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來搭救我,本題題主會給贊和感謝~本人社交方面不堪描述,可謂是笨拙至極,還很會不好意思啊。。。看很多女孩子說話的時候永遠是咯咯咯在笑,也想學著這麼做,但很快就發現這根本不是我,真的好累,而且自己會懷疑看起來是不是很假,因為有時候表情會僵。。。然後又很不會接話,朋友說一句,我不知該說什麼,尬笑也很不自然,所以慢慢的別人說話的時候就不敢看她,怕接不上話,又犯尷尬癌。。。但很多場合就是這樣一羣人要圍在一起,這時候你面對的就不僅僅是一張臉,這個時候我的表情又要失控了……所以我覺得如果說話方面有提升情況會好很多。比如說每天早上和朋友說話總是你晚上幾點睡的呀,今天什麼課在第幾節呀。。。每天這樣人家會覺得你這人好無聊哦,不喜歡和你玩了。所以各位大神,出出主意,各顯神通啊拜託了。最好配上具體的語境,比如別人說啦啥,你會怎麼接。。可能你們會說聊天這種東西不是自然而然的嘛,但對於對目光方面有恐懼的我來說的確是鴨梨山大啊啊啊救命。很想扳轉一下人格這樣。真的誠心希望大家幫助一下不善言談的我啊!當然我知道主要還是靠我自己的啦。給大家比心心啦……


推薦書籍:《人性的弱點》《社會心理學》《社交知識全知道》

emmmm謝邀,但對於我這個剛從高中壓抑中解脫出的大一單身狗,自己的社交都成問題|ω?)

把我們心理老師教的一點告訴你吧

假如你剛進入工作單位,某天下班,領導約你去喝一杯,你要怎麼閑聊?

首先,人和人要聊得開,需要彼此放鬆心理戒備。而人在什麼情況下會放鬆戒備?一是熟悉,二是可控。領導一般年紀比你大,所以閑聊時,如果你先開口的話,可以向他訴說一些遭遇或是困難,比如剛來這個地方有哪些不方便啊,擔心家裡會出什麼事呀,或是人際上的種種不快之類的,以一種晚輩向長輩請教的姿態去聊天。當你訴說過種種「不幸」過後,對方在潛意識裡會認為你比自己弱小,是可控的、不構成威脅的、單純的。

相信領導會為你各種解答,以彰顯自己的閱歷,此時你只需要耐心聽他講完,然後表示認可,比如:「嗯,您說得有道理,之前我的某某老師/某某親戚也給我講過這些道理,我覺得您和他/她很像呢,他/她也是個什麼什麼(當然是讚揚啦?ω?)樣的人……」此時一是讓對方收穫認同感,就是我沒白給你講。二來建立熟悉感,拉近距離。

再這之後你就可以接著上文問一些比較「有價值」的問題了,比如用小孩般天真的語氣「誒×總我跟您講啊,我那老師/親戚特逗,小時候我……(此處省略扯淡字數)而且他特別喜歡喝烏龍茶,我小時候還沒進教室/家門就聞到茶香,知道他/她來了。誒對了×總,您喝茶嗎?」看吧,談到領導喜歡什麼上了。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沒有前期鋪墊,你直接就問人家「×總您愛喝茶嗎?」或者「×總您平時喜歡幹些啥呀」「您有什麼興趣愛好麼?」稍微有點經驗的都知道你要幹啥了,目的性太強了。反而使人心生戒備。

更新

閑聊有時候會變成尬聊,即某一方不想再聽,而另一方還不斷在說。那麼怎麼判斷閑聊是不是已經尬了呢?

