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編一個牛逼的隊形? | 隊列舞圖形之美

來自專欄舞ING4 人贊了文章

最近編一支摩登隊列舞,又蒐集了不少資料,所以分享一下隊形隊列編排方面的經驗,一些描述性的辭彙不必深究,意會就好~

1. 隊列舞規則

——科普

作為團體舞的一種形式,隊列舞更多的效果展現在隊列方面,一般由6-8對選手組成,其他的規定一般有,如摩登(標準舞)隊列舞的動作編排必須基於華爾茲、探戈、維也納華爾茲、快步、狐步,最多可選16小節其他任何舞包括拉丁舞;每段獨舞限制在8小節內,整個舞蹈編排中最多24小節;時長在各種比賽中要求也不一樣,一般在4-6分鐘。

隊列隊形編排是隊列舞很重要也很關鍵的部分,在頂級賽事中隊形幾乎一動一變,各種圖形精彩紛呈,寓變化於整體的和諧統一之中,在不同舞種中突出各自舞種風格的顯著特徵,使成套動作展現出生動性和完整性。

2. 隊形類別

——提供一種入手角度

第一種我把它叫做「靜止與相對靜止隊形

靜止隊形很好理解,就是原地做動作,沒有整體移動與變化。而相對靜止隊形指的是,整體在移動,但每對之間的相對位置是不變的,一般適合做整齊的動作,比較有氣勢。

第二種就是「運動中的隊形變化

通過動作方向、步伐大小等方式,使隊列在整體的運動中又富有相對的隊形變化,營造出更豐富的空間變化。

如下圖

先用了一豎排的平推,再聚攏成塊狀圖形,就應用了以上兩種變化。

這裡面也包含了另一種分類角度,即「塊狀圖形」與「線形圖形」。我們再來看幾個例子。

塊狀變化

線形穿插

另一種線形穿插

線形變塊狀

塊狀旋轉

線形旋轉

另一種線形旋轉

塊狀向線形收攏與擴散

兩塊穿插拼合

3. 隊形編排注意事項

——選擇困難症的福音

1. 注意動作的連貫性和方向性

應盡量順著動作編排隊形,即讓每對選手(至少大多數人)的動作都是流暢漂亮的。所以編排者要考慮每個動作的可能走向、旋轉角度、步伐大小等。

2. 注意與音樂的配合

隊形效果是為了更好的演繹音樂,比如一豎排左右橫推或一橫排向前快速推進適合有氣勢的段落,整體旋轉類效果適合綿長或幾小節一停頓的段落等。

3. 注意選手能力與完成度

按照選手能力進行編排,每個隊形清楚誰走得最遠轉得最多動作最難,這些選手能否很好的完成,如果不能就考慮換個隊形或者換變化方式,或者從前面就和有能力完成的選手調換位置等。

最後

再來欣賞一例隊形變化的綜合應用


動圖出處:

[1] 2014 WDSF World Formation Standard

[2] 2017 UNI National Amateur DanceSport Championships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