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一次网上众筹,让德云社站在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这起事件并不复杂,就是相声演员吴鹤臣突发脑出血,住院将近一个月,他的家人在众筹平台向社会求助,众筹金额100万元。


由此,引来了网友的质疑,称他家里在北京有两套房、一辆车,大病也有医保,怎么会需要众筹100万?


对此,吴鹤臣的妻子发微博回应称,自己并不存在骗捐、逼捐的行为。筹到了148184元,筹集费用暂时够用,水滴筹已经关闭。网友质疑的两套房子都是公租房,均无法出售。车为婚前购置,家中有瘫痪病人,日常出行很是麻烦,车不能卖。


5月4日上午,当地居委会也证实,众筹人发布的情况属实,社区也动员募捐了1万多元。而德云社也发表声明表示,吴帅妻子发起的“水滴筹”众筹是私人行为,德云社和郭德纲本人将继续向其提供一定程度的经济援助。



一人有难,八方相助。谁都有个落难的时候,遇到了自己和家庭无力解决的经济困难,向社会伸出求援的手,实在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这里的“求援”,也不是随便“张口就来”,前提必须是在自身无力解决的情况下。



如果家里有房有车有钱,碰上个大病小灾,还没动“家底”,就吵着要“众筹”,把本应自己承担的风险扔给其他人,就等于让“众人背锅”了。


况且,社会资源总是有限的,不该众筹的众筹,必然会占用正常求助的资源,对于其他人而言,显然是一种不公平。


平心而论,吴鹤臣妻子、当地居委会的回应,对于自身家庭经济状况的客观陈述,的确会打消公众的一些疑虑。比如,“两套房”的问题,如果属于“公租房”的性质,的确不能“卖房救急”。至于“一辆车”的问题,考虑到财产的性质——生活必需品的属性,要求立即“套现”,也是不近人情的做法。


来源:吴鹤臣妻子微博


法律规定也是如此,就算是处以没收财产,还得“保留必需的生活费用”,只要是符合条件,就算是有房有车,也不影响发起人求助“众筹”。


但就这起风波事件而言,吴鹤臣的家人在发起众筹上,的确有瑕疵之处。


众筹所预期的目标,一百万元并不是小数字,“是众筹的上限额度”。尽管“脑出血”是很严重的病情,“医院通知做好长期治疗的准备”,但从报道的情况看,实际花费远未达到这个标准。事实上,“募集”还不到15万元,就因为“暂时够用”,而关闭了“水滴筹”。


如果没有网友的质疑,众筹达到规定的上限,并不是一件多么难的事,而多“募”来的这些钱款,是否能“输送”到最需要的地方去是个疑问。


来源:吴鹤臣妻子微博


当然,存在问题的,也不止是个人。对于水滴筹平台来说,在提前核实、具体把关上,也有责任。


翻看报道,不仅吴鹤臣家人发起筹款的数目,与实际需要不匹配,而且发起人还有“勾选‘贫困户’的误操作”。尽管众筹平台“曾与医院沟通”,“医院称病人正在治疗中,医疗花费也没办法给出”,在某种程度上可能影响判断,但作为专业平台来说,从常识上也应察觉这一“报价”明显偏高,已经超出了合理的范围。至于发起人的“误操作”,平台方面也是“后知后觉”,这种“不够专业”的态度与做法,着实令人遗憾。



我们身处的这个网络时代,放大了个人的求助信号,也放大了社会救助的力量,与之而来的,应是制度规矩的完善。


之前,随着《慈善法》的出台,慈善募捐与个人求助实现“分流”,但后者的“规矩”并不完美。鉴于一些围绕慈善而发生的热点事件,应对网络“众筹”的发起条件、审核程序等作出合理规范,实现社会救助效益的最大化。


(作者系学者



内容来源:全媒体总编室

图片来源:网络等

责任编辑:王子墨

本期编辑:吴亚琦 常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