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企業必備的能力,就是敏銳地嗅出行業中各種商機,金融業同樣如此。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日前出臺,大灣區經濟發展藍圖的畫卷打開,通過科技創新、服務提升、規章制度對標國際、硬件設施升級等一系列舉措,打造成爲“國際一流灣區”。其中,對金融行業的目標定位是建設國際金融樞紐,以助推產業進一步升級轉型,爲此央行正在着手製定相關金融政策。

  “有決心帶領香港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中發揮積極的作用,香港將發揮其金融業方面的優勢,助力於大灣區建設國際金融樞紐。” 3月25日,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表示。

  國際金融樞紐、科技金融、人民幣國際化先行先試……這些金融關鍵詞與粵港澳大灣區相聯。面對未來區域經濟新的增長極,金融機構顯得比其他行業更爲興奮,爭先恐後佈局。

  大銀行搶灘佈局

  坐擁廣州、深圳、香港三大金融重鎮,深交所、港交所兩大證券交易所,粵港澳大灣區金融業在原有基礎上,等待新一輪激活提升,相關政策正在醞釀出臺。

  全國人大代表、央行金融穩定局局長王景武在全國兩會期間透露,人民銀行正在聯合相關部門研究提出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一攬子的政策,重點是將促進粵港澳大灣區跨境貿易和投融資便利化,擴大金融業對港澳地區開放合作,推進粵港澳金融市場的互聯互通。

  金融行業各領域,粵港澳大灣區將率先進行創新、開放、融合,並且列明瞭明確的方向與路徑。

  銀行方面,大灣區內的銀行機構可按照相關規定開展跨境人民幣拆借、人民幣即遠期外匯交易業務以及與人民幣相關衍生品業務、理財產品交叉代理銷售業務;支持符合條件的港澳銀行、保險機構在深圳前海、廣州南沙、珠海橫琴設立經營機構。

  保險方面,支持內地與香港、澳門保險機構開展跨境人民幣再保險業務。支持深圳建設保險創新發展試驗區,推進深港金融市場互聯互通和深澳特色金融合作,開展科技金融試點,加強金融科技載體建設。

  投融資方面,支持香港機構投資者按規定在大灣區募集人民幣資金投資香港資本市場,參與投資境內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和創業投資基金。在依法合規前提下,有序推動大灣區內基金、保險等金融產品跨境交易,不斷豐富投資產品類別和投資渠道,建立資金和產品互通機制。不斷完善“滬港通”、“深港通”和“債券通”。

  此前廣州政府方面透露,未來將積極推動設立粵港澳大灣區國際商業銀行、專業型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

  目前,四大行、招商、平安等多數股份制銀行相繼看好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孕育的金融契機。以中行爲例,其去年成立了“中國銀行粵港澳一體化聯動發展委員會”,統籌中國銀行在粵港澳大灣區的一體化發展。併發布《粵港澳大灣區綜合金融服務方案》,推出的“支付通”“融資通”和“服務通”三大產品體系,主要包括針對公司和個人客戶推出的13項服務。

  搶佔市場,髮卡先行。工行等多家銀行發行了大灣區主題的信用卡,以滿足大灣區居民跨境商務和購物消費等金融需求。

  科技扛起金融創新大旗

  粵港澳大灣區中不同城市的發展潛力已經釋放較爲充分,區域內11個城市融合效果不應該是“1+1”的簡單疊加。對於粵港澳大灣區金融融合路徑上,科技被賦予衆望。

  早在2017年,深圳市金融辦與香港金管局分別簽署金融科技合作備忘錄和落地軟協議,雙方在金融科技發展研究、人才培訓、經驗交流、產業應用等多方面緊密合作,鼓勵金融科技創新發展,推動金融科技實踐與應用,促進兩地金融科技穩健發展。

  3月28日,廣東省委副書記、深圳市委書記王偉中會見中國證監會主席易會滿一行,易會滿提到,深圳資本市場發展勢頭良好,證監會將堅持按市場規律辦事,積極支持深圳金融發展、金融改革、金融創新、風險防控,更好發揮資本市場對深圳經濟發展的支持服務作用。

  3月23日,粵港澳“灣區國際金融科技城” 揭牌並落地深圳福田,目的是努力打造灣區金融科技企業的聚集高地,助推企業躋身世界級灣區龍頭地位。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的首份施政報告多次提及金融科技,其認爲香港作爲國際金融中心,是開拓金融科技的理想地點。

  3月27日,香港金融管理局向三家金融機構授予香港首批虛擬銀行牌照,牌照當日生效。三家機構分別爲Livi VB Limited、SC Digital Solutions Limited、衆安虛擬金融有限公司。

  根據金管局介紹,Livi VB Limited是由中銀香港、京東數科、怡和集團成立的合資公司,其中中銀香港爲控股方。SC Digital Solutions Limited是由渣打銀行(香港)、電訊盈科、香港電訊、攜程金融成立的合資公司,其中渣打銀行(香港)爲控股方。衆安虛擬金融有限公司是由衆安集團、百事達集團成立的合資公司,其中衆安在線是控股方。

  每家獲得虛擬銀行牌照的機構中均有科技類公司的身影。在粵港澳大灣區內不同的制度、不同的關稅區的挑戰之下,科技無疑成爲金融融合與創新的重要抓手。

  責任編輯:秦嶺 主編:公培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