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人幫logo      

成杏醫聲投稿:

白色巨塔裡的鋼鐵部隊成大鐵人幫

 

 

        成大醫院裡運動風還算盛行,本來就有各式各樣的球隊,最近一兩年也跟著流行慢跑這項運動也慢慢活絡起來,加上院方每年都會舉辦運動會,也間接助長了一波波的運動風氣,不過談起鐵人三項運動,有人連哪三項(游泳,自行車及路跑)都說不上來,就算知道的人有在運動,對"鐵人"這運動也是敬而遠之。

 

        成大鐵人幫成軍大約兩年多了,原本我們只是熱衷單車的一羣,成員不只是主治醫師,也包括住院醫師、護理人員、成醫的校友、資訊室的人員,到後來連我們熟識的廠商朋友們也加入我們的行列,所以每次活動總是熱熱鬧鬧多采多姿。騎單車的人大部分都知道鐵人三項,這個幫成員越來越多後,有人已經玩過鐵人,有人有條件玩鐵人不過沒試過,有人很想從事鐵人運動,從大前年開始鐵人幫開始正式成軍,參加國內各式各樣的比賽,我自己的第一場鐵人賽就是大前年於臺東活水湖舉辦的活動,有了第一次的比賽經驗,前年開始我們很積極的鼓勵大家來和我們一起從事鐵人運動,其中一位大家一定不陌生就是一般外科的林毅志醫師,大家平常都叫他志哥,老師平常很隨和也是跟我們打鬧一片,說到運動總是不落人後,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前年志哥也跟我們到臺東完成他的初鐵,去年再次參加安平鐵人也是順利完成比賽,不論實力毅力都很驚人。當然幫內不乏幾年下來已經有多次鐵人經驗的高手,像是大家都熟知的放腫吳沅樺醫師在鐵人幫成軍前就已經有多次完賽經驗了,現在還是跟我們四處徵戰,從成大外科畢業現在在診所的整形外科遊瑞欽醫師年紀也快五十,水中一尾活龍是幫內游泳最快的高手,單車團練也總是騎在前頭,跑步速度當然不慢,三項加起來比很多年輕小夥子還要快上許多。

 

        到底這羣人平常工作都那麼忙碌,就算有練習時間也不可能太多,到底憑藉什麼從事三鐵運動呢?從事三鐵運動又必須具備那些條件呢?

 

        幾年下來我覺得三鐵運動最重要的就是態度還有決心,比賽很苦練習很累,沒有那種堅忍不拔的毅力往往很難完成三鐵比賽,沒有決心永遠沒辦法跨過自己心中的那道鴻溝開始從事鐵人運動,每次的練習每次的比賽都是跟自己的對話跟自己的競賽,趴在腳踏車上風從耳邊掠過,有決心腳就能不停地踩踏追逐眼前的對手,儘管肌肉已經疲乏,跑步時踏出的每一步,大腿都在告訴自己又離終點更近了一步。因為比賽規則的關係,在賽場上大多數時間沒有隊友陪伴,前進只能靠自己,不過這些幫內夥伴陪你一路走來,在那當下他可能只在你前面或後面一點點,我們存在的是同個時空,我們是一起並肩作戰,一起翻過一座座的山頭,一起分享成功的果實,一起期待下次的練習與比賽。有沒有帥氣的公路車不重要,有沒有昂貴的三鐵服也不是重點,只要有決心有毅力,人人都可以跨過那條看似遙遠的終點線,人人都可以是Ironman

 

        不過完全不練習要完成三鐵比賽可以說是天方夜譚啦,現實面來看如果沒有連續游泳1500公尺的能耐大概很難完成一場標準的鐵人賽事。成大鐵人幫成軍前大部份的活動以單車為主,自從開始參加鐵人賽後,幫內的練習變得多元,騎車游泳跑步樣樣都要來,目前主要活動是一週一次的夜間練習和週末假期的較長時間練習,由於大家工作生活都忙碌,其餘活動就是自主練習私下邀約,除了參加比賽外,其實最主要還是希望大家都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團體練習的時間大家可以一起培養默契交流感情和經驗分享,也就是這樣越來越多幫眾在大家的幫忙下都可以順利地跨入門檻,完成第一次的比賽。

