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書》又稱《書》、《書經》,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史書,「五經」之一。

1、有容,德乃大。

出自《尚書·周書·君陳》。容,寬容。德,品德。有寬容的胸懷,德行才會越來越大。 君子安其身而後動,易其心而後語。

2、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逭。

出自《尚書·太甲中》。孽,災殃。違,避去。逭(huàn)逃避。自然發生的災害,還可以想方設法逃避;自己作下的罪孽,則無法逃脫。

3、樹德務滋,除惡務本。

出自《尚書·泰誓下》。滋,培植,增長。樹立高尚品德一定要一點一滴地積累增長,除去自己的錯誤一定要從根本上剷除乾淨。

4、克勤於邦,克儉於家。

出自《尚書·大禹謨》。克,能。邦,國。家,卿大夫家族。能為國而辛勞,能節儉持家。

5、為山九仞,功虧一簣

出自《尚書》。仞:古代的計量單位,一仞約為八尺。簣(kuì):盛土的筐子。堆起九仞高的山,只是缺了一筐土最終無法完成。這句話比喻做事情一定要堅持到最後的一刻,決不能半途而廢。無論做任何事,都要有始有終,堅持到底。有時候,即便只差一點,也會前功盡棄。

6、民惟邦本,本固邦寧

出自《尚書》。這句話的意思是人民是國家的基石,只有鞏固國家的基石,國家才能安寧。

7、人而不學,其猶正牆面而立

人如果不學習,就像面對牆壁站著,什麼東西也看不見。如果不學習,即便你有一雙明亮的眼睛,對任何事物一無所知,如同被一堵厚厚的牆壁隔著,又有什麼用呢?

8、滿招損,謙受益,時乃天道。

出自《尚書·大禹謨》。自滿會招致損失,謙虛可以得到益處。這句話告訴我們驕傲自滿有害,謙虛謹慎有益。

9、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

出自《尚書·堯典》。詩歌述說志向,表達思想情感;歌唱吟詠 (永通詠)語言;語聲依從於吟詠;節律諧調語聲。這是古代人們對於詩歌、語言、歌唱、吟詠、語聲、節律之間關係的一種看法。

10、德惟善政,政在養民

出自《尚書·大禹謨》。帝德應當使政治美好,政治在於養民。在以人為本的當今社會,大禹的這種善政似乎有著更為重要的啟發意義。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