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鄉族自稱「撒爾塔」。1949年以前,所謂的東鄉,純屬地域概念。因臨夏原稱河州,以州府為中心對東、西、南、北有四鄉的習慣稱謂。新中國成立後,正式定名為東鄉族。據2000年人口普查,東鄉族人口有51.38萬人,主要聚居在甘肅省中部地區臨夏回族自治州東北部的東鄉族自治縣。

東鄉族的族源,在20世紀50年代,學術界尚有兩種說法:一種是西來說,一種是蒙古說。20世紀80年代初,在蘭州舉行的關於東鄉族族源討論會上,基本上確定東鄉族是中亞細亞遷居來的穆斯林。

東鄉族的物質文化遺產,一般表現在皮毛業、織褐子、石雕、銀飾、刺繡等方面。在眾多的東鄉族物質文化遺產中,較具代表性的是褐子和氈。東鄉族把織褐子叫做「木褐他木」,把專門織褐子的手工業者稱作褐匠。擀氈,是東鄉族的傳統工藝。因為東鄉族居住的地區山大溝深,海拔2700多米,毛氈的使用極為普遍,所以擀氈在東鄉族中很盛行,特別是東鄉族自治縣的北嶺、大樹、龍泉等幾個鄉,幾乎每家每戶的男人都會擀氈。

東鄉族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創造了豐富的文化藝術,包括有英雄史詩、寓言、童話、兒歌、諺語、「花兒」以及民間圖案、繡花等,它特有的文化藝術,形式多樣,絢麗多彩,風格獨特。用東鄉語演唱吟誦的民間詩歌數百年來口耳相傳,經久不衰,影響很大。其中最為著名的要數英雄史詩《米拉尕黑》,該詩篇幅很長,主要用說唱的方式在民間流傳,是東鄉族口碑古籍中的重要代表作品之一。

東鄉族的歷史文化遺產主要是小經文和碑文。小經文是東鄉族受伊斯蘭教經堂教育的影響和受回族小經文(即漢語小經文)的啟發所創造的,東鄉語名叫「土語小經」,用阿拉伯字拼寫。在東鄉地區,有的拱北和古老的清真寺中,還保存著一些異常珍貴的碑銘詩文古籍。碑銘採用詩文並茂的方式,既有優美的抒情散文,也有極富韻律的詩歌,且用阿拉伯文和波斯文交替使用,同一塊碑銘上兩種文字、兩種字體交相輝映,相得益彰,渾然一體。從僅有的幾處碑銘來看來,北莊拱北的《北莊追遠亭碑記》(中文碑)和《北莊拱北碑》最具代表性。

「花兒」是東鄉族人民喜聞樂見的民歌,不僅人人會唱,而且人人會編。東鄉族有著豐富的民間傳說、故事、歌謠、諺語等民間文學作品,其反映的內容,涉及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東鄉族婦女十分喜愛刺繡,多在枕頭、壁兜、衣服以及鞋頭上綉出花樣甚多的圖案。東鄉族的雕刻藝術,有木雕、石雕和磚雕。磚雕最早是由回、漢匠人傳入的,後被東鄉族雕刻工匠所掌握,並融合本民族喜愛的內容和形式,逐漸有所創新,東鄉族的木雕主要用在清真寺、拱北以及大戶人家的莊院建築上,磚雕主要用在拱北的各種建築上。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