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

韓信和英布想自保,卻因造反而死,是被逼無奈!曹爽想保富貴,卻因被誣造反而死,是逼人太甚!

韓信、英布和彭越都是劉邦的得力幹將,為漢家天下立下了汗馬功勞。劉邦稱帝後,這些功高蓋主的異姓王們,成了劉邦和呂雉的心頭病,時刻欲除之而後快。

備受猜忌的韓信,在漢六年(前201年)有人告韓信因收留項羽部下鍾離昧欲謀反,被劉邦用遊覽雲夢澤之計,貶為淮陰侯。漢十年(前197年),又因攪和到陳豨反叛中,被呂后騙回宮中殺害。

韓信、彭越死後,讓英布便惶惶不可終日。終於在劉邦猜疑和部下的誣告中造反。造反失敗後,被騙至南越時遭到殺害。

韓信和英布,是劉邦在功成名就之後的「走狗」,能共患難而不能共富貴,為了劉家天下的平安,必須「烹走狗」,兩人對此也是無計可施,要麼束手待斃,要麼拚死一博,雖然韓信是在造反準備中。曹爽就不同了,在與司馬懿共同受魏帝曹睿託孤後,專權干政,排擠司馬懿並不斷試探,超過了司馬懿的忍耐底線。終於,逼的司馬懿發生動了高平陵之變,為了安穩曹爽,司馬懿指洛水為誓,天真的曹爽以為可保富貴,殊不知,一個誣告便要了曹爽家族的命。曹爽是死於毫不自知,有權時飛揚跋扈,逼人太甚;大難來臨時與虎謀皮、苟且偷生,丟了性命丟了人!


蕭何自保,於是採用對百姓田產等強買強賣等自毀聲譽的手段,劉邦安心了,於是蕭何高官厚祿,安度晚年,得謚號文終侯。張良自保,逐步從「帝者師」退居「帝者賓」的地位,極少外出和參與政治謀劃,於是得善終,得謚號文成侯。所以說,韓信也好,英布也好,曹爽也罷,他們不是死於「自保」,而是死於自大。或者說自保的方式不對,跟比你硬的人來硬的,只能是以卵擊石。


自保無效,只有和帝王家聯保才是長遠之計!擺正位置,見機行事,非陳平莫屬!


文人一般都能功成身退,武夫由於情商低,不會揣測聖意,不油腔滑調,這是致命的。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