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想不到有天,小苍居然会有幸能写篇像这样的心得文……

考完试当下,从考场走出来时,原本还琢磨著要打一篇「落榜心得文」安慰自己来著

话说、太久没动笔了,写文的语气啊、逻辑啊什么的,差不多都忘光光啦~~

这点还请大家海涵吧,谢谢 (鞠躬)

那么以下,马上开始报告我的国考准备方式。如果能对来访朋友中,准备地特或明年再战的考生们产生一点点参考性的话,那就好了:)

 

准备时间:一年多

真正「一起床就开始念书」的累计时间:两个半月

 

一、考试准备

 

1.选定决胜科

国家考试看的是平均分和最终名次,而非各科成绩或各科排名

因此,首先请按照自己的读书兴趣和经验,选定一至两科决胜科

他们可以是在所有考科中,你最擅长的科目,也可以是你发现自己花心思读,就能拿高分的科目

决胜科的作用有二,一是在当其他考科出得太难,或发挥失常时,决胜科就可以用来提高整体分数

第二,就算决胜科考得太难,也不用担心。如果对你这种深入钻研的考生来说,都太难的话,对其他人肯定也是一样的。所以,就算拿不到心目中的好成绩,也不用太担心会被后面的超过

 

2.练习写题目

不用执著于考古题或各大学、研究所考题……重要的是,一定要趁离考试还很远的优闲日子,快点培养起写申论的手感

题目的练习数量也不重要,更要紧的是,要找出各科最合适的作答方式。关于这一点,最好在写毕后(记得计时,高考一科2小时,普考1.5小时),请别人帮忙批改

关于批改候选,请以「大学教授→成绩优秀的研究所、大学在学生→补习班老师→近年上榜的人」的顺序,寻找愿意帮忙批改,或至少给你看一看后点出建议的人:)

毕竟,申论批改是非常主观的。「批改老师=大学教授」的喜好,才是笔试能否拿高分的关键

 

3.珍惜有「正确答案」的科目

比如说统计、法学和公文,还有选择题等等,就是所谓有「正确答案」,多一条少一划不行的科目

如果这几科不弱的话,请务必要好好把握!

就算读得很痛苦,也要保持一定的水准。想办法拉到至少50分以上,免得拖累整体成绩……硬背就有的答案,如果在这里失足了,不是很呕吗?!

 

4.笔记的整理方法

我当时按照自己的读书习惯,整理了三种笔记

第一种是完整版(电子版)──从课本或网站搜集来的落落长资讯整合,我是直接当成申论的参考答案在准备……想当然尔,没有做完(每科大概只做了2/3左右吧),而且这也不是拿来背的

第二种是心智图(纸本)──在这里,我把完整版的笔记节录出精华部分,当作申论拟答,接著画成心智图或架构图……这个我也一样没有背,而是拿来当倒数第二次复习用的

第三种是关键字笔记(手写)──考前一个半月开始准备,而且逼自己一定要做完。真正带上考场&记得住的,也只有这个。它是我用来考前二十分钟复习&安神用的

 

5.不要参考补习班猜题、解答

理由一:太多相似的完美答案,只会让评审视觉疲劳,越改越烦躁和随便

理由二:补习班猜题永远猜不准!请回想一下,我们曾经参加过的大考,哪次不是这样的!!

理由三:谁也不知道这些「详解」,究竟合不合评审口味。在国家考试这种大事上,自己的命运 (分数) 请交给自己的意志 (答案) 决定

 

6.考前一个月,就是上榜关键!

最后关头、不管书念得怎样,都千万不能放弃喔!

 

 

二、读书准备

 

由于我一开始就决定了决胜科,因此各科成绩落差很大。更何况,申论的评分真的很主观,有些科目甚至连我自己,都不知道怎会拿得这么低or这么高

因此,如果你在那科拿的分数比我高,请直接把我当成负面教材参考就好,并继续坚持你原本的读书方法!^^

 

1.国文 (高考50分左右,普考65分左右)

‧国学常识……几乎没准备,只有考前一个月看补习班教材而已

‧作文……同上

‧公文……同上。但这是有固定格式的,可以的话请好好把握!

 

2.教育行政学,决胜科 (_50分左右,普_40分左右)

………决胜科,呵呵。………马上就自打脸了囧

‧考试用书~谢文全绿色那本+补习班书籍+教育部网站最新政策

漏看的~教育相关法规

‧看了没用的~各大杂志对教育政策的评论

 

3.法学知识与英文 (_65分左右,普_65分左右)

‧考试用书~补习班资料+法务部网站

‧请好好把握选择题!加权少归少,却是拉高分数的关键!

 

4.比较教育 (_50分左右)

‧考试用书~补习班资料+教育部网站

‧漏看的~相关论文、大学用专书

 

5.行政法 (_60分左右,普_85分左右)

‧考试用书~补习班资料+法务部网站

‧偶尔参考作者为律师的部落格

申论作答方式,请多参考大法官解释、法学论文集等「法律人」用语

 

6.教育心理学,决胜科 (_85分左右,普_60分左右)

‧考试用书~张春兴黑色那本+补习班资料

‧看了没用的~特教心理学、辅导与咨商专书,心理学论文

‧作答方式:前言+列点+心理学家与其理论英文翻译,言之有物+一题写两页

 

7.教育哲学,决胜科 (_65分左右)

‧考试用书~补习班资料+吴靖国那本

‧漏看的~论文

补习班老师建议,但我亲身试验后结果如您所见的 作答方式:前言+不列点+学者与其理论英文原名,以段落方式展现思路与推论过程

 

8.教育测验与统计 (_60分左右,普_80分左右)

‧考试用书~补习班资料

‧补习班老师说的,结果被他猜中的考试趋势~「图表判读 + 教育测验」题目比重提升,并渐渐取代需要计算的统计题

 

 

 

那么,小苍的报告就到这里……任何问题只要不涉及隐私或补习班广告,我都很乐意回答

但作为部落格的主人,我依然保留「留言板」的管理,也就是删除「鄙人独断认定的不适当发言」权力,请见谅:)

──谢谢大家,晚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