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不為人知的另一面(之二)

來自專欄國哥說展覽

上次說到魯迅帶師生們打開了視野,增長了見識。贏得了大家的擁戴。接下來的魯迅怎麼樣了呢?

成為公務員的魯迅

魯迅在離開紹興到南京臨時政府教育部任教員之後,被推薦給了中華民國政府教育部。

教育部任命狀

這樣,他就任北京教育部部員,成了教育部社會教育司第一科科長。這個科職權範圍那是相當廣泛了,在此期間,魯迅參與主持了國立歷史博物館的籌建,也就是現如今的中國國家博物館。

1913年3月至1914年5月,魯迅參與籌辦了大型展覽「全國兒童藝術展覽會」。

全國兒童藝術展覽會合影

在此之後,他與陳師曾等人挑選部分展品送巴拿馬萬國博覽會參展。(境外展,那個時候魯迅就在做了。)

萬國博覽會誰不知道呢?據說茅臺在這個博覽會上還有一段佳話。

在當時萬國博覽會可是中國參加的

第一次規模空前的

向世界展示經濟水平的歷史性盛會。

巴拿馬萬國博覽會

廈門教書,國學院舉辦古物展覽會

1926年9月魯迅到廈門大學任教,國學院要開古物展覽會。魯迅帶著他收藏的碑碣拓片拿去陳列。與此同時,魯迅還廣泛接觸(參觀)現代藝術家的作品展。他尤其喜歡繪畫作品,還和很多的藝術家交上了朋友。不過,魯迅儘管提供了展品還布了展,但是他對這個展覽並不滿意。原因就是國學院偏離主題玩情懷,你一個古物展覽會,弄幾張古壁畫的照片,還可以說是跟『考古』沾點兒邊,弄什麼『牡丹花』、『夜的北京』,『北京的颳風』,『葦子』......等虛套的東西確實有點兒扯。更讓他生氣的是,國學院借來的歷代古錢大半是假的,結果是看這假錢的人最多。

當時這也反映出當時觀眾的審美能力很低,對展品的鑒賞很有限。不過,可以看出魯迅的認真和堅持。

積累了豐富的參展經驗,魯迅陷入了思考。還專門寫了一篇研究文章《兒童觀念界之研究》,這和以上的參加展會看熱鬧有很大區別。同樣是參觀,這差距咋就這麼大呢?呵呵。

ID:talking-one;WX:國哥說展覽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