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山東農民砍柴時發現青銅器,拒絕古董商的20萬上交國家

如果現在讓你無意間收穫一個文物,你會主動上交國家嗎?估計百分之八十的人會選擇將它先藏起來,等到合適的機會再出手,但也有一些人是比較有愛國之心的,他們一旦得知自己手上的物件是文物,一定是二話不說就主動上交。

如果時間倒推幾十年,可能這個比例是相反過來的,當時的人們都比較淳樸,不要說是國寶,就算是撿到一個普通的東西也會還給失主,這大概是以前的社會風氣沒有像現在這麼重利益。

老吳前階段知道了一個山東農民拾國寶不昧的事情,我們現在來感受一下這個農民的大氣。

山東的一個村子爲了攔截水壩專門修建了一個水庫,當地人給它取了個很仙氣的名字仙人臺”。而張建新就是在這裏發現文物的,他經常到山上去砍柴,有一天在仙人臺的這個位置看到一個不尋常的山洞,他用砍柴刀試探性的砍了幾下,結果竟然發現了很多的青銅器


雖然知道這些東西不屬於自己,但是一時間也不知道它們是否貴重,是否有確切的主人,於是他就在村子裏進行詢問。也是因爲這樣,基本上全村的人都知道了他挖到寶貝的大喜事了。

當時大家雖然不會堅定文物的等級,但至少還是知道文物的概念的,所以在古董商找上門來的時候,張建新看着他手上的20萬現金雖然很心動,但是內心的另外一個聲音告訴他,這些文物不屬於他,他沒有權力將它們賣掉,於是拒絕了唾手可得的20萬。


雖然看到古董商出這麼高的價格,張建新隱約知道自己的這些銅器身份不簡單,但是當地也沒有人可以幫忙鑑定,於是他只能自己花錢坐上去北京的火車。

在北京專家的仔細鑑定下,得知這些銅器的年代屬於商周,是有着3000歲的文物了,張建新一得知這個消息,二話不說就將其上交了,而山東的文物部門也獎勵了他300塊,算是對他路費的貼補吧。

專家們憑藉敏銳的洞察力,覺得張建新的故鄉肯定還有一些沒被發現的文物,於是在張建新的帶路下前去挖掘。果然當地藏着一個古墓,但是由於技術不到位,所以那次的挖掘被國家喊停了。

一直到20年後這個古墓纔在一些考古學生的挖掘下現身,這次的挖掘總共收穫了220件青銅器,而其中最珍貴的是青銅方壺,目前擺放在山東博物館作爲鎮館的寶物。而通過對這些青銅器的研究,專家們也確定了這個古墓是屬於西周晚期的一個貴族。

如果你是張建新,面對20萬和300塊,你會作何選擇呢?


宋朝古畫一直被叫錯名字,專家放大10倍發現祕密:好聰明的作者


1957年,農民幹完活去捕魚,一網下去撈出件國寶,至今獨一無二


溫馨提示:內容如有侵權請您告知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處理或撤銷;互聯網是一個資源共享的生態圈,我們崇尚分享。

王者之瓷 社稷神器 —— 北宋官窯

齊白石徐悲鴻2幅畫作換回這件國寶,毛主席對它讚不絕口!

故宮珍藏的極品翡翠,大飽眼福!

13歲男孩撿到“皇后之璽”上交,45年後才受到表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