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 大Boss@周源邀,喊出來牛逼哄哄的(偷笑),小透明真的誠惶誠恐,不過儘力搜集一些有用的信息,非麻醉專業,拋磚引玉,希望大神總結

  1. 無痛分娩

在發達國家,早在20世紀80年代,產婦分娩鎮痛醫療行為已有80%以上的普及率,但是在我國分娩鎮痛率不足20%。2016年,為了降低剖宮產率,減輕產婦的生產疼痛,中華醫學會麻醉學分會產科學組還組織專家修訂了《2016年產科麻醉及無痛分娩專家共識》。2018年11月20日,國家衛健委發布《分娩鎮痛試點工作方案(2018—2020年)》,明確將在2018至2020年於全國開展分娩陣痛試點,並逐步在全國推廣分娩鎮痛的診療。這意味著從試點開始,無痛分娩將全國推廣了!確定了913家醫院作為第一批國家分娩鎮痛試點醫院。

《方案》明確,分娩陣痛試點的範圍是備產科和麻醉科診療科目的二級及以上綜合醫院、婦幼保健院或婦產專科醫院。也就是說只要具備產科和麻醉科兩個科室的二級及以上醫院都有機會成為試點醫院。無痛分娩大勢所趨!

2. 介入治療癌痛

近年來,各種微創介入治療技術的開展為難治性癌痛的治療提供了一種有效的解決方案,常用的技術包括患者自控鎮痛泵技術、神經毀損術、經皮椎體成形術、放射性粒子植入術和鞘內藥物輸注系統植入術等等。

「三階梯」藥物治療方案受到挑戰。自2005年PAIN刊登文章對第二階梯用藥提出質疑以來,「三階梯」原則受到了爭議與挑戰,特別是對第二階梯的質疑尤為突出。有研究顯示,非甾體抗炎葯(NSAIDs)、弱阿片類藥物、NSAIDs聯合弱阿片類藥物治療癌痛的有效性差異無統計學意義。那麼是否應直接從第一階梯的NSAIDs治療進入強效阿片類藥物的治療?有部分癌痛治療指南提出建議,對於輕中度疼痛,可考慮以低劑量強阿片類藥物替代弱阿片類藥物以及弱阿片類藥物 非阿片類藥物的鎮痛方案,取消WHO第二階梯鎮痛步驟。作為藥物治療的補充,介入治療也是癌痛治療的重要手段,可貫穿三階梯整個過程。尤其對於約10%藥物治療難以起效的難治性癌痛,介入治療逐漸成為癌痛治療的「第四階梯」。

3. 遠端缺血預處理(RIPC)仍存在爭議

遠端缺血預處理(RIPC)是一種使某組織或器官發生一次或數次非致命缺血再灌注循環的方式,已被證實在心臟發生致命性急性缺血再灌注損傷時發揮心臟保護作用。遠端缺血預處理組(上肢和大腿均佩戴血壓袖帶,並循環充氣、放氣2-5分鐘)和對照組(佩戴血壓袖套,但不充氣)。

RIPC在心臟手術中是否無效,抑或增加死亡風險?RIPC被認為可減少心臟手術缺血再灌注損傷,並在大量動物研究中得到證實,但其對臨床結果的不確定性仍然存在。2015年NEJM刊登了兩項多中心研究,研究結果表明,上肢RIPC並不能降低擇期心臟手術主要結局,患者肌鈣蛋白釋放、機械通氣時間、監護室或醫院停留時間、新發心房顫動及術後譫妄發病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隨後,NEJM發表述評,根據多項臨床研究結果分析,RIPC可能通過激活腫瘤壞死因子等炎症信號通路,促進不穩定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患者粥樣斑塊的破裂,增加心臟手術患者的死亡風險。而在目前的研究中,研究者往往偏重於強調RIPC的保護效應,而忽視其安全性。因此,對於心臟手術及非手術干預等情況,RIPC的安全性需要更多、更有效的試驗進行驗證。

4. 麻醉對嬰幼兒影響值得重視

全身麻醉與蛛網膜下隙麻醉研究(GAS研究,The Lancet )中期分析和嬰幼兒麻醉與神經發育測評研究(PANDA研究,JAMA )的結果顯示,短時間、單次全身麻醉與神經發育後果不良之間未見相關性。Anesthesiology 發表了4歲前小兒手術接受全身麻醉對神經系統發育影響的研究,結果顯示:對於&<2 歲的患兒,接受1次全麻與接受≥2 次全麻相比,早期發育測評結果在兩組間無獨立關聯性;對於2~4歲間的患兒,接受單次全麻與未接受全麻相比,表現出在溝通/常識上存在一定缺陷;而接受≥2次全麻與接受1次全麻的患兒相比,並沒有表現出更大的神經系統發育風險。2016年12月,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發布了一項「藥物安全性通告」,即警告:3歲以下嬰幼兒或第三孕期(妊娠第8~10孕月,即妊娠晚期)孕婦接受手術或醫療操作期間重複或長時間使用全身麻醉藥或鎮靜葯,可能影響小兒腦發育;長時間指≥3 h。2017年2 月,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雜誌針對FDA的這項警告進行了解讀與述評,在肯定FDA警告的同時也有很多擔憂,該警告將導致作用於GABA或NMDA受體的11種常用全身麻醉藥物和鎮靜藥物需要進行藥物標籤修改;該警告將在相關從業人員、孕婦及嬰幼兒父母中產生更多疑問與擔憂,也將影響全美3 歲以下嬰幼兒臨床操作的開展時機和麻醉方案。然而,The Lancet 雜誌則刊文指出,目前將神經認知相關併發症作為小兒全身麻醉知情同意的一部分可能為時過早。

