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產品在朱江洪時期的質量的確過硬,那時積累下的口碑和空調的更換周期和中國房地產業的空前發展決定了格力空調事後的大發展。隨著董明珠接手以後的格力,產品質量每況愈下,在美國大量退貨賠償幾千萬美金,在山東棗莊更是因格力空調爆炸,炸死2

個維修工。但是所有的質量事故多被公關了。董明珠個人除了通過手段獲得朱總的任用。還有什麼值得一提的?生產鋼筆尖吹的震天動地,結果卻是別人靜悄悄的搞成了。手機、電飯煲冰箱等就更不要說了,就是有錢任性的笑話,大張旗鼓的收購銀隆,企圖以定向增發來侵吞格力資產,沒有得逞,就謾罵股東,結果後來又變成不分紅是為了以後分更多,回過頭去聽聽這個女人的話,幾乎都是矛盾的。可是媒體的吹捧居然使一個不學無術之徒成為了網紅,空調壽命的長期因素,使格力電器在朱江洪退下以後,使得格力電器得以像拋出物體的慣性上揚,媒體和水軍的誤導吹捧加上喜歡整數的調整又延續了這個女人的霸道期限。


勝者為王敗者寇,這話永遠適用,尤其在商場。

奧克斯不行,格力成功了,自然有更強的底氣說話。只是,如此強勢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從正面看,當然是霸氣的表現,從另一面看,可能就是囂張了,有點狂妄了。正是因為狂妄,才會不顧股市規定,提醒泄露業績。

我們認為,格力做得好,固然與董明珠分不開,但也決不是她一個人的功勞,而是全體格力人的共同努力,包括朱江洪的奮鬥。如果不是朱江洪給了董明珠機會,就算董明珠再厲害,又能怎樣。

在中國,厲害的人多著呢,厲害而默默無聞的,更多。

所以,悠著點,低調些,還是董明珠應當注意的,切不要太高調。太高調了,就不好玩了。海爾、美的等,也都很好,就沒有格力高調。因為,他們沒有董明珠,他們的老總喜歡低調。所以,張瑞敏成了改革人物。


謝謝您的問題。董明珠說出這樣的話,說明她對技術人才極為看重。

董明珠吐槽什麼。董明珠帶領的格力,一直致力於空調主業,有這份自信,而且董明珠是做實業的,對技術、人才極為看重。她說奧克斯搶別人的技術、人才,不公平公正。她也是為了引導製造業的創新氛圍,大家都要自主研發技術,而不是靠偷別人技術,改名換姓,為己所用。不管奧克斯做沒做,我是支持董明珠的,一個企業技術投入是巨大的,轉眼成為別人嫁衣,誰受得了。

董明珠什麼想法。董明珠給格力電器指出的發展道路,就是自主培養人才和自主創新,使格力最終變成科技引領、全球領先的企業。不管成不成,都是符合行業發展趨勢。這是大家都認可的事,很多技術嘗試,只有做了才能知道深淺、才知道糾偏。雖然受銀隆新能源風波影響,而且董明珠近65歲,但格力董事會換屆的時候,股東們對她還是一樣支持,說明認可她的思路,希望思路延續。格力路在何方。 在董明珠的心中,格力有以下布局。第一,空調始終是主業, 圍繞這個產品有大量的領先技術與研發人員,技術可升級,市場有潛力。第二,晶元和手機不能放。電器用自己的晶元,減少進口,減輕依賴程度,持續保證產品質量,帶動上下游發展,這個思路是正確的。做晶元需要研究投入,短期內利潤必然受到影響,是正常現象。第三,生活電器是新領域。對標空調,格力的冰箱、洗衣機等中國電器都會朝智能化進軍,並帶動高端裝備、通信設備等成長。今後以格力手機為中心,打造的格力物聯網、人工智慧,是格力自己打造,是為格力自己服務,以格力製造為核心,真要是做起來,可能比小米還要牛。董明珠的眼中,格力電器是要在業內、社會承擔起使命與責任。在不確定的技術大潮中,董明珠是個得罪傳統的「惡人」,是個鬥士,是個勇士。歡迎關注,批評指正。

「不要跟我講奧克斯」我個人認為有以下幾個意思,希望批評指導。1格力與奧克斯都是生產電器,如果格力領導一直評價奧克斯,等於幫奧克斯打廣告。2是對競爭手一種尊敬。3格力已經具備一套比較完整的,管理模式,生產模式,經營模式,技術模式,銷售模式等。無需聽別人講其他生產企業的模式,把自己的系統模式打亂。4對格力員工一種鞭策,你是格力的成員,就不要議論別的企業,攀比別企業,」擾亂軍心」的意思。5激勵員工努力做好本職工作。6董大姐是格力代表,我來是代表格力,講的是格力。不是來講奧克斯。7具有鐵娘子風範,堅貞不屈,以格力為己任。


與其說怎麼看待格力電器,倒不如怎麼評價董明珠。我作為一個大企業的員工和一位創業者,我覺得董明珠的個人魅力是非常強大的,講真話和勇於承擔責任。在國有企業裡面敢公開炮轟競爭對手的寥寥無幾,暫且不論奧克斯的好與壞。她敢於揭露行業內幕 敢於直面內部關係 敢於切斷利益輸送?沒有一身正氣沒有清白個人財務支撐誰敢?有一百個也被整坐牢了!我們如今在這個物慾橫流和各種誘惑的環境中,能有一個敢說敢做不被各方勢力左右的人很少了,同時格力電器在智造創造領域是個民族擔當。我在大企業工作,確實做個不被利益捆綁和拒絕演奏各種雙面人生很難。

需要傳遞正能量讓工作回歸工作生活回歸生活,做真實的人走正確的路!


只有踩比她弱的企業,怎麼不去踩美的啊。


被奧克斯挖了牆角,急了眼了????,你也可以去挖他們的人不是?


她看不起的現在都理性發展,並且不犯決策性錯誤。反觀格力手機,汽車,晶元都是拍腦門的決策性錯誤。


格力空調不敢恭維,室外機開機山響,採取睡眠,靜音模式都沒用。三菱電機空調,已經使用20年,只衝佛氟一次,當時花了六千多。


格力強在渠道管控。售後只能說跟大部分品牌差不多。至於技術,高端的各家都好,低端的都是偷工減料。格力沒落早晚的事,因為劣幣驅逐良幣現象很正常。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