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1371——1433或1435)雲南昆陽人,回族,本名馬三保(三寶),12歲入燕王府為太監,靖難之役,多有立功,被賜為「鄭姓名和」,官至4品太監,宣德年間,賜封「三保太監」,著名航海家。

1405——1433年,鄭和七下西洋,歷經明成祖永樂年間,仁宗,宣宗三朝(仁宗閉關,宣德第七次),到過30多個國家,最遠到達紅海沿岸和非洲東海岸……

西洋:今汶萊以西的東南亞和印度洋沿岸地區一帶。

1405年7月,鄭和第一次下西洋。南京出發,在江蘇太倉劉家港聚集船隊,到福建11、12月借季風、洋流下西洋,整個船隊包括寶船、馬船(運輸船)、坐船(運兵船)、戰船、糧船、水船等……

鄭和所乘最大的寶船,船長151.18米,寬61.6米,甲板如一個足球場般大小,乘坐1000多人,整個船隊200多艘艦船,共27500多人,堪稱古代世界的航空母艦聯合艦隊,空前絕後……

據說,為了給海上航行的將士們,解除疲勞煩悶,鄭和發明了「國粹」,人們所熟悉熟知的「麻將」……

此副產品卻對中國影響至今陰魂不散……這也是鄭和所萬萬沒有料到的……其不畏艱險,勇於探險,敢為天下先的精神也應該傳承下去……

1492——1504年,西歐哥倫布航行美洲先後4次,共17艘艦船,第一次僅120人,3艘艦船……(規模雖小,卻影響著世界歷史進程)……

鄭和下西洋,規模之大,歷時之久,次數之多,範圍之廣,抵達國家之多,堪稱世界航海史上的壯舉……

打通了東非航路,促進中國與亞非各國的經濟文化交流,加強中國與亞非各國的友好往來,是主動外交,打開了中國人的眼界,豐富中國人的海外地理知識等……

但是,鄭和下西洋是以政治目的為主,開展的是不計經濟效益的貢賜貿易,耗費國力,難以為繼……

伴隨統治者的閉關鎖國,如此遠洋壯舉的鄭和下西洋成為「絕響」……甚至建造大海船的技術等也成為了絕響……

那麼,如果鄭和下西洋繼續太平洋探險,繼續發現美洲會怎樣呢?

又能怎樣呢?!也不過是鄭和下西洋的範圍擴大而已……

如果鄭和船隊,沿著非洲東海岸南下,繞過非洲東海岸南端,就會進入太平洋,進而橫渡太平洋,發現美洲……僅此而已……

如果鄭和船隊,再沿著美洲大陸南下,繞過美洲大陸南端,就會返回東亞,回到中國……僅此而已……

如果真的如此的話,太平洋和美洲大陸的名稱,就會因鄭和船隊而命名……中國就會直接建立起與美洲大陸等地的聯繫與交流……

就會加強物種交流,美洲大陸的物種如馬鈴薯等就會提前傳入我國,也許會解決人口眾多的糧食問題……(事實上明朝中後期傳入,清朝前期才普及)……

如此的話,自然豐富了航海圖,進一步開闊中國人的眼界,甚至使中國人的「天圓地方」的觀念得以改變,從而開始接受地圓學說……等等……僅此而已……

既使真的如此,鄭和下西洋的影響,也絕不會像西歐新航路開闢和哥倫布航行美洲那樣,如此深刻地改變影響著世界歷史的進程……

因為根本的在於:鄭和下西洋缺乏內在的經濟動力……

明朝初期,中國傳統的農耕經濟發展,傳統的商品經濟發展,但是,新的經濟形式——資本主義萌芽尚未出現(中國明朝中後期產生,比西歐略晚點,但發展的態勢卻截然不同)……

鄭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耀兵異域,宣揚國威,滿足統治者對異域珍寶的需求,尋找建文帝(直接動因)……整肅海盜,限制百姓出海……