Anesthesiology 雜誌近期發文指出,對於3歲前的小兒,與沒有或僅接受過1次麻醉的小兒相比,接受過多次全身麻醉的小兒在成年後更容易出現一些與學習能力和注意力相關的神經系統不良事件,但是研究不能確定不良事件發生的原因就是麻醉本身。2018年8月,Anesthesiology刊發梅奧診所兒童麻醉安全(MASK)研究結果。該研究納入997例兒童,結論認為3歲前曾接受不同次數的麻醉與8~12歲或15~20歲時的智力發育缺陷無關。

5. 臨床麻醉方式與患者遠期預後

麻醉方式的不同是否會對患者的預後帶來影響。Anesthesiology 雜誌通過系統評估和Meta分析發現,吸入麻醉可降低心臟手術的病死率、肺部併發症及其他併發症的發生,但對於非心臟手術並無上述效應。另外,Anesthesiology 雜誌發表論著,對比了靜脈麻醉與吸入麻醉對癌症手術患者長期存活狀況的影響情況。結果顯示,對於美國麻醉醫師協會(ASA)Ⅰ~Ⅲ級的患者,無論腫瘤轉移與否,吸入麻醉組的預後情況均較差,且隨訪期越長,兩組患者生存率差異愈顯著。研究同時指出,無論患者是ASA Ⅰ~Ⅱ或Ⅲ~Ⅳ、手術中發現癌症無轉移或已有轉移者, 靜脈麻醉組生存率均高於吸入麻醉組。

2016年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發布的綜述中呈現了一系列嚴峻的數據,僅以美國為例, 2014年全美有&>30%的人群曾經或正在經歷急性或慢性疼痛,其中老年人群中比例&> 40%。2014年全美開具2.45億阿片類藥物處方,其中65%為短期(&<3周),3%~4%為長期(約1000萬人)用藥,後者約1/3出現阿片類藥物成癮。FDA發布的藥物過量死亡者有37%來源於阿片類藥物使用過量,主要來源於醫師開具的處方。這要引起我國有關從業人員的高度重視。

近期麻醉學亟待解決的十大科學問題

1.全麻藥物作用機制

2.全麻藥物和圍術期應激對發育腦功能的影 響及其遠期效應

3.全麻藥物和圍術期應激對衰老腦功能的影 響及其遠期效應

4.痛與鎮痛的基礎和臨床研究

5.圍術期重要臟器保護與患者術後長期轉歸

6.全麻及相關藥物及圍術期應激對免疫功能 的影響及其遠期效應

7.精準麻醉與鎮痛方案的可行性及其理論基礎

8. 基於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的圍術期醫學信息技術平台和智能化決策系統構建 :

(1)通過對圍術期醫療大數據、專業文獻 的採集與分析、數學建模、演算法集成、神經網路決策 體系建立,構建基於學習的人工智慧麻醉決策系統; (2)通過圍術期醫療數據採集標準化與規範化,對 麻醉設備與檢測設備新功能的研發,實現肺功能、循 環變異度、腦功能、葯代∕葯動模式、組織氧合及代謝 等多個狀態的自動化計算與呈現,從而完成人工智 能決策體系,以輔助診斷患者圍術期病理生理狀態, 結合最新研究指南給出適宜的調整建議;(3) 基於 人工智慧和虛擬現實的模擬教學系統的開發和應 用;(4)麻醉機器人。

9.麻醉藥物與技術的新用途

10.中醫藥應用於圍術期的價值及理論基礎

Ref:

1.年度回顧 | 2016年麻醉學領域年度進展回顧 第四軍醫大學西京醫院麻醉與圍術期醫學科 熊利澤等

2.2017年國內外麻醉學領域研究進展 中華醫學會麻醉學分會 上海長海醫院麻醉學部 楊濤 鄧小明

3.2018年近一年麻醉學進展 海軍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麻醉學部 鄧小明

4.麻醉學進展

【PPT】-麻醉學進展.ppt?

max.book118.com

5.麻醉學亟待解決的十大科學問題 曹君利 董海龍 中華麻醉學雜誌 2018 年 1 月第 38 卷第 1 期


口腔科近幾年沒啥太大進步,時間尺度稍微放寬一點的話,STA可以入選。

簡單來說就是一個用於口腔局部麻醉的泵。更細的針,更均勻的注射,可實時根據注射阻力調整注射壓力,而且壓力可以很大。

對於醫生的優點在於可以輕鬆實現一些手動推注很困難的注射,比如牙周膜注射,這也是該機器的主打用途。

對於患者來說,注射過程更加舒適,因為液體不會猛地撕開組織。而且,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為了治一顆牙麻半張嘴。

缺點:機器五位數,每次注射耗材兩位數,相對耗時,還是得扎針。


武漢同濟醫院梅偉教授:超聲可視化是近十年麻醉領域最具里程碑式的技術


操作技術方面來說,可視化應該是過去幾年最大的進步,無論是超聲、CT還是各種內鏡,都讓麻醉邁入了一個更加精準,更加可視,更加可信的時代。


超聲技術的應用。

或許再過幾年,所有年輕的麻醉大夫都得必修超聲下神經阻滯(﹁"﹁)

但我覺得這些改變只能說的上是方法的革新……

反正麻醉的原理至今是個謎~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