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一直以來都有一個“大國夢”。如近日,印度官方稱,印度已經邁入太空大國的行列,只因反衛星導彈的試射成功。且不論消息的真實與否,最起碼在印度看來,離“大國夢”又更進一步。印度的大國策略,軍備建設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即便是印度羣衆依舊過着非常窮苦的日子,但印度政府依舊將大把的財力與武力投入到軍備建設中,而不是用於改善民生。

  1982年,印度便提議自主研發導彈項目。其中最著名的便是“烈火”系列的中程彈道導彈,其先後在1989年-2016年,多次試射成功。印度的“烈火”系列,已經達到烈火-5.雖說在印度口中,烈火5是洲際導彈,但事實上,這款導彈距離洲際導彈的射程還是有着很大的差距。印度之所以會這樣叫,很明顯就是想與中國一較高下。印度往往會與中國進行比較,而這種“烈火”導彈便是想與中國東風到達爭雄。然而更可笑的是,印度最先進的烈火5,事實上,是中國上世紀70年代左右的東風4。

  還有一點是,印度的烈火5目前依舊處於測試階段,而中國的東風4,早已退役多年。衆所周知,中近程導彈的技術難度極其之大,基本上沒有幾個國家能掌握。故此,雖說印度自稱已經邁入中級水平,但事實上也是存在很大量的問題。那麼印度的彈道導彈又該何去何從呢?

  彈道導彈對於世界的國家來說,有着不同的意義。對於大國而言,掌握彈道導彈技術,能夠更好地維持自己大國的地位,更能保障世界格局不動搖;而對於那些實力相對弱小的國家而言,彈道導彈的研發,更能維護國家的安全,甚至能提升國際影響力。基於此,印度纔會不遺餘力地發展彈道導彈。雖說印度在高強度的試射實驗下,導彈技術逐漸趨於成熟,但依舊有着很多不足。

  印度相對薄弱的工業基礎,就註定在發展的過程中擺脫不了向國際求援。故而,在印度導彈的研發史上,更多地是對其他國家導彈的引進,繼而進行仿製,即便是有着所謂的自主研發,但依舊是建立在他國的基礎上,而這也是掣肘印度成爲大國的最大因素。印度的彈道導彈將何去何從,完全取決於印度對自己的定位,若是定位不準確,很有可能會誤入歧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