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很有意思啊,我來說說我的看法。

首先劉備跟曹操打了那麼多年,理由是什麼?光復漢室,剿滅曹賊啊。如果漢獻帝逃到了劉皇叔哪裡,對於老劉來說,這簡直就是一個天賜良機啊,如果漢獻帝和劉備站到一邊之後,天下歸心啊,記得曹丕稱帝後老劉建立的國家嗎?也叫做漢啊,因為位居蜀地,所以也叫做蜀漢,取這個名字,老劉想的就是聚攏民心,現在漢獻帝都送上門來了還猶豫個啥。到嘴的肥肉哪裡有不要的道理,現在漢獻帝到了成都,打曹操不就更加名正言順了嗎?

想當年袁術稱帝,曹操也是用了剿滅反賊的名頭把袁術給幹掉的,當然劉備也可以用相同的手法去攻擊曹操啊,如果這個時候有人與劉備為敵,那就是與漢獻帝為敵,與天子為敵,那就是叛逆,大逆不道,就是反賊。劉備就可以名正言順的去搶他的地盤了,而且被搶的人還很活該,誰讓他與天子為敵。要知道那個時候大漢還是民心所向,不然曹操也不會陪漢獻帝演那麼多年的戲,如果這個時候有人想當那個刺頭,完全可以群起而攻之,當然,實際情況下大多就只是說說而已,嘴上奉詔而已,除非真的有什麼實際好處,不然是沒人干幫你忙的。

可以這麼說,誰擁有了漢獻帝誰就擁有了戰場主動權,誰就有了民心。那個時候無論你做什麼你都是對的。因為你的背後是當今天子。天子沒有錯,就算有錯也不關劉皇叔的事,完全可以把一切責任推給漢獻帝。漢獻帝能怎樣?又想怎樣?漢獻帝有的不過就是一個天子的名頭,並沒有一兵一卒,無論漢獻帝到了哪裡,最多只會成為別人的棋子。如果連棋子都做不了那就沒有存在的意義了。

當然我相信,劉備對漢獻帝還是比曹操對漢獻帝要好很多的,至少在禮節上是這樣,漢獻帝在劉備哪裡也能得到相應的尊重,但是權利,漢獻帝就不用想太多了,在蜀地,除了漢獻帝自己,那個不是劉皇叔的人,至少在幹掉曹操孫權之前,漢獻帝與劉備的利益是一致的,漢獻帝擁有民心,劉備有實力,而且大家的敵人也是一樣的,他們簡直就是最完美的組合。

各位小夥伴,覺得不錯的話,記得點個贊哦。


這個問題問得好!先說漢獻帝沒有投靠劉備的原因!

1.曹丕不可能讓漢獻帝落到劉備手中。雖然對自己已經沒有了利用價值,但落到劉備手中無疑是一副「王炸」牌。劉協被「禪位」後封為山陽公,不允許出封地,並且受到曹丕的監視!但是對漢獻帝來說這也是他最好的結局了,最後過的也挺自在的!

2.漢獻帝不願意去投靠劉備!漢獻帝雖然是亡國之君,但他不昏也不傻,不但不傻而且很聰明。他知道劉備是什麼人,知道劉備安的什麼心,知道劉備想要什麼!當初認劉備為皇叔是想增加自己的勢力。奈何曹操太強大,劉備又是一個不靠譜的滑頭。逃出洛陽後最大化利用了皇叔的身份,壯大了自己的隊伍。然而對漢獻帝來說劉皇叔這個親戚對自己並沒有起到實質性的作用。這一點漢獻帝心裡最清楚了!

再來看漢獻帝去投靠劉備!

曹丕220年登基,恐怕這也是劉備心裡最為高興的一年。緊接著迫不及待的宣布曹丕弒君篡位,剩下自己這個皇叔就是唯一的正統!隨後221年登基。大哥啊!這麼急登基是怕漢獻帝復活嗎?

漢獻帝在蜀地人心目中已經死了,而且是劉皇叔宣布的消息!現在突然又冒出來一個漢獻帝,你是想冒充天子?還是想「打臉」劉皇叔?只要我劉備不認你這個侄子,蜀地這麼大誰也不認識你啊!然後會被名正言順的處死。

其實還有種可能,被劉備加以利用!劉協來到蜀地後劉備會「還位」於獻帝,並告知天下,然而心裡還裝漢朝的人士會望風而來!這時候蜀漢會更加強大!但對於漢獻帝來說他並不見得比在洛陽時要好,還是擺脫不了做傀儡!

