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簡單原則:人本關懷、團隊自轉、活在當下,讓與冠軍無緣的公牛隊成為NBA兩次三連霸的常勝軍,讓習慣單打獨鬥的喬丹,由孤單英雄變身籃球大帝。

 

這是一名狂熱球迷的遐想,如果巴西換一個教練,冠軍肯定不是德國,真的有這個可能性嗎?是有可能,2014世界盃足球賽有一個很大的特色,就是沒有超級強隊的誕生,各隊實力分佈較為平均,不少球隊的差距都在伯仲之間,使得這一屆比賽險勝或PK的機率相當高冠軍德國亞軍阿根廷兩隊都是在泥裡拖滾奔爬,贏的驚險萬分、詭譎多變,只要來點小差遲或運氣不差,就可能走不到決賽終點。

 

16強淘汰賽德國對上阿爾及利亞,就險些爆冷門,上半場德國門前是險象環生,稍有差池就跟世界盃說再見,下半場雙方陷入膠著無法破門得分,直至加時賽德國才以21取得晉級,贏得有點賭運氣。阿根廷同樣打的不順暢,16強淘汰賽對瑞士,打到延長賽才以10挺進8強,接著對比利時同樣以10小勝,四強賽阿根廷對荷蘭是盾牌對盾牌的戰爭,雙方踢的小心翼翼,加時賽結束時還是00,最後PK定輸贏,阿根廷42驚險進入冠軍資格賽。

 

Phi Jackson

 

球是圓的,在各隊勢均力敵的情況下,運氣、受傷、裁判等因素的小變動都足以影響賽事演進的方向,在羣雄並起、沒有霸主的時代,球場的蝴蝶效應更容易發生,任何微小的異動失之毫釐、差之千里。

 

此次世界盃影響最大的單一事件是巴西名將內馬爾的受傷退場,肇事的源頭是8強賽巴西對哥倫比亞時,雙方的嚴重犯規,這場比賽創下歷史單場最多次數的犯規,整場比賽總計高達54次犯規,巴西31次,哥倫比亞23次,形成一場頭撞頭、手打手、腳踢腳的肉搏對戰。之所以會導致如此慘烈的犯規情節,和巴西總教頭斯科拉里(Luiz Felipe Scolari)的領軍風格有關,犯規成為巴西的一種戰略手段,讓對手踢的不舒服成為贏球的關鍵,如果不是斯科拉里的蓄意縱容,巴西球員就不會輕易採取粗暴的戰略性犯規,就不會引發後來哥倫比亞的報復性犯規,而內馬爾也不會受傷,內馬爾不受傷,巴西還是有很高的贏球機率,絕不可能以71的懸殊比數輸給德國隊。

 

籃球場上的團隊煉金師

 

嚴重犯規使得優秀球員無法流暢的表現球技,最可怕的比賽後遺症是導致球員傷殘,這是體育賽事並不樂見的結果,巴西對哥倫比亞一戰雙方踢的粗暴野蠻,卓越的攻守技巧無法充分發揮,空留令人遺憾不已的歷史悲劇。巴西知名球星內馬爾在比賽最後時刻88分鐘被人從背後用膝蓋蠻橫衝撞,造成椎骨破裂徹底告別世界盃。失控的犯規像野火,燒傷別人,重創自己,巴西為此付出慘痛的代價。

 

內馬爾受傷退場宛如黑天鵝事件,最不可能發生卻總是發生,而且一旦發生就帶來排山倒海的衝擊力,然而不能完全怪斯科拉里的戰略性犯規,哥倫比亞球員的臨場犯行,主審裁判的姑息養奸,種種不可預測的偶然性創造出黑天鵝事件。比賽前十分鐘當裁判發現巴西有戰略性犯規的意圖,此時如果能夠及早以口頭警告及黃牌制止,就不至於形成惡性循環,造成彼此以更惡意的犯規來報復對方,裁判的有作為及無作為影響命運骨牌秀的推倒方向。

 

可是始作俑者還是斯科拉里,假使巴西教練換一個不同行事風格的人,內馬爾慘案就不會發生,明星球員加上團隊力量及主場優勢,巴西一舉奪冠的機會相當高。那麼應該選誰來指揮這支桀傲不遜的森巴軍團呢?有一個顛覆傳統思考的絕佳人選,他曾經帶領芝加哥公牛隊兩次三連霸,指導洛杉磯湖人隊贏得五次NBA總冠軍,這個夢幻教練是菲爾.傑克森Phil Jackson),有史以來攻克最多NBA總冠軍的教練,同時也是保持最高執教勝率的教練。

 

不可思議的奇想,卻是一種創新思維,值得一試,至少應該考慮將傑克森領導團隊的模式引進足球界,為這個野蠻叢林帶入一股清流說得貼近我們的工作一點傑克森的領導流派頗有經理人借鏡之處,有些企業領導人是到換腦袋的時候,這些經理人就像斯科拉里,他們運用錯誤的方式帶領自己的子弟兵,只曉得用力量征服自己、部屬及對手,不懂得以智慧及巧勁來四兩撥千斤。

 

即使是在籃球界,傑克森也顯得相當怪異,獨樹一格,打破傳統,改變定義,融合人本主義心理學、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印地安原住民哲學、禪宗冥想、三角戰術,開創出全新的籃球執教風格

 

摘要文章,精彩完整內容請見《能力雜誌》2014年9月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