準,如果主要拿這個說事,呵呵,倒貼給我我都不考慮。

短視,是一種缺陷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