鄭和下西洋以政治目的為主,不以經濟為目的,所進行的是不計經濟效益的貢賜貿易……厚往薄來,倍償其價……

維繫的是傳統的封建藩屬關係……而非開拓市場,謀取利潤,更非殖民掠奪……體現的是明朝初期國家統一,經濟繁榮,國力強盛,反映的是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的空前強化……

而西歐新航路開闢,有其深刻的經濟動因,社會根源……是商品經濟發展、資本主義萌芽發展的要求……是整個西歐社會渴望到東方(印度、中國等)掠奪財富慾望的體現……

文藝復興的人文主義精神,天主教的狂熱……都為其增添動力

直接動因是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崛起,控制了原有的地中海商路……

哥倫布航行美洲的目的是:掠奪黃金香料等財富,開拓市場、殖民地,傳播天主教……有人說,卑鄙的慾望是推動人類歷史進步的動力(之一)……是資本主義海外殖民性質……

西歐社會新航路開闢和哥倫布航行美洲帶來的是世界一體化進程的起步,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歐洲資本原始積累的加速,是歐洲社會轉型的起步和加速,也帶來了罪惡的殖民擴張和落後國家地區的民族災難等等……

因此,既使鄭和船隊能夠繼續太平洋探險,發現美洲大陸,也許會帶來一系列新的變化,也許會為以後向近代社會轉型過程帶來一些便利,也許至少不會落後的那麼多……

但是,也不會像西歐新航路開闢和哥倫布航行美洲那樣,如此深刻的改變影響著世界歷史的進程!!!……


鄭和如果發現美洲。會極大概率改變世界的歷史和走向。

首先,會影響和美洲的文明。

鄭和的船隊浩浩蕩蕩,這麼多人吃的嚼的,肯定帶了很多糧食種子和家禽。也帶去很多中原的工匠,器械。到了美洲,肯定要在當地採集食物淡水。就會和當地土著發生很多交集。這個時候東方文明是領先全世界的。而且鄭和是不會像西班牙人哪樣見錢眼開,窮凶極惡地搶劫他們。因為對鄭和來說,都是蠻夷而已。拿出去一件瓷器,小國家就當國寶了。

會帶回來很多美洲的神奇植物,改變我國的農業、醫藥構成進而影響人口。

我們常見的糧食、蔬菜以及經濟類作物,有一半是由印第安人培育馴化的。

鄭和下西洋是1405-1433年。1492年哥倫布到美洲,1493年才把玉米和紅薯帶回歐洲,又走絲綢之路到中國。而鄭和如果1433年前帶回這兩個高產糧食,就可能解決糧食饑荒。而明末起義很大原因都是饑荒災年,老百姓活不下去了。

美洲印第安人培育成功的作物:糧食:玉米、土豆、紅薯、南瓜、番茄;花生、向日葵。可可、橡膠、煙草、棉花。藥用:古柯葉,箭毒(用來做麻醉劑),金雞納樹皮(提煉奎寧),曼陀羅(鎮靜劑),葯鼠李(用來製造輕瀉藥)....

金雞納樹皮提煉的奎寧是當時醫治瘧疾的唯一良藥,瘧疾是什麼?是瘟疫啊,以前的人聞疫色變,十室九空。古代死於瘟疫的人比戰爭還多。

印第安人在中國庇護下,絕對不會被歐洲大肆侵略直至滅種。

改變後續歷史進程。

往小里說,鄭和有個過繼兒子,這兒子生了兩個孫子。鄭和後人遍布廣泛。美洲多的是黃金,印加帝國就是黃金之國,農耕業非常發達。這比西洋那些草莽之地要好得多。西洋貢品都是些沉香珊瑚長頸鹿。金子就實惠多了,可能更吸引鄭和後人會去探訪神奇美洲。

