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老王。

简单说,《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向八国联军赔偿4.5亿两白银,分39年偿还,加上利息,本息和共计9.8亿两。对了,还有两千万的对于各国教会的赔偿,共计十亿两白银。

美国:1908年12月28日,美国免除了部分赔款,用于清华大学建设。

1924年5月21日,美国国会同意免除赔款中美国部分最后一部分。

德国与奥地利: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中国参战,因此各国同意「缓付5年赔款,并免去了之后的利息」。1917年一战结束后,中国算是战胜国,就停止了对战败国德国和奥匈帝国的赔偿。

俄国(苏联):1924年5月31日新成立的苏联和中国签订《中俄解决悬案大纲协定》,苏联放弃了俄国在《辛丑条约》中的战争赔款。

英国:1925年3月3日,英国决定将其赔款部分用于中国铁路的建设。

法国:1925年4月12日,法国要求将其赔款用于一家中法银行的恢复工作。

义大利:1925年10月1日,义大利签约将用其部分修筑铁桥。

比、意、荷等国:1925年,也都先后声明退回赔款余额。

日本:1938年底,中国宣布停止对日本战争赔款的支付。而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还在持续向日本进行赔偿。美英也放弃了「庚子赔款」。

全部停止时间应该是1938年,实际支付的赔款额约为6.532亿两白银。

由此可见,美国是最早提出放弃赔款,将赔款中的一部分退给中国,但是规定这部分钱只能用来投资教育。而日本是一直坚持到1938年,还在无耻的要钱。

请大家铭记历史。


辛丑条约是清朝和八国联军签订的丧权辱国的条约,而条约中规定清政府赔款白银四亿五千万两,以海关和作为担保,并且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守在北京附近。很多人以为当时的赔款真的只有四亿五千万两,但是其真实数字远远超过了四亿五千万两。

赔款是按照当时中国人的人口计算,一人一两白银,一共四亿五千万两白银,而这四亿五千万两白银一共分39年偿还清,年息四厘,这就意味著清政府连本带息一共要赔偿9.82多亿两,而且还有各省的地方赔款0.2亿两,因此清政府一共需要赔偿白银10亿两以上,这笔巨款是清政府收入的十二倍之余。

然而到1904年的时候,白银价钱下跌,于是列强就强迫清政府改为金货债务,并且将之前已经赔偿过的赔款也折算金价,这就让清政府多出了800万两白银。而法国、比利时、义大利的赔款一直是以法郎支付,但是随著一战过后法郎贬值,于是这三国又提出换成美元支付,而在英美日的威逼下,中国无奈同意了这一无理的要求,因此中国又多出了1.68亿两。

而之后因为中国对德宣战,于是对德国的赔款也就此告终,1917年中国对奥匈帝国宣战,也随之停止了对奥匈帝国的赔款。随之而来的就是俄国的十月革命,中国政府就趁机断了对俄国的赔偿。1937年中国也停止了对日本的赔偿,而此时中国已经支付了5736万两。当1938年的时候日寇侵华严重的时候,中国停止了对外支付庚子赔款,英美为了让国民政府坚持抗战,于是就停止了庚子赔款。庚子赔款一共支付了6.64亿,扣除美英退款之后,中国实际支付了5.76多亿两。

图片来源于网路,文章系作者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少数数字可能有出错,但是大体数字就是这样。


《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偿数额最多的一个不平等条约。

《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向八国联军赔偿白银4.5亿两,39年偿还,加上利息,本息和共计9.8亿两。以海关税、常关税和盐税作担保。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朝,成立了民国政府,辛丑赔款并没有结束,袁世凯在窃取革命胜利果实后,为取得各国支持同意赔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加入协约国,德国和奥匈帝国被迫放弃赔款。当时新成立的苏联为了获得中国承认,也放弃了赔款。

1937年,全面抗战争爆发,在此之前,中国一直对日赔款,直到1937年9月,蒋介石下令停止对日赔款。由于抗日战争,1938年后,对英、美等剩余国家赔款也一笔勾销。

《辛丑条约》赔款从1902-1938年才彻底废除,据相关资料统计,中国总共赔偿了6.64亿两白银,后来美英等国有部分退款,中国实际赔付5.76亿两。

自古至今,弱国都是受欺负的,只有自己强大了才行。勿忘国耻!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