再假設劉備利用漢獻帝的號召力一統天下,這時候漢獻帝也就活到頭了。暴斃,漢獻帝突然掛了,劉備哭的天昏地暗,傷心欲絕!然後漢獻帝兒子即位,劉備為託孤大臣!天下本來就是劉備打的,沒幾個人會真的擁護漢獻帝兒子。這時候諸葛亮站出來勸劉備稱帝,劉備怒批,趙雲繼續勸,劉備怒,蜀國舊臣跪勸,劉備閉門不見,蜀國舊臣繼續跪勸,劉備勉為其難的接受稱帝。


如若漢獻帝真的棄了山陽公的榮華富貴去投奔劉備的話,下場就只有一個,那就是個「死」字!

而殺他之人正是被他當年親口奉為皇叔的劉備。

不要認為劉備對外口口聲聲說自己誓要光復漢室基業,救天子出水火之中,這些不過是做樣子給外人看的,只是個忽悠人的口號罷了。實則他要自己做天子,而漢獻帝的生死對他來說已經不再重要。

好不容易連哄帶騙換來的地盤,試問誰能拱手相讓。若漢獻帝來到蜀地,又算什麼身份呢?算大漢天子的話,劉備又算什麼?算山陽公的話,劉備又該怎麼對他,要知道山陽公的爵位可是曹丕親封的,劉備若承認漢獻帝此時的身份是山陽公,那麼也就等同於認可了曹魏政權。因此,劉備會很難堪,而且身份也會變得尷尬。此時的劉備已經登基為蜀漢天子,國不可有二主,就算讓位也是讓給自己的兒子,漢獻帝又算個什麼。

而此時的獻帝已經是個」死人」,雖然他還活的好好的,但是劉備已經為他出了喪,對外宣稱曹賊加害天子,自己不能看漢室落去賊子之手,因此自己才要做皇帝。若漢獻帝突然出現,那麼劉備的謊言就被揭穿,他給外界留下的仁義形象也就蕩然無存。

劉備心裡很明白,也很清楚,漢獻帝的到來只會給自己帶來麻煩,而沒有任何好處,因此獻帝必須死。

殺獻帝的方式有很多種,也很容易,殺了之後,還可以將責任一股腦推到曹丕身上,自己也可以此作為征討曹魏的借口,顯然漢獻帝的死對劉備是有好處的。因此,獻帝還是死了的好!

再者漢獻帝無論如何也不會去投奔劉備,他已經看穿個皇叔的真實面目,留在曹魏的地盤,雖然有些憋屈,但起碼可以活命。若到了劉備的地盤上,自己這條命就算徹底交代了。再者若自己身邊遍布眼線,只要有輕舉妄動,曹丕就會知道,到那時就算劉備不殺自己,曹丕也會殺自己。想活就老老實實做自己的山陽公,要死就動身赴蜀。很顯然,漢獻帝劉協是不想死的。


漢獻帝這個皇帝可以說是真的可憐,跟他同年代的雖然還有一位末代皇帝劉禪,但漢獻帝卻要比他慘多了。起碼劉禪還正兒八經當了幾十年的皇帝,雖然面臨著魏國的入侵最終滅國,但先前的日子很舒坦。漢獻帝則是從當上皇帝那天起便是一個傀儡,先是董卓,又來了曹操。

好不容易熬死了曹操,結果又遇見了一個更狠的曹丕,畢竟曹操還一直有個遮羞布,不願意登基為帝,而曹丕卻是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逼迫漢獻帝禪位。在漢獻帝禪位後,為了收買人心也為了鞏固政權,曹丕並沒有殺死漢獻帝,而是封其為山陽公。

於是有人便開始好奇,漢獻帝這個時候為啥不找個機會前去投奔劉備,繼續光復漢室呢?

