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06090.JPG  

 

鞋子是每個人生活中的必需品之一,

更有人說過要看一個人的品味,看他穿什麼鞋就知道了!

如果有一雙鞋擺在透明櫥窗裡像極了藝術品,

當人穿上了又不搶走光彩,它反而還能替你整體搭配加分

你會不會對這雙鞋感到好奇?

 

DSC06088.JPG

 

今天要介紹的是位於臺北通安街的 Chenjingkai Office  

你可以說它是一間店,也可以說是一間工作室,但在我眼裡看來…

它更像是一個展覽空間!

 

12188688_984758714912979_707592760_n.jpg

(↑ 整齊陳列在架上的鞋子如同藝術品一般,讓客人對商品選擇有基本的認識)

  

「不只售鞋,也銷售一種氣質。」

  品牌創辦人陳敬凱於2006年創立了Chenjingkai Office,提供客製化皮鞋的訂做服務。敬凱過去曾在國外旅行一段時間,回到臺灣後成立了「DTP桌上出版」工作室,強調不論何種出版方式都應從桌上孕育而生的概念與想法,爾後與經營服飾店的朋友合作開發商品,其中因家業從事皮鞋貿易,從小耳濡目染下,本身對這產業已有一定的熟悉度,便從皮鞋開始著手。敬凱說他本身就很喜歡皮鞋,認為皮鞋是很基本的鞋子,每個人都必備的一種鞋款。從構想到完成第一間店前後花了兩年的時間,而敬凱認為「構思」則是整個過程中最困難的部分,因為要把一雙鞋子拆成每個步驟來讓客人挑選,背後的運作相對需要時間。

 

 

DSC06080.JPG

(↑ 玻璃櫃所擺設的鞋款顏色皆以白色來呈現,如同白紙一樣,目的是希望沒有風格上的侷限。)

 

DSC06082.JPG  

(↑ 不同於一般鞋店,敬凱直接將皮革直接展示在店內。

  陽光透過落地窗直接灑在皮革上的畫面和一幅畫一般)

 

不打造一次來100人的空間,而是規劃能讓一人回來100次的服務。」

從來就沒有想要獲取全部客層,只想耕耘真正喜歡我們鞋的客人」

  敬凱的工作室如同一個展覽空間,整體氣氛不華麗張揚,如藝術品般整齊俐落地陳列商品,大大的落地窗讓陽光盡情的撒在皮革上,正所謂藝術和氣氛是一種無聲的溝通目前店面玻璃櫃所擺設的鞋款顏色皆以白色來呈現,目的是希望更沒有風格上的侷限,每雙鞋子如同白紙一樣,每位客人可以有創造的能力。而Chenjingkai Office所服務的大多為特地前來的客人,他們已對品牌有研究、對產品有共鳴,甚至是一羣對自己很有想法的人。

  那要怎麼做才能讓品牌的藝術價值來與商業抗衡呢?敬凱提到國外環境與臺灣最大的差別在於「對事情追求想法、追求質料」,如果單單只為了商業利益,商品是無法存續很久的,想法是可以延續很長一段時間的,但商業不行,所以是透過商品來傳達更多理念,而不僅是為了賺錢。

 

DSC06070.JPG  

 

簡單的定義就是:一無所有卻擁有所有。」

  敬凱選擇以「少即是多」來形容自己的品牌,因為他所設計的商品都是為了要提供客人一種設計思考的方式,就像是各個產業都有各自要傳達的理念一樣,他想要生產可以在許多場合都能穿的鞋子,讓鞋子成為可以替人加分的重要配角,「那雙鞋子不突兀、不華麗舖張,甚至有點永恆的樣子」,重點是料質實在,可以讓大家每天都穿用。

 

DSC06079.JPG

(↑ 目前店內提供的款式為德比、牛津與裸靴三種,為最基本最好搭配的鞋型。)

 

「內裡:不是看不到的地方就不在乎,是更需要加以在乎與整理」

「可以簡單就盡量簡單,但需要完整的就必須完整」

  敬凱設計的皮鞋與一般皮鞋不同之處在於不追求造型,只追求用料,提供客人最基本、最好搭配的元素,而目前提供的德比、牛津、裸靴為三種最基本的搭配鞋款,款式不多但追求細節(亦不分男女鞋款,只分尺寸大小)。

 

DSC06100.JPG

(↑ 敬凱為每雙鞋標示編號,每雙鞋都是獨一無二的作品。

  長長一串編號都有其代表意義,不過英文字母和數字的組合讓我不斷想到飛機航班代號…

 

未命名.png   

(↑ 敬凱貼心的製作尺碼表,讓客人更方便的選擇自己要的尺寸。

  不過這可愛的東西讓人不得不想起在保齡球館領鞋子的感覺

 

DSC06104.JPG

(↑ 量好尺寸後便可以選擇自己想要的鞋款試穿。

      我這次選擇的是最基本的德比鞋,分別試了白色及裸色

  不過兩種顏色都太好看了,實在是很難選擇

 

