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頻,1970年生於中國臺灣,畢業於臺灣國立政治大學廣告系。著名廣告人,女作家

採訪李欣頻是通過電話,她是個傳奇的女子,在臺灣她被稱作「文案天后」、創意生活家。

海明威閱讀海,發現生命是一條要花一輩子才會上鉤的魚;梵谷閱讀麥田,發現藝術躲在太陽的背後乘涼;弗洛伊德閱讀夢,發現一條直達潛意識的祕密通道;羅丹閱讀人體,發現哥倫布沒發現的美麗海岸線;卡繆閱讀卡夫卡,發現真理已經被講完一半;在書與非書之間,我們歡迎各種可能的閱讀者。

―――這是李欣頻為臺灣著名的誠品書店寫的宣傳廣告語。

能把廣告寫成詩一般優雅,李欣頻是絕無僅有的。

即將40歲的李欣頻已遊歷40多個國家;她甚至可以「每天讀兩三本書,每天看兩三部電影」;當然還有與朝九晚五的白領完全不同的半年工作、半年休假旅行的生活方式。這就是李欣頻的「創意生活」。

李欣頻喜歡三毛、喜歡張愛玲,喜歡法國女作家薩岡,因為她們活得特立獨行、後無來者。李欣頻說她也希望自己是個特例,沒有人能複製。

李欣頻說,創意若真有目的,那就是把每一天活得獨特且精彩。

寫多少廣告文案,就會寫多少詩歌

李欣頻不光給書店寫文案,還為百貨公司、銀行、地產商寫,最高的一篇十四行文案可以拿4.5萬元臺幣(超過人民幣10000元)。

李欣頻說,書店的利潤比較低,文案的收入就不會太高,但是寫這類文案會讓我覺得有成就感。好的廣告語就是文學作品,只不過被賦予了很大的媒體空間。

李欣頻為誠品書店的圖書禮券寫過一個文案,「那個文案我寫得很痛苦,因為我不喜歡圖書禮券,它不自由。後來我找到了我的『興趣點』,就是把圖書禮券帶來的『不自由』轉換成『自由』。有什麼『不自由』?第一,你只能在誠品買;第二,你只能在有開店的時間買;第三,必須在誠品現有的商品中選擇……然後,我在這些『不自由』中找出它的自由:第一,地點是自由的,我可以選擇在臺北的誠品買,或是在高雄的誠品買;第二,時間是自由的,我可以在春天買,也可以在冬天買;第三,選購的商品也有自由,我可以選詩集,或是選小說──然後就有了這樣的文案:1月1日兌現村上春樹的彈珠玩具;2月14日兌現羅蘭?巴特的戀人絮語;3月8日兌現西蒙娜?波伏瓦的女性自覺;4月4日兌現小王子的想像力;5月5日兌現聶魯達的靈感;6月6日兌現波特萊爾的憂鬱……從1月份到12月份,每個月都有不同的選擇。」

廣告語是把好的東西無限放大,把不好的縮小甚至隱藏,「所以做這個行業久了,會瘋掉!就像你只過白天,卻沒有黑夜,人會失去平衡,所以寫多少廣告文案,我就會寫等量的詩歌,在詩歌裏,有內心裡深層的東西,就像《阿凡達》裏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