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vinteg_2.jpg

长期照护一直是政府很重视的议题,也是目前我们绝对无法忽视的风险。

为了让大家能够了解长期照护的重要性,本篇将由卫生福利部统计处的资料来做分析。

统计至105年止,全台身心障碍者共有1,170,199人,换句话说在台湾平均20人中就有1是身心障碍者,且人数每年不断的攀升

换言之,残扶险跟大家的认知有所不同并非只针对老年人而已。

而其中依照性别来做区分的话,男性占57%;女性占43%

 

 

身心障碍并非针对老年人,超过半数都是劳动年龄

很多人听到长期照护,马上联想到这是老年人才需要而忽略了这项保障的重要性。

但目前的统计数据其中55%都是未满65岁有工作能力者,却失去工作能力甚至需要人照料,真正的老年人只占40%

换句话说目前大约有63万人都是有工作能力者,而其中大家俗称的壮年人口(18~44)更占了21%

snipaste_20171204_164331.png

 

 

身心障碍并非以失智症为主

造成残废的部位虽然是四肢障碍占比最大,但仍有67.86%是由中枢神经、眼、耳、口、鼻、以及胸腹部脏器等器官发生障害而造成的。反倒是现在人提到长期照护而联想到的失智症其实只占据了4.23%,更证明了不只有老年人才需要重视这类保障,更是涵盖全年龄层的保障

snipaste_20171204_173920.png

 

 

意外绝对不是身心障碍的主要原因

再分析身心障碍者致残的成因,意外事故只占9.08%(含交通事故),但先天性疾病及后天疾病却占了70.81%。换句话说,若要用保险来转嫁这方面的经济风险损失,千万不能只是选择意外险,应选择同时包含疾病与意外的长期照护险种,以免发生事故却不符合理赔范围的憾事。

snipaste_20171204_184256.png

 

 

若家属为身心障碍者,易支出大于收入

身心障碍者家中平均每月收支平衡狀况以「支出大于收入」者占 45.91%最多,「收支平衡」者占 41.82%次之,「收入大于支出」者仅占7.01%

 

全国有超过17%的身障家庭中「无人工作」,身 心障碍者主要的收入來源依赖「政府补助或津贴」,但每月家庭收支平 衡狀况以「支出大于收入」的比例最多,达46%,显示身心障碍者经济弱势之情形。

 

 

惊人的长期照顾花费要由谁来负担?

不论是选择将家人送往照护机构安置。

或在家中安置也需要一人放下工作或是聘请看护,每月的经济损失也是数以万计。

即使能送往机构照护,每个月花费最少也要2~4万元不等,还要视病情轻重支付额外的耗材费用。

photo.jpg

(本国看护之所以有到7万是属于特别护士)

 

 

长期保障应当趁身体健康准备

照顾一位失能者一年就要支出数十万元,若存活10年就要赔掉一间房子。

先不问照顾者心力问题,光是经济上的负担就可能拖垮整个家庭

而照顾者通常是父母、子女、配偶等这些最亲近的人,只不过在长时间压力的情况下,照顾者因为不堪负荷而伤害受照顾者甚至自残的悲剧时有所闻。

最容易被忽略的是言语上的伤害,因为照顾者的不耐终究造成病患失去活下去的动力,所以为了自己的家人著想,也为了自己著想,都应该事先做好这方面的准备。

即使身体健康的人也无法预测,自己是不是下一个需要长期看护的人,对于长期看护风险,必须及早准备日后才能无患。

 

 

若要规划保险商品,目前市面上有长期看护险、残废扶助险、特定伤病险三种,而这三种中残废扶助险的保障范围远高于其他两者,范围囊括身体各部位,并且依照身体损害程度不同,制定1179项,理赔条件也优于其他长期照护险种,建议各位消费者应以此类型商品为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