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的美女們,沒有絲襪還能活嗎?但你要問她絲襪是怎麼來的,她一定告訴你,你是個很沒有情商且不會聊天的人。

不管美女們信不信,連褲襪是15世紀之前就有的古董貨。只不過起初美女們沒機會,因爲那是男人們穿的,只有貴族的男士纔有這種服飾,因爲穿它騎馬會比較方便。到16世紀時西班牙人將褲子和襪子分開了,而英女王伊麗莎白在1560年有了她自己第一雙針織長襪,她也是有記載的第一個穿絲襪的女性。這雙絲襪是用絲綢和羊毛等材料做的,它的質感讓女王愛不釋手,她決定以後都穿這種襪子。

18到19世紀,歐洲的婦女也穿長絲襪,但不風靡。因爲當時都是長裙,絲襪不出風頭。一直要到上世紀二十年代,絲襪的春天來了。當時的時尚是裙襬上提,再向上。裙擺上去了,腿就露出來了,絲襪開始大流行。而在此之前的1912年,吊帶的發明也是絲襪能迅速流行的重要保證,襪子在膝蓋以上由吊襪帶負責固定,就不會因鬆垮滑落而尷尬了。

1939年是個重要年份,美國杜邦公司偶然發明瞭尼龍。這種新材料迅速改變了針織品和時尚。當時的西方,每個女人的衣櫥都會有幾雙尼龍絲襪。但討厭的戰爭連這點愛美的權利都不留給人們,二戰時期,因爲戰爭需要,她們的尼龍襪子被迫要捐出去。她們的襪子正被重新加工成降落傘、帳篷、繩索、軍服甚至飛機輪胎等等。

沒有絲襪的日子是沒法過的,於是很快就出現了“液體長襪”。說穿了這是一種塗在腿上的液體粉底霜,塗過後看上去和穿了絲襪一樣。還有專門的產品用來勾勒絲襪的接縫。每個女人都是人體彩繪大師,只要你能拿走她們的絲襪。

好在戰爭終於結束了,1945年戰爭結束時,梅西百貨曾在6小時內賣光5萬雙庫存的尼龍襪。

隨着裙子越來越短,固定絲襪的吊襪帶成爲一個麻煩,於是連褲襪又回來了。有電影製片人將絲襪與女演員的內褲製作成一體,解除了表演時露出吊襪帶的麻煩。這個創意迅速成爲潮流,在上世紀40到50年代風靡一時。在當時,尼龍襪的意思就是連褲襪,但連褲襪的意思卻不侷限於尼龍襪。

五六十年代是緊身褲和連褲襪的天下,因爲超短裙流行了,傳統長絲襪越來越邊緣化,它們需要改變。1962年,杜邦公司進一步發明瞭萊卡,賦予了絲襪更大的韌性和彈性。1967年,英國公司“Pretty Polly”首次製作能獨立穿着的長絲襪,不用連褲也不需要吊襪帶,它有足夠的彈性來獨立使用。

至此,女性終於可以用最簡單的方式“雙管齊下”了。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