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說,陳叔寶在亡國以後,日子還是相當不錯的。之所以楊堅說他「全無心肝」,也因為他自己裝死裝的比較到位。

有關陳叔寶投降隋朝以後得正史記載,《陳書》寫的不多,主要是《南史》記錄的比較詳盡:

既見宥,隋文帝給賜甚厚,數得引見,班同三品。每預宴,恐致傷心,為不奏吳音。

後監守者奏言:"叔寶雲,』既無秩位,每預朝集,願得一官號』"。隋文帝曰:"叔寶全無心肝。"

監者又言:"叔寶常耽醉,罕有醒時。"隋文帝使節其酒,既而曰:"任其性;不爾,何以過日。"

未幾,帝又問監者叔寶所嗜。對曰:"嗜驢肉。"問飲酒多少?對曰:"與其子弟日飲一石。"隋文帝大驚。

及從東巡,登芒山,侍飲,賦詩曰:"日月光天德,山川壯帝居,太平無以報,願上東封書。"並表請封禪,隋文帝優詔謙讓不許。

來到長安以後,楊堅對這位亡國之君比自己的外孫子好多了,不但沒有傷害陳家子弟,甚至還給他三品官員的待遇,多次接見了陳叔寶。

有一天,楊堅問派去盯陳叔寶的人老陳最近在幹啥,這人答道:「陳叔寶別的沒啥,就是覺得自己只有個待遇還不行,還想您賜他一個實際的官銜。」楊堅搖搖頭:「這個叔寶啊,全無心肝!」至於嗜酒、吃驢肉、寫詩等事情,都是一些點綴了。

這個故事讀起來,不知道有沒有點熟悉的感覺。是的,和三百多年前的一個人非常像——劉禪。

同樣是短命割據王朝的亡國之君,同樣獲得征服者的優待,而同樣又都在犯傻。陳叔寶到底是沒心肝,還是大智若愚,那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我們知道的,是陳叔寶日子過得還不錯,這就行了。


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青言論史」,也歡迎您的批評指正。


陳叔寶是南陳的末代皇帝(南陳後主),同時也是史上極有名的文人皇帝。陳叔寶在位7年時間(582-589年),絲毫不把國家政務放在心上,每日里醉心於做四件事:寫艷詩、建豪宅、喝大酒和享受美色,如此胡作非為,不僅把江南的社會風氣帶壞,也使得國勢迅速衰落。

588年底,隋文帝的次子楊廣率軍進攻南陳,於次年初攻克建康,並從枯井中把陳叔寶搜出來(「後主聞兵至,從宮人十餘出後堂景陽殿,將自投於井。袁憲侍側,苦諫不從,後閣舍人夏侯公韻又以身蔽井,後主與爭久之,方得入焉。及夜,為隋軍所執。」見《陳書·卷六》)。就這樣,陳叔寶以一種不可言喻醜態,迎來自己的亡國君生涯。

雖然兩晉南北朝的亡國君結局大都很不堪,但陳叔寶明顯是個例外,因為在他投降後,隋文帝非但沒有幽禁或殺死他,反而准許他以三品官員的身分上朝。不僅如此,隋文帝還經常設宴招待陳叔寶,但在宴會上禁止演奏江南音樂,唯恐勾起他的亡國之痛。隋文帝之所以善待陳叔寶,固然是出自寬仁的性格,也跟他新納陳叔寶的妹妹寧遠公主(即宣華夫人)為妃有關。

然而陳叔寶似乎並不在意亡不亡國,他每天做的最多的事情,依舊是和子弟們通宵喝酒,一喝就是一石,很少有清醒的時候,而且超級喜歡吃驢肉。隋文帝聞訊大驚,很是擔心陳叔寶的身體狀況,曾打算派人前去勸阻,但轉念一想,陳叔寶的餘生也就這麼點愛好了,如果再強行壓抑,恐怕會讓他很受傷。所以,文帝猶豫再三,最終決定由著他繼續胡鬧下去。

監者又言:"叔寶常耽醉,罕有醒時。"隋文帝使節其酒,既而曰:"任其性;不爾,何以過日。"未幾,帝又問監者叔寶所嗜。對曰:"嗜驢肉。"問飲酒多少?對曰:"與其子弟日飲一石。"隋文帝大驚。見《南史·卷十》。