其實這個假設很難做到,首先,曹操以及曹丕對漢獻帝的看管都十分的嚴,漢獻帝根本沒有溜出去的機會。就算漢獻帝溜出去了,古代交通也不方便,可沒什麼飛機高鐵,漢獻帝極大可能會在溜走的路上便被抓住,那樣的話曹丕就不會很客氣的對待他了,他的日子也就沒有當山陽公時期清閑自在了。

其次,漢獻帝心中已經沒了什麼繼續當皇帝或者是光復漢室的想法,多年的傀儡皇帝生涯以及曾經反抗的失敗早已讓漢獻帝心如死灰,明白漢室滅亡是遲早的事情。

再者,投奔劉備根本不是一個好的決策,雖然劉備一直以來都以漢室正統自居,動不動就打著光復漢室的名義。但實際上,劉備是比較自私的,心中也是想自己當皇帝的。就拿漢獻帝衣帶詔一事舉例吧,劉備一開始就不敢加入,抱著一種猶豫的心態,後來煮酒論英雄後,才下定決心同謀此事。劉備若真的是正兒八經想光復漢室,那衣帶詔他根本不會猶豫,便會為了漢獻帝這個當時的正統而去努力。正因劉備懷揣著私心,漢獻帝剛退位沒多久,劉備就登基為帝了。

那漢獻帝此時前去找劉備,便會出現一個很尷尬的情況,那就是劉備建立的也是漢朝政權,他是蜀漢皇帝,那漢獻帝也屬於漢朝皇帝,一山尚且不容二虎,一國怎麼能有兩個君王,所以即使漢獻帝前去投奔劉備,那最大的可能也就是被劉備當成傀儡,日子還不一定有在曹丕那過得舒服,路上還要冒著極大地危險,甚至有葬身在山賊或者野獸手中亦或是餓死累死的可能,實在是很不划算。

總而言之,劉備絕對不是一個好的投奔對象,當時天下大亂,誰都打著自己的小算盤,漢獻帝根本就是孤家寡人,沒有任何人可以依靠,所以說山陽公倒是他最好的歸屬。


至於漢獻帝投奔劉備那就更可笑了,就算劉協去了西川劉備也不一定接納,劉備自己己經有了當皇帝念頭,怎麼願意接一個礙手腳的菩薩回來,劉備先前一直打著光復漢室的旗號,漢獻帝要真來了怎麼辦,你是聽漢獻帝詔令呢?還是像曹操一樣「挾天子以令諸候呢?

要知道這個時候,天下其它諸候勢力幾乎被消滅殆盡了,中原大地上只剩下了向魏暫時稱臣的孫權,以及西蜀,漢獻帝的價值大大降低,這個時候迎來漢獻帝無疑絕不是一招好棋。


歷史沒有假如,如滾滾川流不息的東逝水一去不復返。若非要出於好奇心,去做假設,也不能違背常理。

劉備

的"劉皇叔",是朝堂之上漢獻帝搬出皇室家譜後所尊封。又何償不是以此來牽制權臣曹操的意思。

劉備自稱是西漢初中山靖王劉勝之後,其實兩人相隔數代三百年有餘。也就是上世河北岀土的著名的金鏤玉衣的主人。

劉勝一共生有一百二十個兒子,多得連他自己都分不清,劉備的漢室後裔之說我們權當是真的。

漢獻帝幼年時為董卓擁立。後長期被曹操挾持,以達到"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目的。

漢獻帝一生過的很辛苦,甚至窩囊,沒有做過一天真正的皇帝。自己鍾愛的伏皇后當面被曹操賜死,又被逼立曹操的幾個女兒為后妃。

曹操對漢獻帝看管的很嚴,絕無可能有逃出皇宮半步的機會。

曹操一死,兒子曹丕立刻廢了漢獻帝,白立為曹魏的開國皇帝一一魏文帝。古人通訊、交通久發達,傳至成都,己是漢獻帝被逼殺的消息。劉備率眾臣戴重孝面北祭拜了幾天後,才在成都正式稱帝。

若按題中非假設的話,結果可能是:

一,若劉備稱帝前,漢獻帝到了成都。做為漢室正統仍然是漢獻帝,劉備或封王,掌握實權。

二,若劉備稱帝後,漢獻帝來到成都,劉備己不可能讓位。把漢獻帝供養起來,甚至封個太上皇都有可能。(太上皇不一定非是長輩)。若劉備堅持退位,己被封賞就位的百官也不會答應的。


可能很多人都會認為曹操僅僅是運氣好,想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辦法,輕輕鬆鬆佔據了大部江山。

實際上,在中國古代歷史還有一個操作叫清君側,就是針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而且也不乏成功案例。

別的不說,在曹操之前有一個叫董卓的,也玩過這手,結果呢?

換句話說,曹操可以挾天子以令諸侯,為啥其他諸侯不能再來一次清君側呢?

