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0015282.JPG

2010年 夢想實現的一年

年初金門半程馬拉松,年底太魯閣全程馬拉松,完賽!!

 

為何說夢想實現,跑馬拉松,以前真的只有做夢纔想過,今年初才沾到一點邊,上個星期六早上7點,我已經站在太魯閣中西橫貫公路牌坊前準備鳴槍出發,現在看著兩枚以前只會在夢中出現的完賽紀念獎牌,右膝蓋隱隱作痛。

其實本來還是隻想報名半程馬拉松,明年的金門或是府城才嘗試全程馬拉松,多虧學長的一點助力,乾脆就跟他一起報名全程馬拉鬆了,兩個人都是第一次參加全程。原本的如意算盤是,上個月外run嘉基,可以好好來練一下,沒想到月初就扭傷左腳踝,原本興沖沖的買了新鞋準備練跑,上個月也才練了一次跑了接近一萬公尺,所以訓練的量其實有點令我擔心,大部份只有靠騎車維持肺活量,不過後來證明這樣還是不太夠,就在這種缺乏練習的情況下前往花蓮了,想說馬拉松本來就多半是靠毅力的一種競賽。

稍微衡量一下自己的實力,我想現在可以很輕鬆的完成10K,半馬的話會有點疲倦,全程的話可能就是更疲倦些,星期六早上就是抱著這種心態出發了。一開始大概五公里左右的平路順順跑沒啥問題,後來開始進入山路爬坡,用的肌羣不一樣,剛開始也還過得去。隨著海拔越來越高,終於看到在過布洛灣之後半馬的選手開始折返,當時幾乎已經大部份是上坡的路段了,從半馬折返處可以看到全馬的折返點天祥,當時就看到我的媽阿,還很高耶,還要一路爬上去...。過了半馬的折返點後,山洞越來越長,每一段的爬坡也越來越長,山洞中又爬坡很痛苦,彷彿正在爬的那一斷坡永無只盡的一直延伸,眼前一片漆黑,大腿的負擔很重,速度很慢,不知道要爬到何時,終於看到一絲曙光,彎過一個個山壁,當時只寄望,到天祥折返後就都是下坡了,應該會比較愉快一些。一路跑到天祥都堅持著不停下來除了短暫的補水或是喫些香蕉,到了天祥終於受不了了,大腿極度的疲勞,連續的上坡對於平常訓練強度不夠的四頭肌已經遠超過它的負荷量了,再加上跑山路對於膝蓋的負擔會變重,導致接下來惡夢的開始。

短暫休息後跑出天祥,一開始還可以在下坡微微加速,出去一兩公里後開始覺得雙腿的四頭肌開始疼痛,雙腳的膝蓋也開始痛,而且是那種踩下去會軟腳的那種感覺,當時不是沒有肺活量不是血糖低也沒有電解質不平衡想抽筋,不過就是一陣陣的酸軟無力隨著每踏下一步越來越強烈,終於在一斷很長的下坡我停下來走了,當時應該是過25km不遠的地方吧。這一段走路不是沒目的的,是希望雙腳的肌肉趕快休息,膝蓋那種疼痛的感覺趕快過去,要不然一直用走了,大概沒辦法在6小時內完成比賽,而且為了讓肌肉休息,所以就算走路也不太能走很快,看著本來被自己超過老遠的對手又一個個從身邊跑過,實在很想再繼續起來跑,不過稍微跑一下,雙腳膝蓋又撐不下去,在這種痛苦的情況下走了可能快一小時,終於看到30km的告示牌,當時下坡也比較沒那麼陡了,所以我又開始慢慢起跑,真的很慢,因為不想再帶給膝蓋太強的衝擊,不過每一步都是隱隱作痛,大腿肌肉無力,感覺只要快一點就會倒下的那種感覺,只要停下來喝水或是補給,要再起步又是痛苦萬分,這時跑步的姿勢已經和一開始出發大不相同了,因為要想盡辦法用其他的肌肉來跑步,不過兩隻腳可以用來前進的肌肉完全都在跟我抗議,每一步都是咬緊牙關的前進。

終點是在遊客服務中心,所以在接近牌坊的地方左轉後就是最後的上坡,當時已經5個多小時,處於隨時會倒下或抽筋的階段,最後那段隧道中的上坡,耳中聽到一旁的民眾加油鼓舞的聲音,不過心中卻只想著如何擠出一點點的力量繼續上坡,繼續這無止盡隧道,隧道的出口幾公尺就是終點,看到曙光的那一煞那,大概耗盡我體中所有的腎上腺素了吧,耳中已經聽不到兩旁的聲音了,因為疼痛而扭曲的臉,在通過終點的瞬間,眼淚幾乎都要噴出來了,我不是在夢中,因為兩腳膝蓋的疼痛是那麼的鮮明與刺骨。

完賽後回到旅館,趕快洗個澡退房了,接下來的下午恍恍惚惚在花蓮車站口的廣場看人玩單速車,看一下度孤一下,就這樣睡了兩個小時,傍晚五點半坐上回臺中的火車,喫完飯後不太睡得著,因為擠在自強號的小座位讓我的右腳疼痛難耐,每動一下就會痛醒一下,後來也就半夢半醒的回到臺中。

現在,手中拿著完賽的紀念牌,雖然跌跌撞撞,不是盡善盡美,不過整個過程刻骨銘心,也是我第一次靠雙腳完成全程馬拉松賽事,我想應該還是值得小小紀念一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