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世界醫學史上的神奇治療手法,中醫鍼灸一直被認爲中國人的發明,在史書上有詳細的記載,考古中也不斷出土文物證實這一點。然而,這一觀點如今遭遇挑戰:歐洲發現了一具5000多年前的屍體,身上竟然有史前鍼灸的痕跡,這一考古發現令人不解的同時,又給“到底誰發明瞭鍼灸”帶來了巨大的爭議!

2000年左右,歐洲一支考古隊在阿爾卑斯山上,發現了一具新石器時代的屍體。由於常年積雪,所以這具屍體尚未腐化,保留了屍體主人(下簡稱“冰人”)生前的情況。

如果單單只是一具較爲完整的史前人類屍體,雖然有一些研究價值,但還不至於成爲焦點話題。然而,歐洲科學家詳細研究之後,卻有了驚人的發現:這具距今有5000多年的“冰人”身上有很多紋身圖案,15處與鍼灸穴位不謀而合,相差不出5毫米。

一石激起千層浪!這一發現讓西方學者高度興奮,直言“可能有必要重新醫療史”,其實就是這樣一個邏輯:鍼灸是歐洲人的發明,後來傳入中國。

專門研究鍼灸治療的奧地利道爾福勒博士,在日本紀錄片中指出:“冰人”患有嚴重的腰椎間盤突出的毛病,而“冰人”又進行了如同今天鍼灸治療腰疼穴道的位置。所以,道爾福勒博士指出,中國人發明鍼灸的說法不準確,早在5000多年前,歐洲人就有了成熟的鍼灸治療方法,鍼灸歷史比中國更爲悠久。

其實,西方學者的言外之意是:從目前考古證據來說,鍼灸既然最早出現於歐洲(比中國早,自然是最早出現),那麼鍼灸就是起源於歐洲。

“冰人”的出現,能說明鍼灸起源於歐洲嗎?如果只從史料記載時間上看,還真不太好判斷。

在中國史書和醫書上,最早記錄鍼灸的是《黃帝內經·素問·異法方宜論》和《山海經》,而這兩本書,如今普遍認爲成書於戰國至秦漢時期,距今2500年左右。

其中“藏寒生滿病,其治宜灸”,說明瞭鍼灸之術,這也是中國最早的鍼灸醫學記載。和歐洲的“冰人”距今時間相比,《黃帝內經》要晚了2500多年,由此好像驗證了西方學者的觀點。

但《山海經》中提到了一個信息卻非常關鍵,提出了鍼灸的前身。

所謂“箴石”,其實就是砭石——石制的針,古代治病之具,如今還有使用。晉代郭璞對此解釋是“可以爲砭鍼治癰腫者。” 換言之,在如今金屬鍼灸工具之前,中國古人是使用石頭鍼灸。另外, “箴”字也可能指的是竹木削成的竹針。

需要注意的是,現代科學研究表明,砭石不是普通的石頭,而是含有鍶、鈦、鉻、錳、鋅等30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稀土和微量元素的石頭。在遠古社會,砭石甚至是一種貢品。

在中國石器時代,原始人類經過多年的經驗,在發生某些病痛或不適之時,會用尖銳的“箴石”按壓一些部位,從而緩解或解除了病症。隨後,經過長期的積累,就形成了鍼灸體系。

從目前的考古文物來看,在內蒙古多倫縣頭道窪新石器時代遺址、河南新鄭韓城遺址、龍山文化等石器時代遺址、日照市新石器時代晚期等墓葬中,都發現了不少砭石。但新石器年代和歐洲的“冰人”年代差不多,很說是誰最先使用了鍼灸術。

難道鍼灸的起源,就此成了一個筆墨官司?其實,中國考古還有很多發現,最典型的一點是鍼灸之“針”的完善演變歷史,即先秦時代至少有砭石、竹針、陶針、青銅針。對針灸的起源和演變,有着詳實的考古證據,但歐洲只有一具屍體,沒有任何鍼灸工具的物證。

而且,在中醫發展史上,鍼灸也有一個逐漸發展和成熟的過程,表現的非常清晰,但歐洲卻什麼都沒有,至於所謂的西醫,也只是近代的產物。

對於因阿爾卑斯山的這一具冰人,而引發的“鍼灸起源地”之爭,中國網友一針見血的回覆:一旦中國古墓葬發現西方痕跡,西方學者就說西方影響了古中國;而西方發現了中國痕跡,西方學者就認爲中國學習了西方......總之,西方很多學者看來,人類文明都是西方人創造的。

其實,冰人身上還有很多謎團,比如15處紋身圖案真是代表鍼灸?爲什麼不是中國鍼灸傳播到了西方?爲什麼西方此後沒有一點鍼灸的歷史記載和傳承?爲什麼沒有發現一點鍼灸工具物證?對於這一些問題,除了言辭鑿鑿的認爲冰人就是做過鍼灸之外,其他的西方學者並未解釋!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