很簡單,當你向對方說完後,對方只是說「哦~這樣啊」、「emmm」、「行吧」、「哈哈,牛逼」、「666」、「嗯,挺好的」、「真厲害」之類的都可能是出於禮貌的回應,如果之後兩三分鐘內對方沒有再向你提問,表示他不感興趣,閑聊也就沒必要再繼續了

另外說一個關於對方是否喜歡你的感受,我有一個高中女同學,畢業後某天居然主動加我微信,她是唯一一個加我的,高興!又過了一久,她居然主動找我說話了:

「在麼?」

「嗯嗯,有什麼事嗎?」(期待)「那個,我們軍訓要求寫作文,能幫我想想怎麼寫嗎?」(我:納尼?)「行吧,我想想啊,emmm你可以寫……」「感謝感謝!」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這種情況表明女生只是把你當成是一種資源,好一點一個朋友,再好一點一個備胎,隨時變好人。你可以成為她終生的騎士守護她,但永遠得不到她的愛。

那麼如果她對你有感覺會是什麼樣的對話呢,我腦補了一下:

「在嗎?」

「嗯嗯在的,有什麼事嗎?」

「那個,你現在有時間嗎?」

「有吖,怎麼了?」「我想請你幫我個忙,我們教官要我們寫軍訓日記,嗚嗚嗚!」「哈哈,你們好慘呀!」「所以,幫我想下咋寫唄,我知道你作文一直很厲害的。好不好嘛?」「嗯行,我想想啊,你可以寫……」「哇,好棒呀,難怪你高考語文那麼高,我才××分,我估計就是我的作文崩了。233333!」「哈哈,其實吧,我覺得你在班上也挺厲害的啦。」「啊,謝謝(?&> &)」「沒事,還有別的事麼?」

「emmm那個,週末有空麼,我知道有家奶茶店敲級好期(超級好喫),我請你吖,算是報酬。」

如果你回答「沒事啦,不用客氣。」她還會說「來嘛來嘛」如果你繼續拒絕,她也不會再死纏爛打了「唉,可惜。好吧,哪以後有時間我在找你,一定要來喲!」當然,是我肯定答應了,明擺著的呀。

所以一個人對你要是有興趣的話,他會盡量拖長談話的時間,因為他想了解你更多。同時,說話的語氣,方式也會有所不同,這個你多和人打打交道就能感受到了。

更新

和人閑聊看似隨便,但也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緒。個人觀點,在任何場合一定要做到理智大於情感,失去理智是件很可怕的事。

最近遇到幾件很不爽的事。

第一件:某天早上我們系兩個班一起上早自習,我們大學的早自習沒有老師管哈。還有十分鐘下課時,另一個專業的學生就提前來到教室門口等著了。估計才過了兩三分鐘他們就等不及了,有人開始隨意進入教室晃,看我們走不走,還有一個人直接衝上講臺沖我們吼:「我們要上課!聽見了嗎?我們要上課!」

當然,這種態度沒人願意鳥他,後來一班班長怕這同學在做出什麼過激的行為,就提前組織大家散了。

如果我是那個專業的同學會怎麼請求呢?最基本的禮貌該有吧?最基本的稱呼該有吧?大家一樣在上課憑什麼要讓你,所以藉口好歹也要有吧?「不好意思打擾大家兩分鐘,那個,××(專業名詞)的同學們請聽我講一下哈。待會兒我們的××課有個××活動需要提前準備,所以能不能麻煩大家提前下課,相信大家有還沒喫早飯的對吧?早點去嘛不然待會兒多擠呀!謝謝大家了哈!」這樣總比剛纔好吧。

第二件:關於一個室友,我們合夥買了個洗衣機洗衣服,有次大家的混在一起洗好後就放在一邊,我和另一個室友的涼完後就沒管了。第二天早上起牀我發現他的褲子還在那兒放著,就提醒了他一下。可能是他起牀氣比較大吧,對著我就是「臥槽!那肯定臭了,你都不幫我涼下!」

我平時在寢室是比較積極的那種,公共衛生都是我在打掃,我也沒考慮公不公平,反正就屁大點兒地十幾分鐘就能搞定。但是我不是保姆傭人,要幫你洗衣服洗完幫你涼晾完還要幫你收好,一句話:幫你是情分,不幫你是本分。需要幫助你為什麼不提前告訴我?又不是不幫你。

