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興縣五龍鄉之所以被當地人稱爲“五龍”,傳說是因爲五龍的地貌形似“五龍奪寶”之勢。

在五龍鄉場鎮後有一塊山包,被當地人稱爲龍寶(或叫龍包)。龍寶是一個小型盆地中央一座突起的小山包,周邊的五道山脈猶如五條蜿蜒奔騰的巨龍,直取小盆地中心的龍寶,五龍因此而得名。

記者從當地老人彭汝章的口中得知,五龍鄉的五條山脈,是由東風村8組的羊村崗、東風村4組的瓦東崗、東風村1組的肖家崗、耿家崗、擦爾崗(音)組成。

相傳很早以前,搶寶的五條龍中,羊村崗的這條山脈是和龍寶連在一起的。傳說中就是羊村崗的這條巨龍率先搶到了龍寶。而那些年,羊村崗的村民人丁興旺、財源滾滾,生活普遍要比其他四條崗的村民富足。可是,在120多年前,一場洪水沖毀了羊村崗連接龍寶的薄弱地段,從此以後,龍、寶分離,羊村崗的人氣和財氣也大不如從前。

曾在寶興縣方誌辦工作的李崇剛(已退休)說:“寶興五龍在明朝以前被傳說爲"五龍下海",相傳羊村崗與龍寶連接處被洪水沖毀的薄弱地段,也被當地老百姓稱爲"挖斷山"。”

一個地貌奇特的鄉野之地,至今依然傳說不斷。

除了地形有“龍”之外,當地還有一些地名留下了與明代開國之龍朱元璋的故事。

站在龍寶上,遙看五條山崗,氣勢磅礴。山崗上,曾插了許多石頭樁子。

“在羊村崗的背後,有一個被當地老百姓叫作羊樁的地方。民間還流傳着一個關於明太祖朱元璋的故事。”彭汝章說。

“很早以前,五龍鄉一帶隸屬土司管轄,當地居民主要以畜牧業爲生。相傳土司頭人管轄五龍期間,與周邊的戰火不斷,經常有外族人前來掠奪財物和牲畜。如何保護好牲畜不被掠奪,成了土司頭人的一塊心病。在各種抵禦外敵掠奪牲畜的辦法用盡之後,土司頭人只得面向轄區廣招賢才。據說,當時前來應招守護羊羣的人叫做朱洪武。朱洪武爲了看好羊羣,特地在羊村崗的背後豎立石制羊樁,以示警示外人,不得侵犯。”

對照歷史上,洪武是明朝第一個年號,當時在位皇帝爲明太祖朱元璋,而直到今天他的身世仍是未解之謎。據說在早些年,石制羊樁的遺址還能看見,只是隨着時間推移,如今只聞其名不見其影。

民間傳說誠然不可全信,但一個地方歷史上沿用下來的地名,往往有可能蘊涵着古時候一段真實的故事。

羊村、羊樁、朱洪武這些在五龍鄉民間屢被提及的地名和人名,給五龍這塊奇特的土地再次蒙上了一層神奇的面紗。那個守護羊羣的人真是明太祖朱元璋嗎?

“雖然朱元璋的故事只是個傳說,但考古發現,早在新石器時代,五龍鄉就有人居住,而在整個歷史長河中,五龍鄉曾是土司的封地,這裏一直居住着少數民族。”李崇剛說,以前半山腰上有規律擺放着的“羊樁”,極有可能是宗教儀式的場所。

在五龍境內,還有一個叫“九窩十三包”的地方,有九個凹地和十三個土包,民間傳說其爲穆坪女土司王夭夭的墳墓所在地。正因爲有多個凹地和土包,讓人很難定位王夭夭墓地所在的真正位置,很多年來一些探險者雖到此尋寶,可總是無功而返。

雅安日報/北緯網記者 黃偉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