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打開了三爺第85篇原創文章

每周為你帶來一篇PPT理念與教程

轉眼,2018即將逝去;

轉眼,我們又老了一歲;

轉眼,85後也到了公司HR小姐姐嫌棄的年齡門檻~35歲;

35歲了,在公司卻依然沒有佔據核心地位,沒有成為公司高管,沒有公司股份,也不是老闆的親戚......雖然你可能有幾把刷子,但是你離職了公司也不會地動山搖,老闆不會哭著留你,他只會讓HR小姐姐去重新招個人替代你,離了你,公司的地球照樣運轉。

如果以上的情況你都符合,那你要小心職場35歲現象——「老空姐現象」(空姐總是年輕漂亮,一波老了換一波,長江後浪推前浪)

然而35歲,體力和顏值雖然拼不過年輕人,但是我們的認知和經驗卻是年輕人所缺乏的,一旦我們充分的挖掘自己的能力,建立自己的護城河,年輕人拚命跑也追不上。

我是一個普通的職場媽媽,在30歲之前感覺自己沒有任何競爭力,非常焦慮如何在職場獲得一席之地,通過5年的沉澱、尋找、破局才發現了自己的天賦所在。

2017年開始大家笑稱我是「斜杠中年」,因為我2017年創立「三爺PPT」公眾號,截止今天差不多一年半的時間,共產生直接收入幾十萬,還有無價的間接隱性財富(書籍、課程版權、公眾號上萬粉絲、人脈資源等)。

今天,三爺用自己的親身經驗告訴你,在即將到來的經濟寒冬2019年,30多歲的你不應該只靠死工資來養活家庭,你應該要嘗試找到自己的天賦愛好讓自己慢慢成為斜杠中年,能為自己和家人源源不斷帶來第二收入,為財務自由做好充足的準備。

一.到底什麼是斜杠?兼職=斜杠嗎?

斜杠這個詞來源於英文「Slash」,是《紐約時報》專欄作家麥瑞克·阿爾伯撰寫的書籍《雙重職業》中提出的概念,意思是擁有多重職業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他們可能有份朝九晚五的工作,而在工作之餘會利用才藝優勢做一些喜歡的事情,並獲得額外的收入。

在大多數人的認知里,斜杠就是兼職接活。

比如,在下班之後去做個滴滴司機,或者利用工作之餘做化妝品微商,抑或做淘寶刷好評做兼職......

如果這樣的話,我9歲的時候就是斜杠少年了,放學路上我撿廢品賣錢,周末去鞭炮廠當小時工插炮竹引子,有時候還幫工地搬磚頭......那時的我也是有多重職業和身份的,學生/廢品回收工/搬運工。

可是為什麼,我今天沒有成為廢品回收女老闆或者工地女包工頭?

原因是多個兼職增加的往往是「能力假象」,我更多的只是經歷了一下而已,認知深度沒有明顯增加。

衡量一份兼職是不是斜杠的標準是,這份工作除了給你帶來直接的收入,還是否會增強你的認知深度。如果沒有增強認知深度,那麼這種兼職收入就難以越老越值錢,而是隨著年齡增大而急速下降。

比如,兼職滴滴司機,是典型的隨著年齡增大而貶值的,到了50歲,很難與20歲30歲40歲的司機體力進行PK了。

然而,諮詢顧問、培訓師、教練等職業,卻是越老越值錢,因為這些職業每接一個case都是對認知、閱歷、經驗的疊加,一旦到達一定的量就會產生質變,一旦發生質變,他的價值就越難以替代,其單位時間產值也會翻很多倍。比如,一個普通的麥肯錫諮詢顧問時薪是1000元,資深的諮詢顧問則可能達到5000元甚至更多。

所以,兼職≠斜杠,斜杠的真正定義是:在本職工作之餘,利用自己最擅長的天賦和能力為別人提供難以複製的服務和價值,並且自身的能力和認知是隨著多次服務會逐漸提升的。

注意這裡有三個關鍵詞,第一是最擅長的天賦和能力,第二是難以複製,第三是能力和認知會提升,只有同時滿足這三個條件,這種「高級斜杠」才有可能將來帶你走上財務自由之路。

二.我有天賦嗎?我的天賦在哪裡?

看到這裡,你可能想問了,「我都一把年紀了,好像沒什麼天賦啊,我怎麼才能發展第二職業去賺錢呢?」你可能認為天賦是與生俱來的天才能力,比如愛迪生29歲發明留聲機,牛頓22歲發明微積分時;愛因斯坦26歲提出狹義相對論......

沒錯,這些天才前輩確實有著與生俱來的天賦,但是我要說的天賦不是指這種「天才」,而是自己擅長並且享受其中的事。

喜歡看書也是一種天賦。羅輯思維「得到」《成甲說書》專欄作者——成甲,本職工作是一家景觀規劃公司CEO。由於他特別喜歡看書,享受幫助別人解決問題,通過自己的讀書去激發別人的潛能,後來他被羅胖邀請去《得到》說書了。

我在2011年就開始朦朦朧朧意識到,自己比別人更擅長化繁為簡,特別擅長從一堆繁雜的信息中抽絲剝繭找到清晰的思路,後來到2014年我無意間發現了楊天穎老師(500強高管演講教練)的博客,然後突然意識到自己是擁有「邏輯思維」方面天賦的,雖然那時壓根沒有想過今天我會是PPT邏輯思維專家。

我有個朋友,平時沒事喜歡玩塔羅牌,她非常擅長與人溝通,是個非常好的傾聽者,靠塔羅占卜也能實現月入上萬,後來塔羅事業發展的越來越好,索性辭掉工作做起了塔羅師自由職業。

三.找到喜歡.擅長.創造價值三個圈交點

那麼,怎樣找到自己的天賦呢?並且這種天賦能夠塑造成自己的斜杠能力,為自己帶來第二收入呢?