更新(11.16)

與人閑聊時,發散和跳躍思維很重要,它可以擴展你們聊天的範圍,延長聊天的時間。想當初我和表弟聊天真的是可以聊到天昏地暗,小一點我們就玩故事接龍,大一點瞭解到更多時我們便開始討論這個世界。從學校趣事談到教育制度、從古談到今、從中國談到外國、從鬼談到神、從遊戲、動漫、電影談到社會、政治、戰爭,簡直難以置信。最近的實例在我的一個同學,下數學課後他找老師問問題,然後開始了閑聊。他們首先從解題方法談到所學的極限課程,又從極限課程談到我們整個大學要學的科目:線性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然後他們就概率論又談到了經濟規劃,即概率論的實際運用。再到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實例,比如買彩票、拋硬幣甚至是賭博。整個談話過程十分輕鬆而且活躍,聽我說著像是編的,但它確實就發生在現實生活中。最後他們清楚地認識到,學會概率論並不能預測中獎號碼,也沒法成為賭神,但至少不會再被類似的東西忽悠而上當受騙了。

瀉藥

我寫了好久發現,這其實和聊天關係不大。

然後我就刪掉了,因為我覺得沒什麼意義。

如果用結構化解題思維的話,溝通不暢是表現層,心理活動是邏輯層,人格是底層。以社交情景的交談效果為導向看起來是具體可行的,首先看書學習理論,然後用書上的理論和人們提供的案例去指導具體的對話,接著自己從外界得到正向反饋,大腦分泌多巴胺,久而久之難以為情的心理活動就減弱了,最後人格也得到了扭轉。

我建議最好選擇實用易懂的書來閱讀,因為如果書的內容太過高深而找不到方法輸出,那麼最後你會放棄這件事情。

我建議在沒有外界激勵的階段,每次自己做出了進步都應該及時進行自我激勵,以養成脫離意志力驅動形成興趣驅動的習慣。否則意志力也是有限的,很難熬到起效。

我建議在社會角色和自身個性的整合過程中,嘗試接受自身價值觀與社會主流價值體系不同的地方。因為咯咯笑和尬笑不是同一個人。

不管是閑聊還是其他形式的對話,其本質都是服務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我對交流溝通這件事總結了三個提升具體方向:社交敏感度、話題設計、表達技巧。這一次不打算再次展開了。

我認為學習寫作會是一個好的方案,一方面避免對抗自身的弱點,另一方面鍛煉了文字表達的能力。此外,這個過程不但從各種素材中積累了話題,更是通過思考自己想表達的看法中,完成了對自我的一部分探索。


謝邀

我是一個嚴重尷尬症的漢子,我常常會因為一些人的對話,或者動作莫名出現雞皮疙瘩掉一地的情況。但極少出現與人交談尷尬的情景。這是為啥呢?因為我非常害怕冷場和沒話可說。所以我會強行將話題生活化,興趣化。儘可能避免對話的對方吹牛逼的情況(我討厭別人這麼幹),減少我強顏歡笑其實心思已飛的次數。

順便一說,問主一女生,主導話題往往可以偷懶,沒必要花太大心思。如果話題不感興趣,完全可以直接表達你的疑惑。或者改變話題,太強迫自己接受貌似過於委屈。。。


看到這個答案的我有點喫驚,原來我以為很簡單的事,居然也有人在用心的想要學習。

令人唏噓……

加幾個qq羣聊天,看正確的聊天方式,跟著學。

正確的就是你覺得舒服的


萬能回答: 「哇!好厲害」「這樣啊」「臥槽認真的?」「666」

「不知道啊!」

「就是!「唉, 最近好忙啊」然後聽他們說下去就行了哈哈哈哈哈哈我就是社交智障, 大學了更甚, 很難和別人交流, 但是別人和你說話的話應付一下還是勉強可以的。 題主加油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