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在花蓮的流浪。這天一清早,呃啊!雨下得好大,跟不要錢一樣。(啊本來就不要錢啊?)也沒心情往郊外跑了,在市區逛逛。一時興起,那就到【a-zone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吧!

沒找到大門,直接在停車場下車。

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雨真是淅瀝嘩啦下得很爽,進入園區看到一個大水池,中央「花蓮文創」的標誌明顯是個啤酒瓶蓋,宣告了這兒在100年前是花蓮酒廠。

 

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水池旁,遇見【K Show】咖啡廳,前身是酒廠的的實驗室,先進去躲雨。

 

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一進門,最顯眼的就是三尊超大的小小兵。

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老建築搭配新潮的動漫元素,確實營造出奇妙的氛圍。

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和咖啡廳同一棟的,還有幾間文創教室,提供DIY課程。

 

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以前的老廠房,常常有這種”U”字型的空間。

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這兒的房舍和廊道怎麼那麼眼熟?是的,感覺很像松山文創區。話說臺灣的文創風潮,究竟是從何時吹起的呢?探究起來,最早大概是2007年,前身為臺北酒廠的「華山園區ROT案」,正式成立了「華山1914創意產業園區」起,接著2010年的松山文創區接棒,此後全省如雨後春筍般,文創園區滿地開花。

        花蓮酒廠,成立於1913年,主要生產紅酒和米酒,1944年受美軍空襲一度毀損。國民政府接收後進行修復,並繼續生產酒類直到1988年遷廠美崙為止。閒置多年後,才轉型為今天的文創產業園區。

 

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為什麼一直在這棟樓晃?因為雨真的下很大!

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還是要逛逛,遇見工作人員冒雨進行藝術裝置。

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園區佔地33公頃,涵蓋26棟老廠房倉庫,很有得逛。

↓”Arrow Tree”餐廳,以前是酒廠員工餐廳。

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相當日式風情的一景。

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廁所XD

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前有文創,小心文化!

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原創概念藝廊的賣場,要11:30才開門。

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好乖的小柴。

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這個願望……,可能自助比較快。

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終於開始營業,逛逛。

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一整組招財貓很吸睛。

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我喜歡這個毛巾棋盤組。

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走廊展出的相片引人遐思。

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延伸的展覽場,也有許多文創及在地特產商家。不是每個店家都歡迎攝影,拍照時要留意。

 

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展館的二樓有3D立體地景彩繪展,不過也就看到這101幅。

 

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細心的,慢慢挑,可以找到充滿創意的好東西。

 

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老酒廠的迴廊,在這樣的雨天是那樣寂寥,超有氣氛。時光,總是在不知不覺間,悄然流逝。

 

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雖雨,不減遊興,繼續花蓮市區探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