我建議你靜下來,找個安靜的角落,拿起一張紙一支筆,然後按照下面四步靜心操作。

第一步:寫下你喜歡做的所有事情;

第二步:保留為別人帶來價值的事情;第三步:保留自己特別擅長的事情;第四步:只保留一件5年後你還會享受的事情。

同時滿足喜歡、擅長、創造價值三個維度的能力,才是能夠為你帶來源源不斷收入的斜杠能力。

比如,我本身就特別喜歡策劃PPT思路,同時也擅長將雜亂無章的資料梳理成清晰的邏輯,而且目前很多職場人急需這方面輔導,所以我能夠為社會產生特殊的價值。

想一想,你自己的三個圈交界點是什麼?

四.差異化定位:與其更好,不如不同

在今天這個人才高度流動、社會分工不斷細化的時代,競爭只會越來越激烈,你必須在一個領域做到極致,對它的認識足夠深刻,才有可能獲得真正的話語權。不明白這一點,盲目追求多元學習、兼職變現,表面上看是在提升能力,其實都是膚淺地拿時間直接變現而已。

所以,在追求自己的斜杠人生時,我建議你從一個非常小的點切入進去,這個點雖然小,但是目前市場是空白的或者還沒有充分競爭。

比如,PPT本來也是個小眾市場,但是即使這樣的小眾市場競爭也是非常激烈的,隨便一搜PPT公眾號就出來一大堆。但是,卻鮮有人是專註PPT背後的邏輯和思維的,這讓我看到了自己的機會,所以我在建立公眾號的時候就已經差異化定位了,我的公眾號和課程是市場唯一專註PPT邏輯思維的。

事實證明,我這樣做是對的,2017年11月我的粉絲才1000多人,我就受到出版社的要求寫書。

我問編輯:「為啥市場那麼多PPT的書還要來邀請我寫書,何況我又不是名人」。編輯說:「因為市場上沒有PPT邏輯思維啊」。

截止今天,我的粉絲才6000多,但是我的付費學員已經200多,轉化率3%,遠遠超過了其他PPT公眾號,而且我的課程是全網最貴的。每當學員付費,我都會問「為什麼要買三爺這麼貴的課程?」他們一般都回答:「別的地方學不到啊」。

雖然粉絲沒有其他PPT公眾號多,但我堅信將來一定會有越來越多的職場人意識到PPT邏輯的重要性,我做的是「小而美」的事情,只要在PPT邏輯領域做到極致,我就能夠成為這個行業第一。

五.斜杠變現:把同一份時間賣給更多人

斜杠變現,有兩種方式。

1.低級斜杠是賣自己的時間為別人提供服務

我們每個人一天都只有24個小時,當我們在某個時間為某個客戶提供服務的時候,就很難再去為別的客戶服務。

比如,一個PPT設計師接到了A客戶的單子,他最近的幾天之內就不能再去接別的訂單,只能等完成了A的單子才能去做別的客戶。

這個時候,我們需要做的事是讓自己的單位時間更值錢,比如PPT設計師一般完成一份PPT需要3天才能獲得3000元,那麼他的單位時間產值就是1000元/天。但當他設計水平越來越高,他可以通過提高客單價提升至8000元,同時縮短設計時間至2天,那麼他的的單位時間產值就是4000元/天。

所以,在斜杠的開始階段,可以靠賣時間賺錢,但是一定要通過自身的努力讓自己的單位時間越來越值錢。

2.高級斜杠是把同一份時間賣給更多人,產生睡後收入。

PPT設計師即使水平再高,但是其單位時間產值還是有著天花板,普通的客戶不可能為一份PPT付出10萬的價格,所以他的單位時間產值很難超過5萬/天。

但是如果能夠把同一份時間賣給多個人,就有可能達到日薪數十萬的巨大價值,並且在你吃喝玩樂的時候都能在產生財富。

知識付費是把同一份時間賣給更多人的最有效方法,《得到》平台很多專欄都達到了15萬以上的訂閱量,《知乎live》一場直播動輒上千人.....深夜,在你們購買這些知識欄目的時候,這些專家作者可能在睡覺,所以你看高級斜杠可以達到睡著了都能賺錢的境界。

當然,知識付費門檻比較高,《5分鐘商學院》專欄劉潤老師說過:「當有100個人認同你的價值,你再去考慮做知識付費」。將來,知識付費競爭只會越來越激烈,未來必定會有一場大洗牌,只有那些差異化定位在某個小的領域做到極致的人才會最終生存下來。

如果你暫時實現不了知識付費,我建議你跟我一樣去鍛煉演講和寫作技能,唯有這兩樣技能才能同時將同一個思想傳播和穿透給更多的人,你才能逐漸實現高級斜杠。

最後三爺想說,不管你有沒有35歲,你都應該意識到:過度地依賴公司,一直為公司默默無聞打工做一個螺絲釘,在這個高速發展和極速迭代的社會,絕對不是長久之計。你需要儘快找到自己的斜杠天賦能力,在一個細小的領域做到極致,才會成為自己的CEO逐漸實現財務自由。

壯美的風景,都在人煙罕至的地方。

祝你2019年能夠找到屬於自己的壯美風景。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