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市場上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嬰兒用品,有的新手父母只要看到市場上有什麼東西賣,就一定要買回來給寶寶準備好,而不去考慮他的實際應用價值。嬰兒學步車就是一種可有可無的東西,或者說用學步車的弊遠遠大於利。

第一,使用學步車的年齡一般是在六個月到一歲這一段時間內。這幾個月本應該是寶寶隨意練習爬、挪、翻、站立、彎腰等自由動作,鍛煉四肢的配合能力,加強身體各部位的協調,為以後行走打下基礎。但在學步車內自由滑行,只是腳尖在用力,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寶寶自由探索的能力。

第二,寶寶長期使用學步車,容易出現骨骼變形。寶寶的骨骼中鈣質少,膠質多,骨骼柔軟。利用學步車滑行時,兩膝蓋內側突出膨大,兩小腿外撤,兩膝關節靠攏時,踝關節不能併攏,容易使腿部骨骼變型成羅圈腿。

第三,嬰兒在學步車內,大人一般認為比較安全,就去做自己的事,容易形成意外事故。學步車賦予原本不擅移動,不知危險的嬰兒,以快速運動的能力,缺乏安全保護,寶寶的整個上半身處於沒有保護的狀態。一旦從樓梯上翻下,或者地面不平而翻倒,寶寶的頭部很容易受傷。在學步車上,寶寶有可能快速進入危險地帶而不自知,由此釀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第四,經常坐嬰兒車的寶寶,不但行為受限,思維也受限,不利於寶寶的智力發育。

所以,嬰幼兒使用學步車應該在有大人看護的環境下使用,並且不能長期使用。

我是 是語非雨 ,每一個回答都是原創!喜歡我的回答,歡迎點贊、評論、轉發、關注。


最好別使用。首先我們要想嬰兒??如果要走路??肯定是有自我意願的,所以寶寶想走路時會有強烈的信號。但是走路不是說走就會的,它需要一個過程。第一,想走。第二,站立,能站穩。第三,挪動。第四,走。

我們可以看到寶寶第一個肯定有了。第二個就是學步車的不利處。嬰兒使用學步車會因為有外圍的護欄而自己不會發力。嬰兒會直接爬到學步車上前進,不能夠自我找到平衡。最後還是站不穩,一走就倒,並且有時高度不合適可能寶寶長期在裡面學習走路??還會對骨骼發育有問題。

所以還是建議讓寶寶慢慢學習走路??,可能累點,可是放心。


我覺得不需要,孩子的成長有大自然已有的規律,孩子自身的成長規律,加上我們給予的後天環境提供給孩子鍛煉和學習的機會,最終,他學會了走路


孩子有很強烈要走路的意願了,是可以使用學步車的,這樣大人可以輕鬆點,孩子也安全點,但是高度要調節好,不然孩子腿部受力大會影響骨骼發育,也不要長期使用,我兒子就是要會走了才用的,用了一個月就可以自己走了,然後就沒有再用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