按照隋文帝的理解,陳叔寶即使再胡鬧,也就止於酗酒吃肉而已,但讓他沒想到的是,負責監守陳叔寶的官員向他奏報一事,直接刷新了皇帝的三觀。原來監者向皇帝彙報,稱陳叔寶因為沒有官職,總覺得入朝時很不方便,所以便請監者代為奏請,希望皇帝能賞他一個官做。

隋文帝聽完後,氣得鼻子都歪了,臉上的表情在短時間內,經歷一種由錯愕到疑惑再到鄙視的三級連變,最終恨恨地說了一句:「陳叔寶如此沒心沒肺,實在是無恥至極!」(「既見宥,隋文帝給賜甚厚,數得引見,班同三品。每預宴,恐致傷心,為不奏吳音。後監守者奏言:叔寶雲,『既無秩位,每預朝集,願得一官號』"。隋文帝曰:『叔寶全無心肝。』」引文同上)。

後人讀史至此,往往對陳叔寶切齒痛恨,認為他真的是個寡廉鮮恥、沒心沒肺的憨貨,但我更願意相信,陳叔寶非但不是個傻子,而且還是個心思縝密、能屈能伸的大才,一肚子的權謀詐術,功底絲毫不亞於當年的蜀漢後主劉禪。陳叔寶之所以每日酗酒吃肉,還恬不知恥地向隋文帝要官做,真實目的只有一個:活下去。

雖然隋文帝待他很優厚,雖然妹子在宮中很得寵,但陳叔寶很清楚,自己身為亡國君,總歸要在隋朝受到猜忌,一旦自己流露出思念故國、東山再起的念頭,必定會遭遇滅頂之災。所以為保住身家性命,需要陳叔寶忘卻昔日的輝煌尊貴,深藏故國之思,寧願背負無情、無恥的罵名,也要以憨貨、蠢人的面目示人,以此來麻痹隋朝君臣,在殘酷冷漠、殺機重重的敵國,成功地活下去。

無論後世如何指責陳叔寶,但從此後的史實來看,他不僅成功地保住性命,還使得不少家族成員在隋朝效力,並且身居高官(如十七弟陳叔達在隋朝官至內史舍人,在唐朝官至宰相)。如果按照手段為目的服務的原則,那麼陳叔寶的自污行為的確大獲成功,對於後世想保住性命、富貴的亡國君來講,未嘗不是個可以效仿的「榜樣」。

仁壽四年(604年)十一月,亡國後又在隋朝生活15年後,被酒精摧垮身體的陳叔寶一病不起,很快便死去,終年52歲。陳叔寶死後,剛即位沒多久的隋煬帝下詔追贈他為大將軍、長城縣公,謚號曰煬,並厚葬在洛陽的北邙山。隨著陳叔寶的死去,屬於他的奇葩人生就此落幕。

史料來源:《陳書》、《南史》、《資治通鑒》


陳叔寶實際上在南朝歷史上算不上最差勁的皇帝,而且距離最差勁的皇帝昏庸程度可以說是差著十萬八千里呢,但是為什麼被隋文帝罵做:「全無心肝」呢?而且還被隋煬帝加了一個最惡的謚號「煬」,很不幸煬的謚號也被加諸楊廣,可謂是報應不爽啊。

在謚號中煬是什麼意思呢?據《謚法》上的記載

好內遠禮曰煬,去禮遠眾曰煬,逆天虐民曰煬,好大殆政曰煬,薄情寡義曰煬,離德荒國曰煬。

要說這好內遠禮,陳朝的皇帝相比於劉宋真是小巫見大巫了。在魏書中記載宋孝武帝劉駿

駿淫亂無度,蒸其母路氏,穢污之聲,佈於歐越。

這翻遍二十四史,也就這一個奇葩。而他的兒子更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不但與其姐舊楚玉私通,還強行納了其親姑姑。劉子業也是歷史上唯一有記載的設立「發丘中郎將」和「摸金校尉」的皇帝。而與南朝各種荒唐皇帝相比,北朝的皇帝也都挺能折騰,特別是有「禽獸王朝」之稱的高齊。