往大里說,有足夠的回報就支持鄭和的航海業繼續發展,中國會比歐洲提前百年進入大航海時代,說不定現在中國帶領全世界走上一種東方易文化心靈文明的道路了。


「鄭大人,鄭大人!前面發現陸地!!!」瞭望塔上的水手興奮的高聲呼喊。

很快,鄭和來到船頭極目遠眺。遠遠的天邊出現了一條黑線。

黑線越來越清晰,漸漸的已經能看到山川的形狀。

陸地越來越近,水手們都開始歡呼雀躍。在海上航行了一個多月,糧食淡水都已經見了底,現在終於看到了陸地,整個艦隊都沸騰了。

到了近海,鄭和命一隊士兵20餘人,分乘三艘小船上岸探索。

三個時辰後,三個小隊都發回了安全的信號。整個艦隊開始陸續登岸。

登岸後的半年時間,幾隊斥候已經探索了方圓五百里的範圍,仍然沒有發現人類活動的跡象。

根據艦隊繪製的海圖,此地距離大明已經兩萬里之遙,沒想到這裡還有這麼大塊無主的土地。

這天,鄭和正在和諸將商議啟程回大明的事。突然衛兵急急忙忙進帳稟報道:「大人,大事不好了。許千戶被困在東北三百里處的峽谷里血戰,現快馬來報,請大人速發援軍!」

鄭和忙命來人進帳詢問詳情。

原來一隊探索東北方向的斥候發現了一處印第安人部落,在記下詳細位置之後撤退途中與狩獵的部落獵人相遇。

雙方大打出手,斥候小隊最終殺光了獵人逃回營地。

當夜,部落的印第安人尾隨而至。對明軍發動了偷襲。

明軍訓練有素武器精良,面對這些形似野人的印第安人具有碾壓的優勢。很快偷襲的印第安人就被擊敗。

東北前出營地的明軍僅千餘人。許千戶考慮到安全問題,就拔營回撤。走到半途中,被尋仇的印第安人團團圍住。

明軍面對數十倍的印第安人,只得收縮陣形防守,漸漸的陷入了苦戰。許千戶連續發出數乘快馬前往大營求援。

鄭和問清情況後,先派一隊先鋒開路。之後調集大隊隨後前往支援。

明軍大隊一至,強大的裝備優勢立刻發揮了出來。

炮彈落在印第安人的陣地上,炸的人仰馬翻血肉橫飛。而印第安人的弓箭射在明軍的鎧甲上很難造成殺傷。

戰鬥只進行了半天,印第安人就潰不成軍,逃進了叢林之中。

鄭和一向謹慎睿智,對這些土人也不敢掉以輕心,派出數隊斥候循著印第安人撤退的痕迹進行追蹤。

數日後,其中一隊斥候回報,在東南方向三百里處,發現印第安人神殿,有大批印第安人活動,疑似是印第安人的首都。

鄭和做好戰役準備後,悄悄將軍隊推進至印第安人腹地(今美國科羅拉多州丹佛附近),準備攻城。

攻城戰開始,只一輪炮火,印第安人低矮的城牆就被炸出來數十處缺口。明軍從缺口處衝進城內,印第安士兵壓根抵擋不住。

很快,城中除神殿均被攻破。

由於鄭和明令不允許炮擊神殿,以免展示軍威後,土人仍不歸心。但神殿的入口狹小,一時攻之不下。

鄭和為減少兵員損失,只是派人守住神殿入口,想等裡面的土人自已投降出來。

半月後,從神殿裡面突然扔出來一卷羊皮紙,上面數行彎彎曲曲的文字。紙內還包著一枚玉佩。

衛兵將羊皮紙交由鄭和後,鄭和看完心中大駭。他故做鎮靜喝退左右,又把羊皮紙展開看了數遍後扔到火中焚毀,玉佩則揣入懷中。

入夜,鄭和換上夜行衣,偷偷從溜進神殿。一路上點倒數人,又避開數班守衛後,七拐八彎的到了神殿深處。

當他看到一人身著漢人皇族服飾,正盤坐默念佛經。忙上前跪到在地道:「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臣三保太監鄭和參見吾皇陛下。」

