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绿皮书-1.jpg  
『我们都应该用更温柔的视角,去看待世界上的所有不一样。』

幸福绿皮书 │ Green Book

导演: 彼得法拉利
编剧: 彼得法拉利
演员: 维果莫天森、马赫夏拉阿里

就在今天,《幸福绿皮书》夺下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男配角、最佳原创剧本三项大奖!
有关注奥斯卡多年的影迷朋友应该都知道,因为时差的关系,往往是在台湾时间的周一上午进行颁奖。以往每年基本上我都有看直播的,可是今年因为在上班了、就只能很偶尔地偷看一下图文并茂的文字转播,或者是等朋友即时跟我回报、分享(而且一度忙了起来,导致后来就直接看完整得奖名单了)。虽然相较之下好像少了一点FU,但也是一种新的体验,更有一种自己是上班族的感觉了。
幸福绿皮书-2.jpg  
好了,扯远了,回来聊这部《幸福绿皮书》。这部作品尽管知道它入围多项大奖,但当时促使我进电影院看的动力,其实来自于周遭朋友的口碑──而且是只要进戏院的朋友都跟我分享「好喜欢」的程度,让我某一天特地起了个大早就冲早场的《幸福绿皮书》!我必须说,我其实并没有完整看完最佳影片入围,可是当我后来看到导演在致词时分享的那一段话──『《幸福绿皮书》是一部关于爱的电影,即使彼此有许多差异,也要互相爱护尊重』──是啊,这一段话对我来说,就让我觉得它有夺下这个奖项的「意义」,这段扣紧主题的感言,于我来说其实超越了电影本身的艺术价值,而用一种更温柔的视角,去看待这个世界。

这件事情于我来说是温暖的、是和煦的,就像《幸福绿皮书》带给我的感觉,流畅而不失趣味性,看似写实却又充满著戏剧张力,在那些近乎没有表演痕迹的情节当中,慢慢把一些东西「传」给了观众。
幸福绿皮书-4.jpg  
不知道大家刚开始有没有猜到「GREEN BOOK」的真正意思呢?其实我是进到戏院、直到东尼应征上了唐的司机之后,领到那本Green Book的瞬间,我才知道这样一个绿皮小册子的存在意义,本身就是一种种族歧视,甚至在那个瞬间,我一度感受到中文片名中用「幸福」来形容绿皮书是多么讽刺。肤色也好、种族也好,某种程度上来说唐跟东尼之于整个被框架起来的「主流」来说,在那个年代(又或者至今亦然),就是比较被歧视的一个族群,但是这个大前提本身就很令人匪夷所思──为甚么?那不过是被「人」定义出来的社会藩篱,却扎扎实实的根深蒂固在很多人的心中──我自己来说,我看到故事里唐的遭遇,是格外心痛的。

不过《幸福绿皮书》之所以让我喜欢,某部分当然是因为它的深度跟探讨的议题是我觉得值得去关注的,另外一部分是我觉得,若说这部电影是以一个公路电影的路线为主干,并且以唐跟东尼这两人的友情去填补了内容的灵肉,用浅显易懂的方式,带领观众进到了那个其实对他们并不友善的世界。
幸福绿皮书-3.jpg  
在诙谐的步调当中,搀和进一些人与人之间相处必然出现的磨合与摩擦,并在一趟漫长的旅途当中,渐渐地建立起这趟难能可贵的友情──而他们个性如此迥异、出身背景截然不同,可是却因为人与人之间最纯粹的情感,而一起走过了这段路,甚至更美好的是──他们都因为这趟旅程而有所「改变」,而且是价值观上的。两位演员的表演我都非常喜欢,其中硬要说的话,我自己很喜欢马赫夏拉阿里饰演的唐薛利,从开场的面试戏──或许有点让彼此互看不顺眼的那场关键戏码中,两人的位置安排,那样的上下从属关系,像是一种刻意经营的阶级,可重点是,我觉得是唐薛利想要捍卫自己的心情过于强烈。又或者像是唐薛利试图不去做那些大家认知里黑人会演奏的音乐/会吃的食物等等,当然是反映出他对于被歧视、被压榨的一种无能为力与心酸,也凸显了他想要改变的决心。更重要的是,我觉得他后来因为东尼、才发现其实他也自己默默的将自己分了类。

他很刻意去当那个「大家想像中不同的黑人」,却反而更凸显了自己的卑微跟渺小。「生而为人无罪,你不需要抱歉」我想起蔡依林《玫瑰少年》里的这句歌词,意外的,我觉得那是唐薛利后来真正明白的──他还有很多可以努力的空间,但绝不是这样刻意的做出分别,因为这样的他,其实某部分来说也是制约于刻板印象吧。

虽然看似平淡,但其实我觉得看到最后会惊讶的发现全片的情绪渲染力,还有「后座力」。我自己还蛮喜欢《幸福绿皮书》的,也推荐给大家。

图片来源:网路
✩ Follow Me on 粉丝专页 │ Instagra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