 

        兩年多以來,可以明顯發現大家的實力都越來越堅強了,從以前土法煉鋼自己摸索隨便練習,只能勉強完成比賽的狀態下,經由規律的團體練習經驗的傳承還有設備的精進,大家的比賽成績都越來越好,雖然這不是我們最重視的目標,不過成績進步也帶給我們不小的成就感。我還依稀記得大前年參加第一場比賽時,暗自立志每年都要完成一場鐵人比賽,以此為目標練習,每年10月份奔馳於臺東的賽道上以前覺得是宏大的目標,沒想到光是去年幫內一些人甚至完成了三場以上的比賽,而且內容不侷限於標準鐵人賽(游泳1500公尺+單車40公里+路跑10公里),已經有人開始挑戰半程超級鐵人賽(游泳1900公尺+單車90公里+路跑21.1公里),而且除了鐵人賽事,其他比賽當然也不缺席,全程馬拉松或是100公里以上的單車比賽也常可以看到成大鐵人幫的隊服奔馳於賽場上。

 

        最後談談三鐵運動給我的一些感想吧。鐵人三項結合了三種運動需要在同一個比賽完成,而且距離都不算短,自然比賽的時間也不會太短,所以想要按照自己理想的步調完成比賽,在每一個單項中都必須要學會有所保留。游泳厲害的選手為了拉開在游泳項目中與對手的差距,一開賽第一個項目就火力全開,結果剩餘兩個項目無力和對手拼鬥,搞不好把一開始領先的時間都消耗光光,輸了還不打緊,搞不好體力分配不均連比賽都無法完成。自行車項目也是一樣,好不容易游泳上了岸落後了一些距離,跨上車想要用擅長的自行車項目扳回劣勢,結果也是體力耗盡在路跑的部分痛苦地進行,我們的人生或工作不也一樣嗎,不可能永遠從事自己擅長的部分,人生永遠是起起落落,一帆風順時要想到未來可能碰到艱難或不如意的時候,永遠都要想到有所保留,處於逆境或工作困難時要想到總有結束的時候,咬緊牙關忍耐也要一步一步慢慢走下去。我相信有三項都全能的選手,但應該是少數,絕大部分人就是我寫得這樣一定有一項甚至兩項的弱點,不過這也是鐵人比賽有趣的地方,不管你擅長不擅長是哪個部分,大家的順序永遠都是一樣游泳騎車跑步,而且都要完成,整個心路歷程大概都會經歷自信與痛苦,大起與大落,在這樣的狀態下我們要學習調節體力趁機休息,在擅長的項目扳回一點劣勢,在不擅長的區段學習不要落後太多,在追逐對手時衡量自己的狀況,在賽況穩定時藉機調整步調補充體力。你最大的對手就是自己,一次次的練習都是與自己的對話,一次次的比賽都是與過去的自己比較,跑過越多次比賽,會遇到越多種不同的狀況,身體狀況有好有壞,也可能碰到酷暑颳風下大雨,但也唯有克服這些因素,鐵人獎牌的光澤才會更加洗練更加迷人,吸引我們一次次不顧艱難的跳下水中。

 

        自去年開始,鐵人幫的一些成員因為一些生涯考量或住院醫師訓練換了工作環境,原本成大醫院的麻醉科主治醫師林真福,也是幫內的單車主將,換跑道至花蓮慈濟醫院;而我則是結束住院醫師的生涯改至郭綜合醫院任職,另外幫內的另兩位大將因為迎接家中新成員的來臨能參加的團練或比賽變少,還有最辛苦的急診護理師陳思惠開始攻讀研究所,可以來參加練習的時間也變少,不過儘管是這樣,大家的情誼還是不會變,有時間還是一起練習一起比賽,也希望有越來越多的新血加入我們,一起體驗鐵人運動的美妙與感動。

相關文章