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縣小學100學年度的新生入學情況令人憂心,有13所國小的新生不到5人,其中3所的新生僅1人。少子化的衝擊在過去十年間已經使嘉義縣國小併、廢校多達40多所,而正面臨到併、廢校危機的迷你小學也不少。

筆者今天看到的網路新聞中提及,嘉義縣偏鄉小學認為「創造就業機會,留住青壯人口,才是解決山區小學新生不足問題」。對此筆者不完全認同,發展山區觀光和創造就業機會是各縣市政府一直推動的目標,但是少子化的衝擊是全面性的,都市的就業機會豐富仍面臨國小減班、裁併甚至廢校的危機。偏鄉的迷你小學以「轉型為特色學校」,或利用學校現有的資源,與社區緊密結合才是較適宜的推動方向。

當然,追根究柢,「如何提高生育率?」才是整個台灣社會面臨到的急迫課題。


-----------------以下是網路新聞------------------
「偏鄉13校 新生不到5人」

嘉縣青壯人口外流嚴重,許多國小面臨招不到新生窘境,全縣今年有十三所國小新生數不到五人,其中更有三所只有一名新生,得由教師接送學生上下學,地方人士及老師憂心學校遭到裁併,建議相關單位落實山區觀光產業,創造就業機會,留住青壯人口。

因應少子化衝擊,嘉縣近十年來併校或廢校國中小達四十餘所,即使如此,仍有許多國小面臨對新生招生不足窘境。

依縣教育處統計,一百年學年度嘉縣山、海偏遠地區有十三所國小,小一新生人數不到五個人,其中阿里山鄉豐山國小、梅山鄉太平國小龍眼分校、番路鄉大湖國小草山分校都只有一名新生,出現一對一教學特殊狀況。

太平村長嚴清雅無奈表示,太平國小龍眼分校今年只有一名新生,本校也只有二位新生,與早年的新生數三、四十人相比,實在差太多。

嚴清雅說,山區青壯人口外流嚴重,加上少子化,太平國小今年原沒半個新生,招經地方千拜託萬拜託,才有新生願意在山區小學就讀,他認為唯有發展山區產業,創造就業機會,留住青壯人口,才是解決山區小學新生不足問題。

山區學校表示,出生率降低,山區青壯人口外移,大環境問題沒辦法克服,招不到學生,讓地方及老師憂心忡忡,為維持學生人數,校方還祭出派出教師接送學生上下課,以協助忙於農務家長照顧學生。

山區國小教師進一步指出,年初中研院曾公布一份人口政策建議書,依出生人口推估,一百零四學年度國小新生將減少到只有十八萬九千人,比現在再減少三萬餘元,學校招不到問題將更嚴重,遭裁併或廢校壓力會愈來愈大。


新聞出處:自由時報(記者謝銀仲/嘉義報導)
更新時間:2011/04/23 04:11
新聞引用自:Yahoo!奇摩新聞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723/78/2vkjw.html
-----------------以上是網路新聞------------------

2011/07/25更新:本部落格相關連結:「少子化與閉校危機」「與大自然為伍--苗栗縣大坪國小」「迷你小學的轉型--雲林縣華南國小」

2011/08/10更新:本部落格相關文章:「彩蝶飛舞的迷你小學--寶山國小山湖分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