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圖解天南星

天南星,為植物天南星科,天南星、異葉天南星或東北天南星的乾燥塊莖。秋、冬二季莖葉枯萎時採挖,除去鬚根及外皮,乾燥。

天南星有祛風止痙、化痰散結之功能。主中風痰壅、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手足麻痹、風痰眩暈、癲癇、驚風、破傷風、咳嗽多痰、癰腫、瘰癧、跌打麻痹、毒蛇咬傷。

性味歸經

苦、辛、溫。有毒。歸肺經、脾經。

功能主治

燥濕化痰,祛風止痙,散結消腫。用於頑痰咳嗽,風痰眩暈,中風痰壅,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癲癇,驚風,破傷風。生用外治癰腫,蛇蟲咬傷

臨床應用

⑴天南星膏(《百一》卷十六,《普濟方》卷二八六):治風毒癰癤。天南星一兩,厚黃柏半兩,赤小豆一合,皂角一挺(不蛀者,燒存性),上為末,新汲水調成膏,皮紙攤貼之。

⑵天仙膏(《楊氏家藏方》卷一):治中風,口眼(口咼)斜。天南星一枚,白及一錢,草烏頭一枚,白僵蠶七枚。上藥並生為線末。用生鱔魚血調敷(口咼)處,覺正,便用溫水洗去,卻服後涼葯天麻丸。

⑶天南星丸(《聖濟總錄》卷六):治破傷風,口噤不開,口面(口咼)斜,肢體弛緩。天南星一枚(炮),地龍五條(醋實),土蛇一條(去頭尾腸皮骨、醋炙),上為末,醋煮麵糊為丸。每服三丸至五丸,生薑酒送下,稀蔥粥投,汗出即愈。

用藥禁忌

本品溫燥有毒,故陰虛燥咳忌服,孕婦慎服。生品毒大,一般不作內服。

名家論述

⑴《本草衍義補遺》:天南星,欲其下行,以黃柏引之。

⑵《綱目》:虎掌天南星,味辛而麻,故能治風散血;氣溫而燥,故能勝濕除涎;性緊而毒,故能攻積拔腫而治口喎舌糜。楊士贏《直指方》雲,諸風口噤,宜用南星,更以人蔘、石菖蒲佐之。南星得防風則不麻,得牛膽則不燥,得火炮則不毒。

⑶《本草經疏》:半夏治濕痰多,南星主風痰多,是其異矣。

⑷《本草匯言》:天南星,開結閉。散風痰之葯也。但其性味辛燥而烈,與半夏略同,而毒則過之。半夏之性,燥而稍緩,南星之性,燥而頗急;半夏之辛,劣而能守,南星之辛,劣而善行。若風痰濕痰,急閉涎痰,非南星不能散。

⑸《本經逢原》:天南星,即《本經》之虎掌也。為開滌風痰之專葯。《本經》治心痛、寒熱、結氣,即《開寶》之下氣、利胸膈也。《本經》之治積聚伏梁,即《開寶》之破堅積也。

《本經》之治筋痿拘緩,即《開寶》之治中風、除麻痹也。《本經》之利水道,即《開寶》之散血墮胎也。蓋緣一物二名,後世各執一例,是不能無兩歧之說。南星、半夏皆治痰葯也。然南星專走經絡,故中風麻痹以之為嚮導,半夏專走腸胃,故嘔逆泄瀉以之為嚮導。

⑹《本經》:主心痛,寒熱,結氣,積聚,伏梁,傷筋,痿,拘緩,利水道。

⑺《別錄》:除陰下濕,風眩。

⑻《藥性論》:治風眩目轉,主疝瘕腸痛,傷寒時疾,強陰。

⑼《本草拾遺》:主金瘡傷折瘀血。碎敷傷處。

⑽《日華子本草》:窨蛇、蟲咬、疥癬惡瘡。

⑾《開寶本草》:主中風,除痰,麻痹,下氣,破堅積,消癰腫,利胸膈,散血墮胎。

⑿《醫學啟源》:去上焦痰及頭眩暈。

⒀李杲:主破傷風,口噤身強。

⒁王好古:補肝風虛。治痰功同半夏。

⒂《綱目》:治驚癎,口眼喎斜,喉痹,口舌瘡糜,結核,解顱。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