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期美國將要升息,外資就把大批的錢搬來搬去,用100元去賺1元(舉例),不斷買進賣出,這邊賺一點那邊賺一點,說不一定一天可以湊個10元,除了製造大波動及預言家外,對企業價值有何影響? 

如果某人在今年8月時不知道10月的股市會如何表現,那他現在又如何知道明年2月的股市漲跌呢? 這個時代真的太多訊息充斥在各種媒體與網路上,偏偏很多都是雜訊,連在理髮院,都會聽到一些婆婆媽媽說明年景氣會多差,不要買股票了…

要怎麼衡量明年的景氣呢? 看GDP嗎? 如果你有做過功課或看過國外的研究,就會知道經濟成長率與股市報酬率沒有必然的關係,不是GDP成長率愈高,股市就漲愈多(看中國2000~2015年的股市表現就知道了);也不是GDP低成長或負成長,股市就會表現不好(例如美國、日本)。此外,GDP也無法反映上市櫃公司的獲利能力,這跟股價的關係還比較大,另一方面,GDP不反映商品品質的提升,例如資訊產品的售價是易跌難漲的,價格下跌會使GDP減少,但消費者卻受惠功能更強的手機與電腦。全臺灣各行各業,有的景氣好,有的還可以,有的不太好,有的很差,有些不好是一時的,有些不好是長期的;有些公司是內需型的,有些公司早就踏出臺灣去賺中國、東南亞、歐、美的錢,所以不需要整體都看的這麼空,而且萬一明年沒有大家想像的差呢?  或是比今年好呢?

2009年世界財富報告指出,全球財富前三名集中在亞太、美國與歐洲 (不是中東哦),總金額介於10兆至14兆美元之間,而根據2015亞太地區財富報告顯示,亞太地區富裕人士總人數已達到470萬人,仍是全球富裕人士人數最多的區域。《從0到1》這本書寫到:中國是「確定的悲觀主義」、歐洲是「不確定的悲觀主義」、現代美國是「不確定的樂觀主義」、50、60年代的美國則是「確定的樂觀主義」。中國人對未來總是悲觀的,但他們會提前準備,不論是存錢或投資,就算是有錢是為了移民也是一種準備;歐洲人對未來也是悲觀的,但他們不知道要做什麼來改變,所以乾脆到處旅遊好了;美國人對未來是樂觀的,可是作者擔心現代的美國人不像上一代,並沒有訂下明確的計劃及努力方向。這些是作者的看法,雖然不一定對,但重點是不論你決定樂觀地迎接未來或是悲觀地恐懼未來,都要做好準備、累積資產甚至創造資產,光花錢出國玩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上個月巴菲特接受專訪時被問到:「什麼原因讓你對現況感到樂觀?」

他回答:「我怎麼能夠不樂觀呢?

「如果我是出生於200年前,我的人生與現在相比將會是非常非常微不足道。每次我去看牙醫的時候,都很感激我不是活在100年前…從各個層面來看,不論是醫療、教育、生活便利、交通、娛樂,都比50年前好的太多太多了。」

談到中、美兩國時,他說:「我認為美國與中國的前景都會很好,我無法挑出誰會比較好,兩個國家20年後的經濟實力都會遠遠超過今天,我們的後代將會生活得比我們這代更好,在選舉期間聽到有人說下一代會過得比這一代慘,我是100%不同意的,下個世代美國的人均GDP至少會比現在高出25%,所以美、中兩國的前景會是非常、非常看好的。

世界局勢總是動盪的,過去100年不就是這樣嗎? 資本市場不也是走過來了嗎,還屢創新高。人們總是高估當前的事件卻記錯過去的事件,這不是美國有史以來的第一次升息,但卻成為人們縮手投資的原因? 有個婆婆看某檔定存股創近幾年新低想買進,營業員卻叫她等下星期二以後再看看,為何要下星期三才能決定? 是婆婆還是營業員的幸運日嗎? 一個公司的價值會在幾天內有多大變化呢? 如果婆婆來問我,我會建議她不要投資這間公司,因為產能過剩,短期之內不會變好,前景不佳,配息力已大不如前,但跟升不升息沒有關係。巴菲特在今年股東會後接受訪問提到:「如果你總是會擔憂股價修正,那你根本不應該進入股市。買進持有你喜歡的企業纔是重點。

筆者家裡是不裝第四臺的,對於許多國內財經雜誌也是敬謝不敏(偶爾會翻翻x富或特定文章),連FB投資社團也沒有 (之前有被推薦加入一個社團,但可能因為我都沒什麼上線,後來再去看的時候竟已經被剔除了),常常很多人說投資成功必需取得很多資訊(inside更好),時時刻刻都不能懈怠纔可以(盯著股價看你往哪跑),這讓筆者有時離開辦公室跑去看電影覺得有點內疚,還好今年仍然有正報酬率。我們將以各種與「油」相關的公司(非能源)、燈、車貸、銀行、保險等"先進"產業跨年迎接2016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