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时报【黄有容╱台北报导】

味全学生新品开发竞赛第3年举办,评审团主席世新大学副校长陈清河表示,从食材要变成产品,需要很多学习,除了食材选择外,还有法规、包装、行销,和量产等,味全提供专业的业师教学,将市场经验倾囊相授,这群参赛同学「非常幸福」。

陈清河指出,味全学生新品开发竞赛要学生们组成跨领域、跨专业的团队,从选择主题、材料开始,直到成为商品,要做的事很多,包括食安法规、食材选择、配方管理、视觉包装、行销规画,最后要做工业量产等,学校里面要教完整个过程,就需要好几门课;不过,味全提供非常专业的业师来教学,每位讲师在一天、半天的时间中,把平常在市场上竞争的经验和可能碰到的问题通通和学生分享,并亲自指导学生一路走到发表成品。

「参赛学生真的非常幸福!」陈清河说,产品商品化的过程,在学校里只是听听课,但业师在这个竞赛中,在很压缩的时间内,将实务经验和心法传承给参赛同学,更同时可以参与实体实习,相信味全的努力,一定会在年轻一代中发酵。

评审团之一、食品工业发展研究所产品及制程研发中心研究员朱中亮认为,这个竞赛除了让学生实际了解到什么地方的食材有什么特色,什么特色的食材能变成什么样的商品外,更重要的是食品企业愿意用在地食材做主轴,来带领学生做这件事情,对台湾农业也好,对社会也好,都是很有意义的过程。

朱中亮认为,学生在竞赛中能学到最重要的、未来最能在职场中运用的能力,就是「团队」能力:一项产品的诞生不仅强调专业,更需要团队的效率和整体观。另外,连任3年评审的朱中亮表示,这届参赛者更重视产品优势的「质感」,这相当不简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