DSC06106

(↑ 因為是客製化的服務,每位客人都擁有一張專屬訂製單。

  從鞋款、皮革材質與顏色、鞋底樣式到鞋釦和鞋帶都能依照自己的需求來選擇 )

 

「存在於購買面與製造面的SOP訂製規則」

「自助餐,不會管你要喫甚麼的,喜歡甚麼自己配,別客氣。」

  制定sop規則,是為了讓客人清楚如何購買,自鞋款、皮革顏色、皮革材質、鞋底、到鞋釦與鞋帶,六個步驟來讓客人選擇符合自己需求的鞋子,也就是透過一個基本的概念,來延伸出不同的東西,光是這六步驟,就能夠創造出幾百種款式,這也是和一般鞋店邏輯不同之處。敬凱想創建一種自助式的製鞋系統,提供一種最基本的無風格鞋款,因無風格,所以融入各種風格。

  而客人的訂單統一由師傅們製作,但臺灣傳統產業面臨人才流失、年齡斷層危機,為了避免技術失傳,與師傅們溝通的同時,敬凱也希望將寶貴的經驗記下來,歸納出一套sop規則,讓未來的人能夠照著制定出的方法製作,維持品質。除了希望臺灣工藝能被看到,將傳統產業加以延續,敬凱設計一雙皮鞋是為了追求整理歷史,而非追求創新

 

DSC06086.JPG

(↑ 敬凱設計鞋款、提供原料,讓每位前來訂製的客人在自己的皮鞋上有更多發揮空間。

 

DSC06081 

(↑ 利用製作皮鞋的剩餘皮料來製作好用基本的新東西,

   例如皮帶、皮夾、鑰匙圈及皮帶都可以讓客人選購。

 另外也在店內提供特殊訂製的服務,有任何想法都可以和敬凱討論。

 同時,如果你不懂如何保養皮鞋也可以詢問敬凱,店內都有販賣皮鞋基礎保養工具。)   

 

「比起成品,更喜歡未完成的半成品」

  有時候還沒畫完的一幅畫,甚至比畫完的狀態更美、更有想像空間,敬凱設計的皮鞋就是如此,他設計鞋款、提供原料,讓每位前來訂製的客人在自己的皮鞋上有更多發揮空間。製作鞋子的每塊皮革都是從國外進口,質感不在話下,又具有收藏價值,而質料好的皮革在成本上相對的也高,做完鞋子後剩下的皮革怎麼辦呢?目前工作室利用剩餘皮料來發想一些新東西,例如皮帶、皮夾、鑰匙圈及錶帶等,提供給客人更多選擇,但都是以「好用基本」為首要條件,工作室也接受任何一種有可能的設計形式,除了與多家品牌合作外,也接受個人訂製皮革商品,聽說最近還有重機迷希望敬凱為他們訂做機車包喔!

 

 

DSC06097.JPG

 

「人在任何領域都能成為藝術家在於專精的程度」

  皮鞋之於藝術品,如同設計者之於藝術家,敬凱投入在手工訂製皮鞋的用心是有目共睹的,從每個客人領回專屬皮鞋時的滿足表情便可瞭解。日本藝術家北川富朗曾說過「藝術應該陪伴在人的身邊,發揮作用」,而一雙注重細節的皮鞋除了能夠成為藝術品之外,它還能融入你的生活,伴隨你走過大大小小,且皮革迷人之處在於,它也許會因為時間流逝而斑駁,但它的顏色也會因歲月呈現不同面貌。而敬凱也為客人的每雙鞋子提供了「終身維修」的服務,這也是不可多得的良好售後服務!

  敬凱始終保持著邊做邊改、邊做邊學的精神在經營這間工作室,也許未來會有更多不同的呈現形式,也或許未來會有更多不一樣的商品出現在Chenjingkai Office,唯一確定的是他們會繼續保有實驗精神去嘗試,讓設計與生活有更多連結與延伸。

 

DSC06110.JPG 

 

最後,要再一次感謝敬凱接受我(不專業)的小訪問

也感謝夥伴的牽線才能讓我有這個機會

喜歡一個品牌,並且可以進一步瞭解品牌的故事與品牌設計者是非常幸運的一件事情 

整個採訪過程都令人非常放鬆,敬凱也細心地回答了每個問題

敬凱說話時專心的神情還有不停湧現的想法

讓人不得不佩服眼前這位年輕的品牌創立人,以及更期待敬凱接下來要實踐的計畫

世界很遼闊,我們要學習的都還很多,唯有不斷調整才能找到方向,創造屬於自己的宇宙

如果你擁有一雙Chenjingkai Office 的鞋子,不要吝嗇告訴別人這雙是Made In Taiwan的好皮鞋! 

 

 

12205014_984758711579646_694808129_n.jpg  

/// More Information ::

•店址:臺北市大安區通安街134號

•營業時間:週二至週日 16:00~20:00 (週一為公休日) 

•連絡電話:0983-733838

•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ChenJingkai/?fref=ts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