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場景,無論是清末民國老照片裏,還是上海灘影視劇裏,都挺常見的吧?以前以爲這種人力車,是中國人的發明,後來才知道,並非如此。

中國傳統交通工具,有職有錢就坐轎子;生活還過得去,就騎驢子;窮人呢,也有自己的11號,靠腳走。那麼,風靡一時的人力車,最初出現在哪裏?

其實啊,人力車是日本人的發明。這是1891年,訪問日本的俄羅斯皇儲尼古拉正在體驗人力車。當時,人力車出現已有20多年了。尼古拉在日本遇刺,正是兩個人力車伕保護了他。這兩人受到兩國表彰,俄國人還給他們寄錢。直至日俄戰爭時,形勢變化,有人覺得他們不該拿俄國人的錢了。但好像有一個,還是拿了。沒辦法,要過日子啊。

人力車發明沒幾年,就由法國人米拉引進到了上海,被稱爲東洋車。不過日本人的人力車,輪子太大,外面又包着鐵,聲音刺耳且不平。拉車的難受,坐車的也難受。看反映櫻田門外之變和明治維新的電影《石榴坡的復仇》時,我真覺得主角拉車的樣子,太彆扭。

引入上海之後,經過租界允許,得以經營。只是它固有的毛病使得上海人不待見它。於是經過一些改進,輪子變小,加上膠外胎,這下,就平穩多了,而且,一個人拉就夠了——日本的,很多都是兩人協作。

有些車爲了醒目、招徠顧客,將雨棚塗成了黃色,所以又叫黃包車。黃包車很快風靡上海,儼然成爲一張名片。又迅速傳到其它城市。這種車是上海灘電視電影裏不可或缺的道具。(本文照片,來源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