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觀察者網 徐乾昂】隨着國際社會圍剿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捷報頻傳,落網的外籍武裝人員正陸續接受審判。近日,伊拉克首都巴格達市中央法院對40多位“與IS相關”的外籍女子判處死刑。

而整個審判過程只有10分鐘。這種對死刑的“閃電式判法”,引起媒體的討論。

《太陽報》報道截圖

“我是冤枉的”

據英國《太陽報》22日消息,這其中14人是“伊斯蘭國外籍戰士”的遺孀。她們當中,來自法國的29歲女子巴圖陶(Djamila Boutoutao)在2014年抵達伊拉克。但是她的老公納桑迪(Nassereddine)和兒子阿布多拉(Abdullah)選擇爲IS而戰,並先後在2016年和2017年死在摩蘇爾。

不過巴圖陶似乎認爲自己“很冤枉”。她在庭上情緒激動,用法語喊道:“我都快瘋了。沒人告訴我要被判死刑。我還有一個女兒,請放過她,我願意給錢。如果你們能聯繫到我爸媽,請帶我離開這裏。”

巴圖陶 圖自《太陽報》

她還稱自己當時是在丈夫的“威逼利誘”下,才離開法國,前往伊拉克的。此前,納桑迪騙她“伊拉克是一片聖地”,但是抵達後巴圖陶才發現原來自己的丈夫“早已效忠於IS”。

巴圖陶目前還是法國籍。英國衛報稱,當天的法庭內,並沒有法國方面的官員出席。

10分鐘判40多個死刑

衛報稱,整個審判過程只有10分鐘。期間,巴格達中央法院的3名法官向這些女子拋出一些簡短的問題。隨後,檢方和辯方律師分別宣讀了一份文件。最終,依據伊拉克反恐法第四條,該法院宣佈對包括巴圖陶在內的40多位“與IS相關”的外籍女子判處絞刑。另有數十位外籍女子被判處無期徒刑。

庭外,另一位辯護律師表示自己根本沒有和這些女子交流過,只是閱讀過此案的調查總結。

似乎是出於對伊拉克本國司法體系的質疑,美國“人權觀察”組織抨擊道,該國司法人員在給對方定罪時,全靠“直覺”和“經驗”。無獨有偶,聯合國人權高專發言人斯羅賽爾(Liz Throssell)在去年年底對伊拉克的死刑判定提出質疑。據悉,伊拉克僅去年就進行了106次處決。

不過,巴格達中央法院的工作人員則認爲,一些與IS相關的外籍女子“中毒很深”且“死不悔改”。巴格達監獄的一位門衛透露了自己經歷:“曾有一位IS女罪犯要我給她帶東西,但這是不允許的。我拒絕後,她就罵我是異教徒。”

這也與部分巴格達民衆的立場相符:有的認爲這樣的判決大快人心。比如一位接受衛報採訪的巴格達當地汽車商人拉什得(Mustafa Rashid)說道:“詛咒他們(IS成員),他們不值得憐憫。(他們的)女人同樣如此。”

對待“IS餘黨”強硬,遺留兒童成問題

“伊斯蘭國”在伊拉克的勢力節節敗退。去年12月,伊拉克宣佈解放伊全境,取得打擊“伊斯蘭國”的歷史性勝利。隨後,伊政府、軍方對該極端組織的清算擺出“零容忍”姿態。

伊拉克軍隊慶祝勝利 圖自半島電視臺

據新華社消息,今年2月,伊拉克法院曾判處17名加入“伊斯蘭國”的土耳其籍女子死刑,同時宣告加入該組織的另外10名外籍女性成員無期徒刑。1月,伊中央刑事法院曾判處一名加入“伊斯蘭國”的德國籍女子死刑。

而根據英國《太陽報》消息,伊拉克當地媒體稱目前已經鎖定超過2萬名“與IS相關的外籍人士”。此外,在這次判決前,已有超過300名“外籍戰士”被判處死刑。

即便是如巴圖陶所願,外籍武裝人員若是回國,恐怕也不會有好日子。今年2月,美國防長馬蒂斯在歐洲會見打擊“伊斯蘭國”國際聯盟10餘名代表,並提議“外籍武裝份子在回國後要接受本國審判”。

同樣,法國以及其他歐洲國家對“與IS相關”的本國公民表示“嫌棄”。雖然香榭麗舍對這次伊拉克“給法國公民判處死刑”的行爲表示抗議,但衛報稱該國官員早已向留守伊拉克的法籍武裝人士發出通牒:“如果你們逃不出來,後果自負”。

此外,今年年初,法國國防部長帕利(Florence Parly)說道,“如果真有人(IS外籍武裝人員)回的了國,那他們也將對自己的所做作爲付出代價。”

帕利 @視覺中國

2014年,“伊斯蘭國”佔據伊拉克北部和西部大片地區,該組織外籍成員隨後大批湧入伊拉克。衛報稱這些“外籍戰士”來自110個國家和地區,人數超4萬名。其中,約1900名爲法國公民;英國公民佔800人。

不過,如何處理這些外籍武裝人員的子女,已經成爲了一個問題。衛報稱,在當天的法院內,家長接受審判時,孩子們有的在啃蘋果,有的則需要“還未輪到審判的女罪犯”輪流照顧。

對此,巴格達法院的一位工作人員表示:“他們(指孩子)長大後一定不會成爲這些女人一樣。不對,這麼說本來就是一種罪惡。所有的孩子都是無辜的。”

另一位工作人員回答道:“可能吧。我們要加快速度了,還有很多人(需要審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