而陳叔寶相對他們來說還算是一個比較正經的皇帝,他只是寵信妃子,愛好飲酒作樂,生活比較奢侈。而陳叔寶其實最大的罪過就是亡國。

陳叔寶的亡國和南朝其他的皇帝亡國還不太一樣,南朝其他皇帝地亡國大多是君王天下易主,但是朝廷並沒有亡。而掌權的新皇帝大多是原來的舊臣。

例如劉宋開國皇帝是劉裕出身是北府軍,北府軍是謝玄組建的。而南齊開國皇帝蕭道成是宋明帝的右軍將軍,而梁朝開國皇帝蕭衍是南齊時的雍州刺史。陳朝的開國皇帝原來只不過是新喻侯蕭映的傳令兵,後來受到梁武帝的器重才一步步的升上去的。

皇帝雖然換了,但是朝廷還沒變,給前朝總要留個顏面。但是陳朝就尷尬了,不但天下易主,連朝廷都亡了。北朝可沒必要給南朝留顏面,所以索性陳叔寶的謚號就成了最惡的一個「煬」。

陳朝本就先天不足,在侯景之亂後,南朝實際上已經喪失了和北朝相抗衡的資本:「土宇彌蹙,西亡蜀漢,北喪淮肥」。再加上陳朝換皇帝換的也比較頻繁,從第二代皇帝就很難服眾,陳霸先大多數兒子早夭,唯一活著的兒子又被西魏俘虜了。陳霸先活著的時候要人要不回來,陳霸先死後,南朝立了皇帝,北朝又把人放了故意膈應南朝。結果當然是按照慣例,在路上不幸暴斃。

陳叔寶登基前也頗有曲折,陳宣帝去世的時候,陳叔陵就曾準備刺殺陳叔寶,命侍者拿取劍。侍者沒搞明白他要幹嘛,以為是覲見時所佩戴的木劍。要說這陳叔陵也真二,刺殺太子連準備都沒有,這哪是刺殺啊,簡直就是泄憤。這還不算,在靈堂上陳叔陵用挫葯刀刺上了陳叔寶脖子,好在柳皇后和乳母吳氏幫助下才逃脫。

皇帝還沒當上,先受了重傷。然後他把朝政委託給了太后,自己在後宮養傷,只有張麗華在身邊照顧。後來等他要接手政務的時候,長沙王陳叔堅已經權傾朝野,等好不容易扳倒了陳叔堅,隋朝的陰雲又無時無刻不籠罩在頭頂。可能是一直生活在陰影下的陳叔寶,早就習慣寄情美酒美色,在隋朝大軍攻來的時候,他還在後宮飲酒作樂。

他在聽聞隋朝集結大軍準備渡江攻陳的時候,還笑稱:「齊兵三來,周師再至,無不摧敗而去,彼何為者也?」有人說,北軍遠來一定在路上損失了不少馬匹,他的寵臣還笑稱:「可惜,可惜啊,這都是我們的馬啊!」君臣無知到這種程度不亡何為?

在軍事上蒙著頭當鴕鳥,在朝政上寵信張麗華。史書描寫張麗華美貌可是不吝誇讚

髮長七尺,鬢黑如漆,光可鑒人,特聰慧,有神彩,進止閑華,容色端麗,每瞻視眄睞,光彩溢目,照映左右。嘗於閣上靚妝,臨 於軒檻,宮中遙望,飄若神仙。

由於陳叔寶經常讓張麗華坐到他腿上處理政務,所以很多事都和張麗華商量。後來更是推給了張麗華,時人稱「知有張麗華,不知有陳叔寶」。

在陳國被滅後,陳叔寶還想著自己的鴕鳥戰術,帶著張麗華和孔貴妃躲到了井裡面。這也算是一大奇聞了,結果張麗華等被殺頭,陳叔寶好歹活了下來。

在隋朝做俘虜的日子,隋文帝對他還算憂厚。隋文帝希望看到的是一個只知道吃喝玩樂的俘虜,陳叔寶簡直對這個太拿手了,根本不用扮演就進去角色,人家完全可以本色出演。

後來隋文帝問監視陳叔寶的太監,陳叔寶怎麼樣,太監說道還是每天飲酒作樂。隋文帝說道隨他去吧。太監然後說陳叔寶覺得因為沒有品秩,入宮不便,想求個官做做。楊堅都氣樂了,人原來可以沒心沒肺到這個程度,自己求敵國的官做。這不是讓舊臣寒心嗎?所以楊堅說他:「此敗豈不由酒?將作詩功夫,何如思安時事?」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