關鍵還是在於兩點:

第一,怎麼做。

第二,實力。

曹操第一在禮儀上完全依照正統辦,而不是像董卓那樣,而同時皇帝也需要一個強力的丞相。事實證明,劉禪也需要諸葛亮幫著打理。

第二,曹操初期確實不像袁紹兵多將廣,但是也僅僅是只比袁紹差一點,比其他諸侯還是具有壓倒性優勢的。沒有足夠的實力,即使拿到皇帝又有啥用呢?拿的到,保不住。

至於曹操吞併其他諸侯,換個角度想想,如果皇帝強大起來了,就會放諸侯自己做土皇帝?有一句話說得好,東山老虎吃人,西山老虎就吃素嗎?

再回頭看看漢獻帝會不會投靠劉備,借用曹操討伐劉表的時候,謀士對劉公子說,若是劉備打不過曹操,和劉備聯手沒有意義,但是若是劉備打得過曹操,那劉備還會安心當你的臣子嗎?況且,劉備還是劉皇叔呢!誰更加適合當皇帝?

所以,估計漢獻帝不是沒有考慮過逃跑,而是跑出去投靠誰呢?顯然就合適而已,反而是孫權好於劉備,別忘記劉備專坑姓劉的。但是,去江東,太遠了。

想來想去,還是算了吧。每天晚上默默詛咒曹家同樣被顛覆!最後詛咒靈驗了。


這要看是怎麼去蜀漢,如果是魏國強行送過去(這種可能性實際不存在),送獻帝歸漢,那麼劉備肯定會迎接,然後還位獻帝,當然獻帝肯定不敢受,於是再演一處戲,比如認劉備為父或者認為子,總之就是劉備得繼續當皇帝而且還有正宗的皇考了,合法性大大加強,至於獻帝是當太上皇還是並稱二帝都只是形式問題了。劉備政治上主動性就強了。

如果漢獻帝是私下擺脫控制逃到蜀漢,這個就好辦了,妄人偽冒,直接殺掉。反正劉備就是說獻帝死了,沒有找到到獻帝子孫,自己不得不效仿劉秀延續漢朝。這種事情歷史上幹得太多。


感謝邀請!

獻帝宅心仁厚,少帝之死給他留下了創傷,給董卓硬扶上台。溫侯誅董卓後,復遭戰亂,顛沛流離!……

曹操救得獻帝,愛其善良。衣帶詔事件屬於虛無。孟德賢相,讓劉協有福!

漢獻帝劉協的處境,天下英雄都能予以理解。劉備,關羽,張飛,趙雲和馬超諸將吏都是忠良有情義人物,都挂念著漢獻帝。

設使魏文帝受禪不善待劉協,必招天下罵聲。畢竟已成內親,差錯不了。

若曹丕要將劉協推給劉備,那孫權爭氣也會要,更有情義。

畢竟曹,劉,孫三家在漢獻帝的名義下爭名奪利,爭人爭地,各出盡風頭,還結成親戚。國事而外,當初的漢獻帝是他三家惟一公認,可提得起的主線。


只能是暫時的的利意組合體而巳,得意一時,最終只能是劉備打天下得天下的一顆使用所利用的一顆政治棋子罷了!至於漢獻帝的生死下場結局很難預料,無論怎麼說,只要漢獻帝在劉備成就霸業的時侯利弊各占均半,因為漢獻帝若是在劉備這邊弊大於利!劉備是為自已打天下為目的的,不是為光復漢室,一開始是,但最終不是!只能藉助漢獻帝的王牌來為自已的政治目標來為自已的江山子孫為中心了,漢獻帝對於劉備的蜀漢政權集團會有影響力,但也會起到反作用,對劉備的子孫會造成政治隱患的,劉備必定不是曹操,操可以挾天子以令諸侯,劉備不能這樣干,因為他打的旗號是光復漢室,奉詔討賊!他要是和曹操那樣干,就會失去民心違背天理,劉備必竟不是曹操,他的老祖宗姓劉,在那個封建王朝的制約下,曹操就另當別論了,因為他不姓劉而姓曹,而實用起來存在著不同價值意義,那隻能是定義上的概念區別和差異了!試問一下,為了江山為了霸業,連一個同漢室的同宗兄弟劉璋都容下不了都趕出成都到公安去當震威將軍去了,何況是一位大漢朝的第二十四個漢獻帝也!自古以耒無論是封建王朝也好,還是什麼其他的什麼也罷,政治是無情的,更別說什麼有義之說了!為了自己想達到的政治目的,是不擇任何手段的,三個字,權、利、力。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