盤坐之人正是建文帝朱允炆,抬眼道:「你終究還是來了!」

鄭和回道:「皇上,您受苦了。若不是看到你的迴文信箋和玉佩,我還不知道您在此地。罪臣來晚了。」

朱允炆冷哼一聲道:「你屢次三番追我直到此地,此番前來是要拿我回去處死么?」

鄭和忙磕頭道:「皇上您當初對我恩重如山,我豈敢有些想法?只是那燕王殿下數番逼我下西洋尋你下落。如今見皇上安好,我也就放心了。皇上安心,等我回去自會回復燕王未見你下落。」

朱允炆冷哼一聲不再言語,繼續閉目念誦佛經。鄭和起身告退。

次日鄭和將印第安人俘虜盡數釋放,搶掠的財物也一併歸還,同時還將船上的一些沿途收集的物品送與印第安人。

一個月後,艦隊補給完畢,返回了大明。途中旗艦資料室意外失火,海圖盡毀。此後,鄭和因功升任南京守備太監,再未下過西洋。

?喜歡的來個關注??


大家好,讀歷史,學道理。個人見解,堅持原創。我是小洲。很高興為您解答。

鄭和下西洋路線圖

這個問題不能太肯定,其實有一種說法就是鄭和曾經到過美洲,這個發現是加文·孟席斯學者提出的。當時他多次研究中國航海路線還有對中國航船的調查,給出的結論就是鄭和是世界上第一個環遊世界的人,是早於哥倫布還有麥哲倫的,當時的中國艦隊可以說是世界最強也不為過。

不過還有一種就是題主提到的他並沒有到過美洲,這種說法本人也是比較信服。首先,如果鄭和到達過美洲,這麼強盛的中國軍隊怎麼不會有所行動,答案肯定是美洲的變化肯定很大,而不是最後的土著會淪為殖民者的俘虜。畢竟這也符合中國人的一貫作風。

鄭和從1405到1433年都在航海中度過,如果鄭和到達了美洲,那麼他所帶領的中國船隊可以說是所向披靡,無人能擋。美洲當時還沒有被發掘,大陸之上只有一群土著居民不過他們相對於發達的中國來說還是弱了太多,畢竟他們只會傳統的捕獵生活。鄭和當時代表的是明朝的臉面,所以對於土著居民應當是特別的客氣,為了傳播大明朝的威嚴,他肯定會對島上的土著居民施捨。

當時的中國雖然沒有太過發達的熱武器,可是相對於世界各國而言並不弱。中國船隊肯定會給土著居民一些先進的武器還有生活上的用品,至少也會教給他們一些技能,可以讓他們的文明前進很多,也不至於被後來的歐洲強盜們欺負成那個樣子。中國可不同於歐洲那伙強盜,而是更偏向於樂善好施,在中國的幫助下相信歷史會有改寫。

鄭和代表的中國船隊不會佔領任何地方,相反他們會傳播文明、傳播思想,所到之處必然會受到中國的恩惠,加強世界各國之間的聯繫,這也是中國值得驕傲的地方。

我是小洲,感謝各位的觀看。各位不妨給在下點個關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謝謝!


明朝時期,周圍有很多附屬國了。

如果鄭和橫渡太平洋,發現美洲大陸,很有可能成為明朝的附屬國。

鄭和下西洋,是代表明朝的統治者搞好鄰國的關係,弘揚明朝的國威,並不是侵佔鄰國。

所以鄭和向太平洋探險的話,和下西洋的結果差不多,成為附屬國的可能性最大。


據說西方媒體考證美洲大陸就是鄭和下西洋最新發現的,不是哥倫布,如果屬實,美洲就是現在樣子。

如果不屬實,路途太遙遠,又兇險,在現在科技沒出現之前,只能路過,還能留下專利。說我們最先發現,你們都得讓,這不現實吧!

總之鄭和去與未去都是現在樣子,題主可以去看看,就知道了,眼見為實。


肯定是把瓷器,絲綢這些國貨精品給了美洲的酋長,建立深厚的友誼,絕對不殖民美洲人民!


鄭和如果到了美洲,中國人在,明朝就會發現地球是個圓的,然後那麼大一片的土地,中國就會去開發他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